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世界屋脊到火星乌托邦 BJ80凭什么纵身一“越”

2021-05-31 17:33 作者:HD说车  | 我要投稿

两百年后,地球历公元2221年5月,人类在火星乌托邦省华京市庆祝“华夏祝融号登火200周年”的时候,人们会听到这样的描述:“在人类星际移民的历史上,没有什么比祝融号登陆火星更伟大的时刻,那之后人类用了两个世纪的努力,终于实现了火星移民计划,而创造祝融号的伟大先驱们是一切的起点。”

人类,因善于创造和使用工具而从自然演化中脱颖而出,从钻木取火、石器、青铜器,到蒸汽机、电器、计算机、人工智能,每一步都是史诗,工具是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延续向前的原动力。人类因工具而改变生活,国家因工具而百年荣辱,工具只是代表,背后根本是技术。


技术巨炮轰开新世界大门 创百年荣辱

时间回溯到1588年5月,当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自信满满站在船头,怀揣着腓力二世的野心,在英吉利海峡招摇过市,他做梦也没想到等待着他的是一场怎样的失败。

彼时西班牙已经在海洋驰骋了近一个世纪,哥伦布为伊莎贝尔女王带来的不只是经济利益,也为西班牙奠定了海上霸主地位的基础。此行梅迪纳率领腓力二世的“无敌舰队”进军英吉利海峡的目的,是一举攻下英格兰,然而这一切却被另一个女人,伊丽莎白一世打的粉碎。也就是这一次,著名的英西大海战,又称格拉沃利讷海战,决定了下一个世纪海上霸主地位的转移。

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海战,弗朗西斯·德雷克应伊丽莎白女王传召辅佐查尔斯·霍华德勋爵,凭借小型的英式盖伦帆船为主的小型舰队,打败了130艘大型克拉克帆船为主的西班牙“无敌舰队”。究其原因,去掉天气条件,主要是因为英式盖伦帆船采用多桅四角风帆,操控性更灵活,同时火炮采用四轮架的速射型火炮,而西班牙克拉克帆船是单桅整幅大帆,而火炮则是陆地式两轮架火炮,无法快速装填。技术的优势让英国占尽先机,也从此奠定了“日不落帝国”的基石。

如今的星际探索时代,再现了大航海时代的波澜壮阔,而历史告诫我们,技术的发展才是决定命运的根本。火星对于21世纪的人类来说,尚在逐渐揭开神秘面纱的阶段,但由此我们不得不去提前思考,当人类登上火星时,交通工具的技术方向在何方。


险境成就英雄 技术成就未来

时光顺流而下,地球历2021年5月,“祝融号”踏上乌托邦平原的土地。那里位于火星北半球,中心点坐标为北纬49.7°,东经118°,直径3200公里,是火星面积最大的平原,据说亿万年前那曾经是一片海洋。那里是整个火星地势最平缓的地区,拥有多元的地质环境和科学研究价值,从而成为“祝融号”选择的工作区域。

说平缓,只是相对而言,火星毕竟被称为“荒漠行星”。尽管乌托邦平原比火星南半球众多环形山、陨石坑要平坦些,但仍然危机四伏。乌托邦平原地貌极其荒凉恶劣,到处都是黄、红色的沙丘和怪石,由于空气对流和遍布沙漠,那里还经常爆发沙尘暴,甚至席卷整个星球,数月不停。

为这次“深入虎穴取得虎子”,“祝融号”应用了大量最新的高科技,来确保这次任务的顺利执行,化险为夷。火星到太阳距离远,太阳辐射能量只相当于地球的40%,而且经常会有沙尘暴遮天蔽日。为解决这一问题“祝融号”采用4块太阳能翼板收集储存能源,表面附着纳米微观结构材料,即使在风力作用下落积沙尘,也会沉积在缝隙中,并且可通过倾斜或者收起翼板使沙尘滑落。且太阳能翼板能根据日照角度自动调节角度,最大限度采集储存充足的能源。

行进方面“祝融号”应用可独立转向的“六驱”车轮,巡航速度仅有40米每小时,速度堪比蜗牛,并且实行“走一步,歇两步,看三步”的策略,这也是为了保证有充足的反应时间,让人工智能发出正确的指令。同时,还配备主动悬架技术,辅以“六驱”车轮,可以实现原地转向“蟹行”躲避、“尺蠖”蠕行方式脱困、升降悬架跨越障碍等多种复杂动作,最大限度增加了自身行进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自救能力。

拥有了如此多的最新技术,“祝融号”在乌托邦平原越野的步伐才如此稳健,火星险境终会成就“祝融号”成为人类移民火星的先驱英雄。待到200年后,火星居民们恐怕会时常追忆起如今这个波澜壮阔的技术革新时代,就如同现今西方人对600年前大航海时代的崇拜。


从世界屋脊到乌托邦 BJ80凭实力纵身一“越”

“祝融号”是探测工具车,以上述的技术来说可以解决执行任务的需要,但如果是未来进行大规模星际移民,这就回到了我们之前谈到的提前考虑交通工具的问题上了。火星上没有海洋,所以不需要船舶,大气稀薄,也不支持航空,现实不是科幻电影,反重力引擎即使是200年后恐怕也是天方夜谭,所以最现实的就是陆路交通工具。

但是,抛开火星南半球星罗棋布的环形山地形先不谈,即使是在相对地势较为平缓的乌托邦平原,陆路交通也需要面对极大的挑战。以目前的技术发展逻辑来说,最有可能的,就是将现有的越野技术融入到未来交通工具研发当中,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航天火星探测工程要与北京越野达成战略合作了,强悍的BJ80所囊括的专业越野技术应用,是未来火星陆路交通技术发展方向最可能的标准“姿势”。

火星表面干涸的沙砾对行进的阻力非常大,加上复杂的河道、湖床、山坡等地形,需要强劲的动力系统才能支撑。BJ80超越同级的3.0T V6发动机,兼具涡轮增压的爆发力和动力输出的稳定性,能够平顺输出源源不绝的动力以应对路面阻尼,同时适用92号油标,兼顾了燃油经济性。搭配世界顶级采埃孚8AT变速器,换挡更顺畅、行驶更平稳,爬坡更有力。

砂质化地表潜在的陷车危险也相当棘手,BJ80采用电控分时四驱系统,能实现2H、4H、4L流畅切换,加上后桥自动机械差速锁,可以在行驶中加强自救和脱困能力。同时超强39º接近角、33º离去角、25°纵向通过角,对应600mm最大涉水深度、550mm最大越壕宽度和350mm越障高度,使乌托邦平原大部分地区的沟壑、砂石、陡坡对BJ80都构不成威胁。

火星每一步的移动都是越野,所以越野专业配置也是少不了的。BJ80的非承载式车身、高强度越野大梁为车辆提供强悍的刚性,能对车辆结构和车内的人提供更好的保护,也能承担更多的载重。双横臂式螺旋弹簧独立悬挂增加了对横向力的吸收,减少在砂质路面行驶的颠簸。

再有就是火星温度一般在30℃到-110℃之间,保持驾乘者正常体温是个要命的问题。BJ80除了空调系统,还配备了前、后排座椅加热功能,就连方向盘也是一键加热,让前、后排的乘客都能保持正常体温。还有火星表面风沙很大,噪音很强,BJ80前后车门、顶棚全方位NVH升级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声学包布局数量提升3.2%的NVH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车内噪音,车内静谧程度提升2%,这样就不用担心了。

论穿越难度,和火星乌托邦平原相近的恐怕只有地球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了,那里遍布砂质化高原、冰川、雅丹地貌、沼泽等,而对于这些BJ80这款越野老A依旧“谈笑风生”。2020年我国珠峰高程复测中,BJ80担任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野外勘测作业车,全程为国家测绘工作者保驾护航。与“祝融号”火星漫步同时,北京越野派出BJ80车队前往青海省,从青海黑独山、俄博梁、石油小镇到火星营地,驶过拟火星地貌的漫漫长途,与“祝融号”一起体验火星冒险。

从世界屋脊到乌托邦平原,BJ80所蕴含的是北京越野60年的技术基因。时光总会沉淀出五彩斑斓的光辉,或许200年后,自华夏乌托邦省到达美利坚埃律西姆省的距离不再需要航班,而是驾驶着BJ80这款越野老A的“超改款”一路唱着歌肆野而去。


从世界屋脊到火星乌托邦 BJ80凭什么纵身一“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