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2023-03-07 11:14 作者:南宫大象  | 我要投稿


     现在学习太极拳的人们真的是太幸福了,宗师的拳经拳论加上历来老师不断的补充资料确实丰富了学者的思想领域。

      其中尤以「尾闾中正神贯顶」贯通了中心思想,都知道松胯、松腰,以后甚至松胸廓、松肩膊就是要找到脊柱的力量,获得内家拳高级劲法所需要的「龙虎劲」,之前所介绍的「九段功」不仅公布了所谓的葵花宝典,甚至公开了关门弟子才能够习得的秘法,反而大家却步了!

         多次问了身傍跟了十多年的师兄们:九段功到底有没有在练?!

         下、中、上、托天椿或许能够接受还可以持续的练习,然而山字、川字、插肋等功法违和了地心引力,每一次都必须拉直、往后撑开整个脊椎骨的确辛苦,根本鲜有人问津,问之却步!

        但是这的确是杨太的基本椿功呀!必须几年的扎根以后才学习拳架、才学习推手!

      「炼气如百炼钢、无坚不摧」,长期站椿以后经过了「添精补髓」有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即使达不到宗师们要求的标准,也能够在强身健体的要求下,不仅有了坚实的骨架等相对的体能,同时也能培养一定程度发劲所必须具备的力量基础;这是「修己」的功夫,再能够遇到一位能够发出「内劲」的老师喂劲,从此才能够平步青云渐渐踏上太极的康端大道!

       单从影片学看老师发劲是东施效颦,记得民国70年代黄性贤宗师应邀中华民国太极拳总会在大会上表演「波浪功」,当时我在旁边维持秩序,许多人纷纷跑过来围观当时就听到有人喊说:去!去!看宗师脚是怎么动的!

     回头看了他一眼我莞薾一笑,答称:不用看了老师的双脚是不会移动的!

        宗师一辈子的功力能够精准找到了重心,好像撞球原理一样是一个传一个,时最多是十个人并推同时反方向弹出的;而当时能够表演波浪功的,除了黄性贤宗师,他的师兄陶炳祥老师也深谙此理,经常性作精湛的演绎。

       曾何几时,以后的老师却是必备的表演!?

       一天不练自己没有感觉,三天不练就感到生疏了,长期以后连自己都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尽管基本功显得无无关紧要然而「载德厚发」往后的实力表现却是现在必须点滴培养、积攒出来的!

         常有人问我:我应该看什么书让自己有所进步!

        我是这么回答:把看书的40分钟经常性的练习「插肋椿」,不断的肚子往后拉撑开后面的命门穴,日日夜夜的去体会「命意源头在腰隙」,日久的用功以期豁然贯通矣!

       各位同参道友作如何感想?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