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烟花』从哪边看都无所谓,浅析口碑一边倒的锅究竟在谁?

2017-12-01 21:41 作者:真鱼  | 我要投稿

上周,咱不是说了我要一个人去看烟花么,于是说到做到,今天一早,我就独自一人,把烟花给看完了,所以,顺手写个影评吧,比较主观,可能会稍微得罪一下,仓促下笔,不足之处还请评论探讨。下面正文,怕剧透勿看。


《烟花》的故事到底想表达什么?

整部电影里最有感觉的场景就是这泳池了

这可能是最多人看完电影后向我问起的问题,要说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得来先说说原作电影。

首先, 要知道的是《烟花》并不是像 《你的名字》一样属于原创动画,《烟花》本身就是有原作的, 且原作来头不小,改编自岩井俊二1993年为富士电视台的《IF……》系列节目执导的同名电视短片,在1995年的时候搬上了电影荧幕,凭借此部电影,岩井俊二也获得了当年的最佳新人电影导演奖,算是岩井俊二早期的尝试作品。

左边那位就是岩井俊二了

岩井俊二在此之后,也是一路高歌猛进,导演了如《情书》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花与爱丽丝》等知名的作品,被人称为 “纯爱青春电影教父”,可以说国内不少所谓的小清新电影电视剧都有多少受到岩井俊二的影响。

话又说回来,为啥要介绍岩井俊二,因为岩井俊二本身可以算是站在日本电影界的巅峰之一,改编他的作品,难度可想而知。 甚至担任 《烟花》的制片人川村元气就坦言,因为原作太过完美,而一直不敢去触碰它。

在原作电影中饰演奈砂的奥菜惠

而其实在我看来,原作真人电影 《烟花》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两位主角演员的“纯真”,1979年出生的奥菜惠当年拍摄烟花时仅14岁,而饰演典道的山崎裕太当年也才12岁,可能是年龄的原因也可能是当时演技爆发,无论是青春浪漫想着反抗母亲的奈砂,还是略显幼稚充满着幻想的典道,两人都诠释的非常好。

动画版和真人版对比,可以看到其实还原的挺好

在真人版中,剧中台词曾反复提到过“如果”这个词,动画电影里也保留了这个词,其实“如果”这个词也是整部影片的核心,细心看的话,会发现这个词是贯穿整部电影的。

可能部分观众会觉得剧中的男女主角的想法都很幼稚,但也正因为是设定的是少年少女,才会有那么多“如果”,才使得重来这个要素没有那么突兀。

《烟花》 作为岩井俊二的早期作品,其实并没有太高深的内容,只能说确实在实拍的技法上有很高的造诣,给后人带来了宝贵的参考。

故事说过来说去其实核心就是为了表达少年时期的那份美好而纯真的恋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一点科幻元素,使得其与一般恋爱剧的套路有所不同,说到底,烟花从哪边看重要么?烟花是圆的还是扁的重要么?游泳比赛输了赢了重要么?都不重要,即便典道能数次轮回变换时间线,但是在那个年龄阶段,能与奈砂“私奔”一次已经是他们的极限,家庭原因年龄原因,还有在那信息交流并不发达的年代,奈砂的离去本就是无可奈何的,无论他们怎么试图避开,两人的关系也只能到此为止,但是两人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在这最美好的时间里留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


《烟花》里的这个玻璃球是干嘛的?

电影中关键的“道具”

其实在原作电影中,并不存在这个能反复重来的玻璃球,原作中,当奈砂的母亲出现将想要离家出走的奈砂带走后,后悔的典道说着“如果...当时是我赢了的话...”,就从游泳比赛那里重新开始了,有点类似于自己的幻想,是没有任何道具的。

但是原作仅仅只有49分钟,内容上肯定是不够改编成动画电影的,原作中仅有一次的幻想,在动画里就变成了数次的“轮回”,玻璃球也成为了能够回到过去的关键道具。

有人认为这是另外的世界线,也有人认为是穿越时空,具体如何,我也没找到相关的资料来证实,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倾向于这只不过就是男主的幻想罢了,当然也可以当做是另外一条世界线吧。

只有我不存在的街道男主也拥有回到过去的技能

作用其实我之前也提到了,这就是好像你玩GAL一样,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男主同样可以利用这个球,来试图改变奈砂搬家的命运。

细田守监督的《穿越时空的少女》中女主也拥有类似道具穿越时空

但是这个球实在太抢眼了,以至于在原作中的点睛之笔“烟花”反而是被这个球给抢去了风采,同时球的出现显得莫名其妙,虽然添加了这个原作中没有的道具,但是完全没有解释这个球的来历以及作用,这就导致没看过原作的观众一脸懵逼。其实本意上球的出现是弥补了原作中的设定不足,但显然效果并不明显,反而原作中不给任何解释还给人一种朦胧的遐想,这里补足后则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且加上后来利用这个球的数次轮回,整体画面却没什么变化,剧情也没任何进展,可以想象观众是对这玩意没什么好感了。


《烟花》里的男二号和奈砂什么关系?

男二号祐介

说到男二号祐介,我感觉全剧最悲剧就是他了,他有点像谁呢?举列来说的话,有点像《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里的仁太,其实从电影中的对话我们可以得知,奈砂最开始想要邀请的其实是典道,可能是为了好玩的心情,于是改成了典道和祐介中谁胜出了邀请谁。

当年仁太就对着面码说了句“谁会喜欢这个丑八怪”,结果...

祐介嘴巴上说着不喜欢那么丑谁会喜欢啊之类的,其实他是非常喜欢奈砂的,从奈砂和典道私奔被他看到,他愤怒的踢了一脚电线杆,以及后面他朝着天空大声的喊着我喜欢及川奈砂,都可以察觉到,问题就在于,这哥们不知道是胆小呢还是胆小呢,居然把奈砂的邀约给拒绝了???把机会拱手让给了典道,虽然奈砂可能本来就喜欢典道,但是既然邀约了也就说明祐介并非是毫无机会的。

实际上祐介可真的算是一个好基友,典道碰伤脚后,大概连他父母都没发现,反而是热心的祐介赶忙叫典道去他爸开的医院治疗,还因此让典道遇到了在医院等祐介的奈砂,我都要怀疑祐介是不是穿越回来撮合这两人的了。

而到了剧情后面,基本上也就没祐介什么事了,他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撮合男女主角,实际我觉得这个角色完全可以设计的更加饱满些。


《烟花》和《你的名字》差距在哪里?

P图勿当真

其实这种话题本身就有点招黑,硬要讨论的话,可能只有专业影视人士才能评判。这里就稍微探讨下两者之间的差异,谈不上差距吧。

你的名字我觉得成功的地方在于好好的讲了个故事,虽然《你的名字》的叙事结构同样复杂,插叙、倒叙、蒙太奇手法一个不少,但是关键 《你的名字》的故事是层层递进的,让人看得很舒服,即便有不明白的地方也不至于影响观影体验,反而会让人在看完后上网搜索里面的伏笔。

同样主打着恋爱, 《你的名字》相比于《烟花》的人物设定更加丰满也更加贴近现代(注意不是现实)生活,比如里面拥挤的地铁比如里面的苹果手机,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而 《烟花》则是1993年左右的作品,里面的设定在现在看来多少有些难以理解的地方,比如,搬个家而已,又不是不能联系了,至于这么过激么,而在那个通信不发达的年代,确实是搬家之后就很难联系了。

并且你名中设定为高中生,而烟花中的设定是初中生(原作中设定的是小学生),从现在的主流受众来看,你名也是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高中生有了自己行动的能力,所以三叶才能大老远的去找泷,所以才会出现泷打工认识奥寺前辈的剧情,才能有后面炸发电站(?)等一系列展开,而初中一年级的典道和奈砂显然不具备这些能力,只能被限制在一次次的轮回中一次次的失败。

这样就使得,影片失去了很多“亮点”,扣心自问,大家花钱去电影院最想看的是什么,要么是美国好莱坞大片的爆炸特效,要么是感人至深让你泪目的情感电影,以上两点,很可惜, 《烟花》都没能做到。其实原作的《烟花》我在细看了两遍之后是有被深深的打动,特别是在典道最后和奈砂回到了学校的泳池,两个人开心的在泳池中互相戏水,配合上那首经典的 Forever Friends,真的非常感人,但是动画电影里,则因为过于拖拉的剧情,让人失去了这种感动,甚至中途有人发困。


《烟花》票房和口碑失败,这锅究竟该谁来背?

大家都说新房经典45°,但其实和他没啥关系

很多人都说这锅就该南泽十八来背,其实不然,虽然新房作为总导演,责任肯定是没法逃脱的了,但是把所有过错都怪罪于他,又显得有些不合理。

把视线转回到,此次烟花电影企划的牵头人川村元气身上,川村作为老牌制片人,本身的人脉关系毋庸置疑, 去年《你的名字》大获成功就足以证明其实力。 《烟花》的企划按照其官方说法,是比 《你的名字》还要早的,为什么会找到Shaft来做呢?毕竟业内名气大的监督就那么几位,你说找细田守吧,人家自己还有新电影要做,新海诚吧,已经在做《你的名字》了,总不能双开不是,京阿尼?在做 《声之形》了,且后面还有一大堆企划等着消化,宫崎骏那种等级的老牌监督,人家又不一定想冒险来改编岩井俊二的作品,思来虑去,考虑到监督的风格和公司的实力大概也只能交给 Shaft来做。

那么回到问题上,这锅该谁来背,我认为首先就是川村元气,这个企划本身就有点冒失,虽然说烟花的完成度确实不高,也属于岩井俊二的作品里比较好改编的作品,但是烟花本身知名度摆在那里,尽管原作有不少缺陷但是因为时间的积淀,已经属于被人顶礼膜拜的那种,你叫新房和武内宣之怎么去大刀阔斧的改?何况编剧还是川村带过来的大根仁,根据官方的说法,大根仁本身就是个岩井俊二的迷弟,当然更不可能让你随便去添加设定,导致的结果就是,前半段基本照搬岩井俊二,为了凑够时间,后半段强行加多了几次轮回,但故事的进展没有一点变化,变得不伦不类,画蛇添足,把岩井俊二原作的那一丝韵味给彻底抹掉了。

新房昭之和武内宣之的锅肯定也跑不掉,既然是个烫手的山芋,那么一开始就应该考虑到这些情况,要么不接,要么,就应该和岩井俊二以及川村好好商量,在原作的基础上做出一些人物甚至是剧情方面的改变,而不是简单的补足。

而且本次的声优也是让人很无语,广濑丝丝还稍微好点,至少色气的表现还不错,但是这个菅田将晖实在是一丁点原作的感觉也没有,听着像个大叔的声音,拜托,人家典道才初中好吗?这棒读也太过头了把,和 《你的名字》里的神木隆之介一比,简直没眼看了……

美术方面,其实还可以称赞一下,原作中没有的风力发电机确实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以及超级还原甚至美化了几倍的游泳池和学校,说帧帧都是壁纸也不为过。

最尴的可能就要属3D部分了,WTF,不要求你做到宝石之国、亚人那种水平,但是你好歹也是自称你名二号的作品,3D能走心点吗?人物又不多就几个,还显得那么生硬,莫名其妙加入的自行车和滑板是什么鬼,那么潮的吗?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沙发套把精力都投入到物语系列和三狮身上的缘故,虽然原画表能看到一堆大手子,比如梅津泰臣这种级别的,但是整体而言就感觉挺一般,当然我是说和沙发套自家的作品相比,没有看到哪一段特别令人难忘的卡,当然单帧的话,还是有不少不错的,总感觉主力好像都在画奈砂了,从头到尾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就只有奈砂的部分。。。

还有一个就是宣发方面,无论是日本还是国内都在鼓吹这是你的名字原班人马、主创团队,搞的一堆不知情的人以为和你的名字有很大的关系,结果呢?除了川村和东宝,有个屁的关系啊,新房这几年压根就没和新海诚合作过吧,真的是吹的越高死的越快,不作不死啊。

所以归根结底,背锅肯定就是新房、武内、川村、大根仁这四人背,其他诸如声优作画方面,也是有问题,观众说看不懂不好看那不是没有理由的。


《烟花》里面福利多吗?

如果你说给大腿一个特写,换衣服一个近景也叫福利的话,那挺多的。


《烟花》里最尴尬的片段

当属那段电车内毫无意义的唱歌,明明原作中就没有情节,强行加上一个女主喜欢唱歌还想当偶像,突然就在列车里唱起歌来,就算你想卖歌也不要这么尴好不好...


《烟花》适合和家长一起看吗?

不太适合,因为里面的角色离家出走搞私奔,女主的妈妈离婚过三次,其中还有继父殴打人的片段,为了避免你家长看的恼火,还是不建议一起去看。


《烟花》适合和男朋友/女朋友去看吗?

适合,因为看着看着他/她就会睡着,在这寒冷的冬天,你们互相依偎一段时间。


《烟花》的结局是怎么回事?

原作中是没有这个结局的,在原作里,典道和奈砂在私奔后回到了那个游泳池,两人在里面戏耍了一会后,奈砂说道“下个学期再见”,两个人就分开了。到结局也只是典道和朋友们看着烟花绽放就结束了。

而动画里,则出现了新学期老师点名发现典道和奈砂都不在了的情况,则很有可能那个世界线上,奈砂和典道两人在一起了,奈砂曾在私奔时跟典道说过两人可以私奔去东京、大阪这些地方,在玻璃球绽放的碎片中,典道也曾看到了这些未来,说不定,两人真的去了东京也搞不好,就不知道在那里能遇到三叶和泷不233

《烟花》里最迷的地方?

在两人私奔的电车上,奈砂突然来了句,自己和母亲一样是碧池的发言,虽然字幕刻意翻译成了女儿随母亲,但是这句台词真的很让我无语,好端端的为啥要说自己是碧池,就算想表现她比较开放,也不需要用这个词吧。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需要细细品味的作品,如果你是抱着我要看岩井俊二原作或者看你的名字第二部的心情去看的话,很可能会有较大的落差,要知道《你的名字》的成功不是可以随便复制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如果真那么容易复制,那别的制片人都不用干了,让川村元气一个人拯救业界算了。

如果你要问我好看吗?那我会回答好看,起码歌很好听,之前不温不火的DAOKO凭借着打上花火一举成名,这就足够成功了。剧中还有那首经典的Forever Friends,也是百听不腻。

我发现有的人只要稍微感觉看不懂就说垃圾就说屎,我觉得没必要戾气那么重吧?一张打上花火的专辑也要80多,如果你去日本看电影的话那更是几千到上万少不了,国内一张电影票也就30-40左右,几顿快餐的钱,不好看就批评一番没问题,但是逢人便说看到屎了就有点不能理解。哪怕是正解的KADO,我也只会说它剧情确实很屎,但是3DCG则完全可以表扬啊,一部作品不能只看一个方面对吧,骂人也要骂对人啊。

最后,如果你有时间,并且有一定的耐心,我倒是觉得可以去看看,毕竟沙发套的作品能在大陆看到的机会也不多,就当看个荡漾翻版也不错,我永远喜欢及川奈砂

文/新浪微博:@真鱼Anime

『烟花』从哪边看都无所谓,浅析口碑一边倒的锅究竟在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