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精神三周年 | 探月四期将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
三年前的今天,2019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的贺电中提出十六字“探月精神”: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

十六字的探月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弹一星”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生动写照,也是支撑探月工程六战六捷的制胜密码,探月精神不仅拓展了新时代航天精神的内涵,还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将为航天梦、中国梦汇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前不久,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已批复探月工程四期任务,中国航天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
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包括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这三个任务将在未来十年之内陆续实施。
按照计划,中国将先发射嫦娥七号探测器去往月球南极。然后,发射嫦娥五号的备份嫦娥六号,进行月球南极的采样返回。嫦娥六号之后再发射嫦娥八号,建立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吴艳华表示:这3次任务主要由中国牵头,我们也准备联合俄罗斯建设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来更好地探索月球的环境和资源,包括怎么和平利用开发月球资源,以期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吴艳华认为,开放合作是走近世界航天舞台中央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已经和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了近160份合作协议,这些都为中国航天走出去并引领月球以及深空领域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吴艳华强调,像已经实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就是中国行星际探测的开山之作,那么后面的任务还非常长远,这是全人类可能是未来几百年、几千年都要为之奋斗的事业。
据悉,国家已经批复了行星探测工程,行星探测工程包括天问一号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还包括接下来要开展一次小行星的探测,附着着陆,包括取样返回的一次探测任务。行星探测工程计划在未来10到15年内完成。目前,我国还在进行航天中长远发展战略规划的论证,比如太阳系边际的探测等。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大力弘扬和践行探月精神,中国航天人必将在新起点上再立新功,不断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