低温真的可以实现“冻龄”!
极端低温对生物体来说是有害的,但适度的降低体温却可以产生有益的影响——在一个多世纪前就有研究报道了低温的长寿效应[2] ,但我们对低温延长寿命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
直到现在——2023年4月3日,德国科隆大学(University of Cologne)的研究人员发表于Nature Aging的一篇文章通过衰老研究领域的经典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 elegans),进一步解释了这种“冻龄“策略的潜在机制。

衰老是多种与蛋白质聚集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包括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亨廷顿舞蹈症和ALS。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探索了寒冷对蛋白酶体活性的影响(蛋白酶体是一种从细胞中去除受损蛋白质的细胞机制)。
研究表明,在C. elegans中,15°C的低温可以通过PA28γ诱导蛋白酶体活性来延长寿命。此外,在短寿命鱼类Nothobranchius furzeri中,较低的环境温度也可以延长寿命。然而,在转基因小鼠中,降低核心体温也可以延长寿命。总之,不同生物模型和温度条件下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并且,低温还可以改善蛋白质降解的年龄相关缺陷。此外,冷诱导的PA28γ/PSME-3还可以减少C. elegans模型中与年龄相关疾病(如亨廷顿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相关的蛋白质聚集。值得注意的是,将人类细胞暴露于适度的低温(36°C)也可以通过PA28γ/PSME3激活蛋白酶体活性,减少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聚集和神经退行性变。这些发现表明,了解冷诱导变化如何影响蛋白质聚集可能有助于开发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方法。让我们一起期待后续的进展吧~
关注公众号、知乎:陶术生物 第一时间掌握科学前沿资讯~
原文链接:
[1]Cold-induced PA28γ/PSME-3 extends C. elegans lifespan and reduces age-related protein aggregation through activation of proteasome activity. Nature Aging, 1(4), 335-345. https://doi.org/10.1038/s43587-023-00383-4
[2]Conti, B. Considerations on temperature, longevity and aging. Cell. Mol. Life Sci. 65, 1626–1630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