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CK2-赫威赛家族史

2023-07-14 00:18 作者:ZOSO-Zoso  | 我要投稿

第二代:埃德温·赫威赛

背景介绍

1066年起,赫威赛家族的埃德温与莫卡尔兄弟两人一同控制着英格兰北方,这对忏悔者爱德华、戈德温的哈罗德二世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但这样的麻烦很快被诺曼的征服者解决,来自欧洲大陆的外族人在黑斯廷斯杀死刚刚登基的国王哈罗德,侵占撒克逊贵族的领地,杀害无辜的民众,诺曼·德·诺曼底随后加冕为王;在诺曼王朝的统治下,赫威赛家族失去领地与财富,公爵埃德温在兰开斯特祈祷自己最后的领地和生命能够得以保全。

在这样的恐怖之下,受到国王威廉善待的公爵埃德温自然感到惊异,他在战争结束的一年之内陆续收回了大部分原先的属地,大大小小的诺曼贵族成为埃德温的封臣;尽管实际控制区域依然只有兰开斯特的城堡,但埃德温已经可以自由地在整个沃里克和兰开斯特行使一定的统治权。等到听闻弟弟莫卡尔在封国内横征暴敛时,埃德温已经是国王身边的得力骑士与重要朝臣。然而在莫卡尔被当地人民推翻,埃德温接着继承哥哥的领地,控制了整个英格兰北方后,他的心态有所转变。作为英格兰最强大的封臣,埃德温难免产生对更高权力的欲望。

沃里克公爵、兰开斯特公爵、约克公爵、诺森伯兰公爵埃德温·赫威赛与妻子

彼时的英格兰,在北方有公爵埃德温一家独大,加上新近从苏格兰脱离而臣服英王的坎伯兰伯爵多尔芬·邓巴;南方则贵族势力林立,格洛斯特、肯特和诺福克最为强大,其次是汉普郡和康沃尔;威尔士的莫尔甘努格国王改称公爵而臣服;诺曼底公爵是国王的远亲,曼恩伯爵领地则授予英格兰王子罗贝尔。

王国风云

威廉用四年时间使得王国基本稳定下来,还有额外的精力向威尔士与爱尔兰施加影响,可谓一代雄主。有关公爵埃德温,国王对他忌惮,又不得不以怀柔的手段应对。埃德温的妹妹埃尔德吉丝,哈罗德二世的遗孀,在黑斯廷斯大败之后不知所踪;哈罗德二世和埃尔德吉丝育有两个儿子乌尔夫与哈拉尔德,作为两名王子舅舅的埃德温,很有可能以此对抗威廉。


公国新秩序

沃里克公国内大大小小的贵族,多是诺曼人,这对埃德温的执政带来很大麻烦。

沃里克部分贵族

因为弟弟的暴政,贵族们在推翻他后禁止领主剥夺头衔,埃德温首先设法改变这一情形。袭爵之初,埃德温便随即召开内阁会议,就允许剥夺头衔之事展开表决,在以人情换取了外交大臣伍斯特主教和宫廷祭司的支持后,该项议案顺利通过,公爵埃德温重新获得没收贵族封地的权力。

允许剥夺头衔

莫卡尔的暴政让他的直辖领地庞大无比,这对埃德温来说尤为棘手,他没有足够的精力管理如此庞大的领地。因此翻阅过往的公国历史、功勋名录,再按照公爵本人的喜好亲疏,埃德温将一部分领地重新封赏出去。他本想召回这些领地原先的主人,但他们似乎都不在新任赫威赛家族的统治者。

林迪斯法恩获封赫尔

林迪斯法恩伯爵路德维希·冯·西格玛林根,日耳曼的优秀骑士,莫卡尔因为战功而赐予他林迪斯法恩作奖赏;他也是推翻莫卡尔战争的领导者。埃德温不计前嫌,嘉其勇武,赐其封地。

沃里克获封达勒姆

沃里克伯爵让·德·康特维尔,康特维尔子爵埃尔卢安的儿子,肯特公爵奥多的异母弟。作为一众封臣中家室最为显赫的贵族,甚至可以与国王攀上亲戚,埃德温不得不拉拢他。

希普的博托尔夫获封诺森伯兰

博托尔夫·德·希普,诺曼贵族骑士,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官,埃德温看重他的军事才能。

北方的霸主

1070年夏天,国王威廉册封埃德温为坎伯兰公爵,至此埃德温拥有英格兰北方所有公国的公爵头衔,只有部分领地被南方贵族或是国王控制;埃德温无疑成为了北方的霸主。


贵族生活

埃德温与弟弟莫卡尔一样拥有雄心壮志,但狡诈的埃德温不会让人看出他内心的谋划以免惹来杀身之祸,尤其在王国内他更要收敛,他必须表现得像一个闲散贵族而非贪图权力的强力封臣,特别是在拥有如此庞大领地的情况下。威廉王虽然给他丰厚的赏赐,埃德温始终无法对威廉放松警惕,他确信威廉必然在暗中谋划着剥夺他的头衔,甚至网罗罪名控告他叛国。

因此埃德温整日迅游自己的土地,在伦敦来的使臣面前不经意透露出自己又在什么地方玩乐,又赚到了多少钱。每当国王的使臣谈及政治,他便敷衍了事:“我在伦敦才是间谍总管,在沃里克不问政事;况且我只负责国内的大小密谋,政治本就和我无关。”而后又将话题岔开:“刚才说道财富,我的钱袋已经快见底了……”他向使臣诉起苦来,称自己贵为公爵,现在已经捉襟见肘,不得不向犹太人贷款。

欠犹太人的债

使臣吃了一惊,他知道这种行径会让教会不满:“大人不怕教士们拒不缴税吗?”

“他们本来就交的少!我能怎么办?”埃德温继续埋怨着,开始痛骂拥有封邑的主教。

长此以往,使臣也逐渐相信埃德温纨绔子弟的实质,便向威廉汇报。见惯了各种各样阴谋诡计的威廉自然无法就此安心,但这至少暂缓了他对沃里克的行动;对威尔士的战争如今成为王国的重中之重。

明面上公爵埃德温贪图享乐,背地里他为了实现壮志也是不择手段,甚至企图借助神秘的力量。

撒旦的契约

甘愿成为路西法仆从,腐坏灵魂换取世俗成就的埃德温,一方面在国王与封臣同僚面前表现得荒淫无度,一方面又在自己的领地内加强管理;财富从约克、兰开斯特的庄园流进埃里克的钱袋子,农民随时准备好从土地被征兆到战场。同样埃德温也适时地参与伦敦的政治争斗中,英格兰的内阁毕竟还有埃德温的一席之地。

威廉王此时放下了对北方领地的觊觎,转而投入到威尔士的战事中。埃德温不再像从前对苏格兰用兵时的那样受命指挥,他担心自己立下战功又要受国王猜忌。王国的军力给了公爵埃德温巨大的震撼,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德赫巴斯国王便自去王号投降臣服与英格兰。

德赫巴斯的臣服

英格兰之外,法兰西的变动同样牵动公爵埃德温的心弦。年轻的腓力罹患梅毒英年早逝,他的弟弟于格登基称于格二世。尚未成年的于格暂且不会有什么动作,但谁也保证不了这位新的法兰西统治者会如何处置诺曼底公国;英王与法王因为诺曼底而产生的矛盾是注定的,腓力没有来得及对诺曼底的领土提出诉求,不代表于格收拾完国内的贵族之后不会转而对英格兰兵戎相向。不过这大概不是威廉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法王的成年与国内集权都需要时间,威廉王大概不会如此长寿。

法兰西的变动

七十年代伊始爱尔兰海周边便开始有大面积的天花病例,这样的灾难没有得到平息反而愈演愈烈。1071年夏,本来已经决定对国内贵族大兴变革的公爵埃德温不得不为了应对天花的肆虐封闭宫廷。沃里克的变革被迫推迟,埃德温即将不再以优渥的贵族生活遮掩自己蓬勃的雄心。

天花肆虐

尽管天花肆虐,幸运的是沃里克的宫廷医师技术超群。聪慧的挪威人罗丁医术高明,声名远扬。沃里克相信有罗丁在,区区天花算不上多大的威胁。

安心封闭在宫廷内的公爵埃德温仍旧一副奢华享乐的样子,只在夜晚偷偷在自己的密室中暗自谋划。这天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他发觉自己和诺曼人打交道的时间太久,很难再算是一个纯粹的撒克逊人;而后他又发觉自己的人民也逐渐改变生活方式,十年不到的时间,在诺曼贵族的统治下这些平民也已经逐步诺曼化。一番思索过后,埃德温召集近臣,也包括伦敦的使臣,共同商议文化认同的问题——显然这些以诺曼人为主的臣子都赞同埃德温自视为诺曼人。

“大人的生活习惯已经和诺曼人无异。”

“撒克逊人和诺曼人本就不该有什么明确的界限。”

“国王会很乐意看到您以诺曼人自居。”

“贵族们也会为此高兴。”

他们七嘴八舌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埃德温最终接纳了他们并拥抱了诺曼文化。

诺曼人埃德温

尽管罗丁医术高明,耐不住天花的传染性太过强大。公爵的母亲艾尔吉芙不幸染病。


染上天花的公爵之母艾尔吉芙

幸运的是艾尔吉芙夫人在罗丁的悉心医治下很快痊愈。然而随后公爵长子阿夫加也不行得病,尽管罗丁拼尽全力医治,自幼多病的小阿夫加还是不幸离世。

(事实是公爵埃德温担心自己的领地百年之后被兄弟两人分割,忍痛将患病的儿子赶出受隔离的宫廷,任其自生自灭,公爵之子也就不幸早夭)

公爵长子阿夫加早夭

瘟疫的结束,重新唤起公爵对长子的思念。公爵埃德温因为长子的早夭痛心不已,终日颓废,无数个日夜的计划被再次推迟。

这期间伦敦的内阁将宣战权力上交给国王,公爵埃德温极力反对却无能为力;威廉王顺利赢得爱尔兰的米斯公爵的臣服,英格兰的实力扩张到爱尔兰岛。

米斯的臣服

埃德温渐渐地终于从阴影中走出。随着国王的实力不断增强,如果埃德温再不尽快开始自己的规划,他的宏图伟业就将葬送在摇篮中。


沃里克的土地

让·康特维尔在诺曼征服的半年之后获封沃里克,随后又被统治初期的公爵埃德温授予达勒姆伯爵的头衔,作为沃里克公国下辖的一名强力封臣,同时又占据着公国首府,埃德温决定从这位家世显赫的贵族开始他的宏图伟业。

1073年的沃里克伯爵

对于拥有过多领地的伯爵,领主拥有勒令其归还部分地产的权力,当然这需要部分其他贵族的支持。不幸的是,公爵埃德温长久以来都得不到其他封臣的帮助,因而计划一拖再拖。终于在最近什鲁斯伯里伯爵理查德·德·康特维尔参与进公爵埃德温的谋划中。

什鲁斯伯里伯爵

同属于康特维尔家族,什鲁斯伯里与沃里克是一对亲兄弟,起初公爵埃德温并不理解什鲁斯伯里为何愿意站在他这一方,直到最后通牒已经草拟完毕,什鲁斯伯里向公爵提出了他的要求:“大人,我想这个忙算不得举手之劳吧。”埃德温先是一愣,而后明白了伯爵要求封赏的意思,便姑且答应下来。

计划顺利事实,不出意料沃里克起兵反叛。已经在达勒姆周边集结的公国军队随即向达勒姆城堡进发。

战争进行了半年,埃德温希冀叛乱尽快被平息,便决定虔诚地履行他路西法仆从的职责。莱斯特治下的纽斯特德教区是他的选择,对神殿的亵渎是埃德温供奉给路西法的礼物。

以魔王的名义

前线的将士不知为何如有神助,两个月后达勒姆伯爵领的所有贵族、城市都向公爵投降,沃里克战败,上缴达勒姆的封地并被以叛国罪的名义剥夺沃里克。

平定叛乱

平叛过程中诺森伯兰战功赫赫,埃德温便将威斯特摩兰赐予他。

诺森伯兰受封威斯特摩兰

为了减轻太过繁忙的领地事务,埃德温又将新近收回的达勒姆授予大贵族邓巴家族的多尔芬。坎伯兰伯爵多尔芬是洛锡安公爵戈斯帕特里克的长子,洛锡安公国的继承人。威廉碍于贵族的名分没有将臣服与他的坎伯兰赶回洛锡安,并希望将来多尔芬能够以洛锡安公爵的身份继续效忠于自己。

坎伯兰受封达勒姆

紧接着埃德温将内阁中的闲散贵族开除,转而任用能人,提高行政效率。

内阁改组

祖母离世的噩耗传来。伯爵利奥弗里克的妻子戈德吉芙,曾赤身裸体骑马考文垂市,以此请求丈夫降低市民的赋税。

戈德吉芙离世
经过考文垂的戈德吉芙(戈黛娃)

无处倾泻悲恸的埃德温靠刁难自己的封臣取乐,切斯特伯爵热尔博·范·奥斯特尔则莱就是这个倒霉鬼。荷兰贵族热尔博在诺曼征服中为威廉效力,战后获得了切斯特伯爵领作为奖赏。


切斯特伯爵热尔博

然而热尔博并不懂得迎合埃德温的脾性,最终触怒了公爵。随后埃德温开始故技重施,尝试剥夺切斯特的领地。沃里克的历史在切斯特身上重演,埃德温获得了切斯特伯爵领。

平定切斯特叛乱

平叛期间,尚未从祖母离世的悲伤中走出的公爵埃德温转而从情妇们身上得到慰藉,欲望的发泄为他带来难以补救的后果,私生子的诞生,尽管没有确凿证据,漫天的谣言还是令埃德温与妻子的关系日渐紧张。

公爵的乐趣

平定切斯特叛乱之后,埃德温也慢慢从悲伤恢复。沃里克内阁会议再次召开,埃德温以撒旦的力量让什鲁斯伯里忠于自己,再加上其他两名大臣为报答什鲁斯伯里的人情,大权独揽的决议顺利通过。封臣为此不满,但内阁的行政权力被废黜已成为既定事实。

废黜内阁权力。

埃德温马不停蹄地继续直辖领地的扩张,兰开斯特下辖的德比伯爵若弗鲁瓦·德·莫布雷成为下一个目标。

德比伯爵若弗鲁瓦

威廉将德比授予若弗鲁瓦,将多塞特授予若弗鲁瓦的侄子罗贝尔,莫布雷家族在英格兰也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怯懦的若弗鲁瓦在公爵的威慑下放弃为自己的领地而战,他撇下自己的德比,去到多塞特自己侄子的宫廷做了廷臣。

识大体的德比伯爵

虽然国王威廉等着坎伯兰继承洛锡安并效忠于他,但一旦坎伯兰成为洛锡安公爵那么坎伯兰的领地便不再属于埃德温,因此埃德温不得不逼迫伯爵多尔芬让出领地。多尔芬为了达勒姆宣布不再臣属于沃里克公爵,起兵反叛。

北方的封臣在起兵造反,南方英格兰中部沃里克公国下的贵族们仍然一片安宁,他们不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伍斯特主教近来得到教宗的认可,填补了枢机团的空缺,罗马教廷繁重的事务让枢机主教伍尔夫斯坦大人难以顾及英格兰的地产。

枢机主教伍尔夫斯坦

由于时常借助撒旦的力量,魔王连带着给公爵埃德温降下了一些惩罚,尚在青年的埃德温外貌未老先衰,丑陋不堪,如果不是公爵的身份,他将会受到所有人的冷眼与嘲讽。

代价

除了伍尔夫斯坦,国内也有其他主教在罗马开始担任枢机等要职,一方面这让这些宗教贵族对自己的领地分身乏术,一方面这也令天主教会的势力在公国内进一步扩展,给世俗贵族的统治带来越来越大的麻烦。

枢机主教阿纳尔德

十个月过去,坎伯兰叛乱最终平定,即将成年的伯爵多尔芬·邓巴受到了他的成年礼,他以无地贵族的身份回到父亲洛锡安公爵的宫廷。

平定坎伯兰叛乱

此事固然令国王威廉怒火中烧,但他不能以此为借口向公爵发作,毕竟埃德温所做的一切都合乎规矩:贵族的领地过大他有权收回一部分,叛国的贵族自然要得到严惩。眼见沃里克的实力愈发强大,威廉不禁为自己的子嗣担忧,王子罗贝尔能否治理好自己的王国呢。

基本安稳住北方的贵族之后,埃德温决定迁都沃里克——他本应定都于此。沃里克公爵的身份终于得到坐实,不再是空洞的名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沃里克的土地也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重返沃里克

伍斯特主教因为在罗马担任要职,面对公爵的要求,年迈的伍尔夫斯坦也只好不情不愿地答应下来。

识大体的伍斯特主教

平定坎伯兰叛乱时崭露头角的贵族应当有所封赏,埃里克自然将坎伯兰连带约代尔的领土赐予日耳曼骑士埃默里希·冯·维滕贝格。

新的贵族

兰开斯特领地的事务过于繁重,埃德温为了安抚教会的情绪,将哈尔顿教区扩大到全切斯特,由哈尔顿主教任佛尔伯特任切斯特大主教。

切斯特大主教佛尔伯特

佛尔伯特也不出所料以其崇高的地位在枢机团占有一席之地。

枢机主教佛尔伯特

有关伍斯特的事宜,正令埃德温头疼,教士们不能全都赶走,埃德温又不能依靠教会地产统治整个伯爵领。他必须得到伍斯特内的世俗领地。伍斯特最大的贵族是伊夫舍姆男爵,原先的男爵奥斯拉德死于几年前的天花,襁褓内的孩子不幸地在四年后与父亲重逢。

年幼的伊夫舍姆离奇死亡

伊夫舍姆家族绝嗣,公爵埃德温作为领主收回伊夫舍姆,将其设为伍斯特首府,自己在此处理伍斯特领地的事务。然而伍斯特教区仍然没有一个安排,教士们自己商议出许多主教的候选人并知会埃德温,但公爵对这些人选都不满意,他希望安排一位自己的近臣,以便当地教会不会同自己作对。最终埃德温选择了宫廷医师罗丁,尽管这一人选令教士们不满,但这主要都是罗丁的麻烦。而区区伍斯特教区不会占用罗丁太多精力,他仍然能够担当起宫廷医师的职责。

主教罗丁

接下来埃德温着手处理已经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莱斯特伯爵罗贝尔·德·博蒙。

莱斯特伯爵罗贝尔

罗贝尔在诺曼征服战争中作为威廉下属的骑士担任过步兵指挥官,他作为威廉的得力干将战后被封在莱斯特。原先罗贝尔的弟弟亨利·德·博蒙被威廉计划封在沃里克,但肯特公爵奥多请求国王将沃里克给予自己的弟弟让。

然而威廉在加冕之后便忙于伦敦的政事,而不再与过去的同伴交好,这令罗贝尔内心不满。此外,威廉对撒克逊族人的怀柔政策也与罗贝尔的愿景背道而驰,最终威廉选择将罗贝尔等贵族一并转封给埃德温,此举将罗贝尔的愤懑转移到沃里克公爵身上。因而罗贝尔自成为埃德温的封臣以来便开始四处奔波,组织派系,以扩大内阁权力的名义寻找自己的政治盟友。林迪斯法恩同样在派系中,他认为得到的封赏远不足以同自己立下的战功相抵。

派系的实力已经庞大到和公爵埃德温相当,倘若这些贵族谋反,内战的胜利是否属于自己埃德温也说不准。因此他以别的理由,绕过冗长的程序,合法要求莱斯特归还领地,成功逼迫他提前起兵。莱斯特无法为此以派系名义造反,因而林迪斯法恩也只是在自己的领地观望。

莱斯特叛乱

平叛期间,埃德温对阿瑟尔伯爵之女多内拉·安弗拉的追求有了起色。

伯爵之女,国王之孙,情妇多内拉

安内拉的祖父是苏格兰国王邓肯一世,被在战争中被权贵麦克白杀死,并被麦克白王篡夺王位的“患病者”,阿瑟尔伯爵是邓肯王的长子,被封在阿瑟尔,以安弗拉为姓氏开创支系;邓肯的另一个儿子马尔科姆成功在麦克白养子卢拉赫之后为邓凯尔德家族夺回王位。

年轻的伯爵之女多内拉与公爵埃德温坠入爱河。

埃德温逐渐对国王威廉失去耐心,自从不再掩饰自己的行为,伦敦对沃里克的监视也逐渐放松,威廉和埃德温对双方都大抵心知肚明。埃德温在等国王离世,趁着政局动乱有所行动,威廉则在想方设法制裁自己这位令人忌惮的封臣。或许曼恩亲王罗贝尔也耐不住性子,不愿再当一天的王储,便指使妻子谋划刺杀自己的父王。

阴谋

罗贝尔的妻子,曼恩伯爵夫人艾玛·德·克雷蓬,邀请埃德温一并支持她行刺国王的阴谋。

八个月后莱斯特被平定,埃德温像过去几次一样封赏骑士。勇武的巴斯克骑士曼里克·阿古东受封利兹与达勒姆。

新的贵族

受埃德温统治的部分沃里克公国如今只有什鲁斯伯里不受他的直接管辖。什鲁斯伯里多年前为了获取更多领地,不惜出卖自己的手足兄弟,然而公爵并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此次埃德温更是直接要求理查德归还领地,什鲁斯伯里愤怒地反对公爵埃德温。

仅仅半年过后叛乱就被平息。

平定什鲁斯伯里叛乱

至此沃里克的大部分领地都掌握在埃德温手中。自诺曼征服之后,埃德温再一次拥有了自己曾经的广袤领土。

CK2-赫威赛家族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