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温铁军:安居太师椅上,是解决不了乡村问题的【温铁军践闻录5-27】

2021-12-11 20:04 作者:铃岚苏  | 我要投稿

概要:本期视频主要介绍了民国早期乡村建设的主要人物,以及那些支持他们进行乡村建设的地方大员们;最后,简单提了一下宛西乡村试验区。笔记多图,多以简单介绍为主。



00:38


民国早期乡村建设者


张謇的乡村建设成果



张謇先进行农业改革,建立农会,发展大生系公司,建立金融体系。然后,他利用当地的工商业综合开发形成的收益来建设养老院,并开展各种社会活动。



01:27


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成果






01:38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 1926


02:48


晏阳初的建设理念




晏阳初的口号“要想化农民,必先农民化。”深入到农民中间去;你必须先化成农民,才能去帮助农民。



04:12

翟城村的相关介绍





04:47


1904年的乡村建设及地方割据下的善治实验

早期民国军阀割据的条件下,推行了自治和乡村善治。

黎元洪(民国政府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的秘书孙发绪定县开展乡村建设;

孙中山的秘书,福建国民党党部书记黄展云辞职,去了福建长乐开办了营前试验区

阎锡山孙发绪山西建设成了全国模范省

傅作义早年担任绥远省主席的时候,按照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学说,在绥远省推进了乡村教育;

冯玉祥的副官彭宇廷河南信阳创办了自治试验区;

杨森刘湘的支持下,卢作孚重庆北碚办了试验区。


全国约有1000多个乡村建设试验区,约有600多家团体在推进民国年间的乡村建设。之所以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有个大原因是因为农民革命已经发动起来。这就迫使民国政府为了安抚农民阶层的不满情绪,而不得不加快了乡村建设的步伐。



06:59


宛西试验区

宛西试验区仅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其建设领导人或被暗杀(关于当时宛西试验区的资料有限)。原因是宛西试验区其本身是一个地方自治区,随着时间的发展,它的势力过于强大。为了防止它的势力进一步壮大,地方大员(军阀)终止了这个试验区。当时的民国处在割据的状态之下,各个割据地盘的地方大员需要有人来安定乡村、治理乡村。但是,如果乡村建设形成了比较大的力量,而且相对比较独立,形成了一方自治,那么必定会影响到地方大员对当地的统治。终止试验区便是迟早的事。









温铁军:安居太师椅上,是解决不了乡村问题的【温铁军践闻录5-2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