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上研究生是一件丢脸的事吗?

今早这个💥热搜来的猝不及防。
考试嘛,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有同学留言说已经在崩溃的边缘,觉得自己肯定考不上了,感觉好丢脸。考不上研究生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吗❓
今天,就分享几位考研er的故事看看他们对考不上这件事是什么样的态度吧!
@匿名网友
还记得那一刻的场景——父母摆好了碗筷,招呼我吃饭,而我在房间里手指颤抖,看着手机屏幕上的答案和自己带出来的准考证上写的答案。
眼眶红了,我知道我要忍不住了,我拼命克制,残存的理智告诉我不能在家里哭。
我转身拿起钥匙包,走出房间,不敢看父母,低声说,“我出去散会儿步。”没等他们应声,我便仓皇而逃。泪,也在出家门口的那一秒决堤。

我知道今年考不上了,无论英语考得如何好也考不上了。在路边坐了一夜,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接下来的两天我几乎什么也没吃,也没睡,只知道哭。
一想起“考研”两个字我就哭。我感觉天塌了,生活没有任何意义。那些天我才知道我如此脆弱,我一点也不坚强。我本可以潇洒些,笑着说,没啥,大不了再来一次。
可是如果你真的为一件事极尽努力过,然后又事与愿违,你就会知道你的心可以有多痛。
我可以不这样难过的,如果我没那么努力,或者我稍微不那么在乎这破考试。可我这样在乎,这样努力。

生活给了我一个大嘴巴子,告诉我,“想要一蹴而就,没门,以前不努力,凭什么现在努一次力就该成功,你又不是天之骄子。”
身边朋友都说,你别难过了,再来一年就是了。
道理我都懂,可是,怎么才能做到不难过?再来一年,说的是很轻巧,可再来一年的压力,未来路途的仿徨、迷茫,以及怀疑,该怎么排解?
人,生而孤独,生而脆弱。懂再多道理,还是会流泪。
那几天我怀疑一切。怀疑试卷的题目有问题,怀疑本专业存在的意义,怀疑努力的作用,怀疑自己智商有问题,继而怀疑生活,怀疑人生。
我开始认为人生无意义。
后来时间长了,我也慢慢释怀了。

其实考研并不伟大,只是生命中的一段旅程,只是生活中一件稍微有些不轻松的小事。目的地是哪,我们都不知道。
但在这旅途中,我们可以看到与以往不同的风景,发现人生似乎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另一条路。
虽然这次也许是失败了,但我知道,我终究还是赢了。
因为我坚持到了最后一站,因为我战胜了过去的自己。我的心也更强大了。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考研失败犯不上说人生惨淡,但受到打击是真的,还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这句话确实激励着我。我不仅要当一个真的猛士,更要在前进的路上一路高歌。
what doesn'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祝各位考研er终能到达梦想的彼岸。

@大人
我三战考研
毕业四年了,我在北京换了好几份工作,因为我要上半年工作养活自己,下半年辞职考研。
但是,落败2次
第一次或许是因为大四没有将全部心力放在考研上。但第二次我想也许是命吧。因为那年,我在学校旁边租了房子,每天只睡不到6个小时,剩下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却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结果。
说说现在吧。
这一次考研复习,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历炼,因为真的很辛苦,我放弃工作,放弃很多来到陌生的地方,做为三跨考生,而且只有不到三个月的复习时间,时间短任务重,再加上我好几年没有看书了,所以一直在跟时间赛跑。
这个过程中,不只是每天晚睡的问题,我需要克服很多很多消极的情绪以及自身背负的种种压力,所以身体、心理上都很辛苦……
每天4个多小时的睡眠,早上起来都已经麻木了,几乎都是闭着眼睛穿衣服,然后顶着零下十几度的气温去图书馆。

终于考完啦,真的太累了。
如果我这次没有考上,那我就回老家结婚。
我觉得一点都不丢人,而且了了这个心愿,我可以大步走向更开阔的未来,不会再执着于这件事。
💖因为考研只是人生的一个选择而已,只要你还有其他想要到达的地方,你也可以不通过考研去实现,你依然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李湖居士
辞职考研失败,经历惨痛异常。说说工科跨考历史学失败的经历吧。
本人是工科专业,跨考兰大历史文献学。决定报考后,我独自一人踏上了这条不归路。几乎与世隔绝的八个月。没工作,没女友,没有钱,只有一个手拉箱和一卷铺盖。当初试分数出来的那一刻,我实在是惊心动魄的不敢看。终于鼓起勇气,总分362,超过国家线92分,然而,英语很残酷,35,只过C区线。瞬间我就觉得肯定没戏了

果不其然,自主划线出来了,差两分。我就这样失败了,看着历史学基础那255分,我实在是惋惜不已。是的,这几个月着实不易,起早贪黑。空洞的房间,只有我读书的声响回荡着,有时候写字的沙沙声都很清晰的听见。墙角是一个用了八年的手拉箱,旁边是一个“热得快”,用来烧开水泡方便面的。一张书桌,摆满了书籍,一个山寨机,这就是我全部的陈设。
四月到来,我已经没有钱,房租交不起了,饭吃不起了。最惨的时候,兜里就20块钱,怎么花呢,那时一块钱买三个馒头,我就一顿一个馒头,噎住了就喝口水。后来终于有个调剂的电话了,电话里对我进行了考察,我觉得我答的也不错,可最后竟也没消息了。我连吉首大学都申请过调剂,然而最终都是石沉大海。
随着调剂一个个落空,天塌下来了。游走在城中村里,像一个行尸走肉,听着那喧闹的音乐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陌生。夜晚的天空,月牙儿挂在天上,凄冷无比。
我总是踩着它那凄凉的月光,一个人在黑夜的路上独行,此时连一点点畏惧感都没有了,有的只是那无尽的委屈和不甘。
我想,人这一辈子活着有何意义?该追求什么?回到小屋,更是清冷非常,我蜷缩在木床的一隅,一床铺盖半铺半盖,一夜也就过了。躺着睡不着,大睁着双眼,天花板似乎也有了面目,那面目是可憎的。想着家中年迈的父母,我不禁想起黄景仁那句“百无一用是书生”。我怕看见父母那带着期盼和哀伤的眼神,我怕看见他们粗糙的手掌,我怕看见他们沟壑纵横的面庞,想起就心如刀割。
然而,现实不相信眼泪,生活还要继续。为了活下去,我去应聘了图书馆保安的职位,一边兼职,一边读书,再次踏上了二战的征途。
💟失败的经验也很珍贵,若干年后回想起来,我相信在怅惘唏嘘的同时,嘴角也会有微微的一笑。那是青春的记忆,它会铭刻在你的记忆里,直到老去。

@Hong娜
曾经我是这样认为的,事实并不是。
我曾经三跨考研,跨热门专业,跨名牌大学,跨一线城市,没考上的时候,感觉自己挺失败的,甚至没有勇气去二战,内心深处是潜意识怕自己给自己定义的失败的感觉。
次年,我工作一年,工作刚起步,曾经一起考过研的战友们二战考上985/211大学,其实心里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遗憾,会想如果自己也二战了,现在是不是也要跨入研究生的大门了。

第三年,我工作两年,身边还有同学死磕名牌大学,还在拼命努力的备战,我突然就意识到了,曾经是我自己给自己设限了。
你说,一个致力于要考清华北大等名校的人,考了两年三年,甚至三年五年没考上,她失败了吗?
她没有,因为如果她愿意降低要求或者选择调剂,相信她跟其他同学一样,已经是某大学研究生了。❗每个人定义成功失败的标准不一样,每个人追求的未来不一样。
当我意识到这些,心里是有些不甘心的,也有后悔,如果当初我不给自己设限,不给自己贴上没考上就是失败的标签,去平心静气的衡量报考学校专业,衡量自身能力方法,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考研这件事,长远的看待未来我想要成为怎样的自己,过怎样的生活,或许我就不会那么拘泥于眼前,局限于当下的结果了。
凡是经历都会成长,能从不断的经历中去思考,就是好的。认准了就去做,有结果的事不怕晚。❌考不上研究生,并不是失败了,要客观的想,你在备考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这是刻骨铭心的体验。
如果你真的想读研想要提升自己,还有机会,你还可以继续考。如果只是为了学历为了证明自己,那就不一定了。
成功不是一件事,也不是一件事就能决定成败。一路选择,一路成长,让遗憾越来越少就好。

努力后的失败,不丢人。
考研失败后的很多同学,短期内可能很难走出来,觉得低人一等,觉得抬不起头。其实再长大点你就会发现: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成年人的世界里,不可能总是成功。
考研和直接就业,说到底没有高下之分,本质上就是两条路,之后走的如何,全靠自己的努力和运气。读研只是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不一定会提升你的能力。
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决定如何把研究生学习这一过程的价值最大化。
不要把考研当成逃避就业的选择,你更多需要的是勇敢,勇敢地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做事原则,思考自己的兴趣特长与社会市场结合的点。
交给时间,时间会在未来等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