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痔疮需要做手术?医生这样建议…
你得过痔疮吗?
虽然不像俗语所说的“十人九痔”那么夸张,但痔病的发病率的确不低。即使对痔病毫不了解的人,也能凭借对广告的记忆,对痔的分类脱口而出:内痔、外痔、混合痔。很多朋友饱受痔疮的困扰,哪些治疗方案有效?如果需要手术治疗,该选择哪种手术方式呢?听听医生怎么说。

得了痔疮到最后都得“割”吗
非必要,不建议手术。在临床上大部分的痔疮患者,医生都会建议“保守治疗”,缓解症状后不影响生活就行。
如果保守治疗无法解决问题,才会考虑手术切除,手术切除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1、手术切除并不会全部切除“痔疮”,会留一点余地,防止肛门狭窄等情况;
2、手术治疗≠根治,如果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痔疮依旧会“卷土重来”;

3、术后部分人可能会出现肛门神经功能失调,总觉得痔疮“没割干净”或“割坏了”,感觉肛门总有异物感,时不时有疼痛感等。
目前,当受到痔疮青睐时,一定要及时用药物治疗,每天温水坐浴或高锰酸钾坐浴,然后使用痔疮膏,像甘 伯 宗 冰 幨 抑 菌 凝 胶,草本提取,温和不刺激。对治疗痔疮立竿见影,效果非常明显,用上当天就可以很快的消除疼痛,一周左右肉球就瘪了,内外兼治,表里双修,症状消失后,可以再使用1-2周期巩固,防止反复。

什么样的痔疮需要做手术
1、内痔反复出血:内痔长在肛内,主要症状为无痛性便血,一般间断发作;长期便血但药物保守治疗疗效一般者,因便血导致贫血等并发症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干预;
2、痔核脱出、肛门不平整:肛门肿物脱出,可无明显疼痛;但痔核脱出影响生活,便后擦纸无法擦干净,甚至导致肛门瘙痒、湿疹发生者,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
3、痔急性发作:血栓性外痔、炎性外痔、混合痔嵌顿,应视情况急诊手术或消肿治疗后手术;

4、患痔疮病程长:临床上常有一些老年痔病患者,或便血发作,或痔核发炎坏死,因为年龄大,多合并冠心病、高血压、房颤等慢性疾病,有手术禁忌或手术风险大,无法及时手术治疗,导致患者痛苦不堪,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痔疮患病时间长,即便是没有症状者,也应择期手术,千万不要等到年龄大了才想起来手术。早期痔核小则手术伤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如果任其发展,痔核会逐渐增多、增大,术后患者痛苦大,恢复时间长。痔手术方式多样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摒弃传统观念,不要等到痔疮发作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一份全方位防痔手册
怎么避免患痔疮?怎么防止症状加重?
体育锻炼
众所周知,直立行走、惯于久坐的生活方式以及便秘是人们发生痔病的主要因素,锻炼可以刺激肠道活动,体育锻炼对于预防痔疮有一定的作用。

预防便秘
痔疮和便秘关系密切,普遍认为,便秘和排便习惯异常是痔病发生的主要因素。预防便秘对远离痔疮困扰尤为重要。

勤做提肛操
不论是通勤路上坐公交还是排队时,多做提肛运动:全身放松,吸气,同时肛门向上提;呼气时肛门放松。早晚各1次,每次做30下。长期坚持下去,能减轻痔疮症状。
减少排便时间
排便时间过久的不良排便习惯,也可促进痔病的发生。有研究表明,排便时间超过10分钟,痔疮发生率可达70%以上,建议时间不超过5分钟。

多喝水、多吃粗纤维食物
多喝水可软化肠道粪便,粗纤食物(绝大部分的蔬菜、水果以及未经精加工的谷类和薯类等)可促进肠蠕动,从而保持大便软畅,利于排便。

排便后清洁肛门
痔疮病人便后应用柔软的纸擦干净,有条件的最好用水清洗,清洁肛门可防痔疮发作。
勿久坐久站
每坐45分钟起来活动5分钟,可有效减轻痔疮症状;也不要久站,久站负重也会引起静脉充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