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聚变时代的历史 第二部分(下)

2020-05-15 21:02 作者:德川绪子  | 我要投稿

(五)

在经历了数个月的战争后,火星疲惫不堪,尽管远东的火星军在9月中旬沿着铁路一路打爆西伯利亚的中国第21军。但这也是火星的最后一次攻势。他们在竭尽全力穿过乌拉尔山脉与在欧洲的火星军汇合时已经是强弩之末;至于在南亚的火星军,他们在9月30日的时候已经被大印度同盟军(由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组成的联军)所歼灭。现在只有欧洲和非洲的火星军仍有实力作战。

10月10日,反攻开始了。由美国第三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第七集团军组成的第12集团军群开始了历史复刻,首先第九合成团在10月10日横渡多佛海峡并在加莱地区登陆吸引火星军注意力。10月14日,第12集团军群开始了诺曼底登陆。

正当美军正在复刻历史的时候,中国远征军第一集团军接受了来自地球联邦政府的命令:让他们执行波罗的海强袭计划(完成约翰.阿巴斯诺特.费舍尔的遗愿),但此时集团军指挥官便向联邦政府提出了要去:执行可以,但要先把在法国海外省和西班牙的中国远征军以及在华的法国和德国驻军全部调给他。地球联邦政府最初并不愿意破坏规定,但因为他私下透过层层关系向中国政府和法国政府、德国流亡政府施压,要求他们把那些闲置的海外驻军都交给他指挥,最后在经历了16天的各种外交谈判后,他被联邦军任命为地球联邦军在欧洲的东亚远征军指挥官(至此第一集团军才算是真正的集团军,除去华人部队以外,德国502装甲营和法国第31旅,第200旅也被暂时划入集团军内)。11月11日,波罗的海强袭计划才正式开始。

为了应对较浅的波罗的海,联邦军造了2艘浅水重炮舰;此外,在英伦三岛的“巨石阵”电磁重接炮群也会进行火力支援。11月12日,在“巨石阵”的猛烈炮击下,基尔市被炸的千疮百孔;虽然每轮着弹时间都要10秒(“巨石阵”最初是设计用于对弹道导弹和超高空轰炸机进行攻击的电磁重接炮群,每门炮射高80000米)且校射麻烦(全靠宇宙军观察弹着点,但有量子计算机进行弹道校正),但“巨石阵”的炮轰还是给基尔造成了不小的破坏:基尔港的船只都被击沉,波罗的海强袭计划的最大威胁被解决了。此外“巨石阵”还在12日的下午轰击了波默恩地区的机场和防空阵地。

11月14日7:00,波默恩登陆战开始了,浅水重炮舰的406毫米炮落到了岸防工事的头上,敌军被炮弹炸得溃不成军,联邦军的气垫艇和倾转翼运输机运送着步兵和作战载具正在波默恩地区登陆,他们的目标是柏林。此时美国第12集团军群和法国陆军,德国陆军也发起了一次大规模合围:第12集团军群沿低地地区向不莱梅进发,德法联军则从斯特拉斯堡——米卢斯一线向纽伦堡进发。11月16鈤,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和第二师从赫尔戈兰湾登陆并占领威廉港和不莱梅港。战役一直持续到12月2日,火星军损失50万人,被撤出德国,整个12月火星一直在溃逃,他们把在欧洲仅剩的10万人撤入乌克兰;与此同时,早在10月的时候,火星军就在非洲陷入治安战困境,起义军风起云涌,火星军被迫通过战前在吉布提缴获的巨型运输潜艇和大批水面舰艇把人运到欧洲止损。截止到欧洲派遣军稳住阵脚的12月25日,非洲派遣军共计25万人才从非洲全部撤离,撤离中途损失了5万人。而且此时帝国海军已经在联邦宇宙军的打击下失去了维持向地球派遣军输血液的能力。月球上的火星军早在11月的时候就被赶出月球,现在从月面撤出的残余5万火星军被投入到了地球上,这些因为在低重力环境下呆了数个月的人都花了好几个星期才适应地球重力;而等他们适应重力的时候,联邦军发起了最后一战。


(六)

在过完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圣诞节之后,2163年1月10日。联邦军向蜷缩在敖德萨的35万火星军发起最后的进攻。

1月10日23:00,在210毫米炮和缴获的240毫米炮的咆哮下,进攻拉开了帷幕。到23:30、支援火炮停止轰击时,装甲部队如洪水一般向火星军用了过来。

尽管此前联邦军试图组织战略轰炸以削弱敖德萨的防御力量,但敖德萨猛烈的防空火力导致收效甚微,现在联邦军只好一步步的啃了。

此时火星军内部也充满了分歧,地球派遣军总指挥荒木武夫认为应该要据城而战,而副总指挥布伦南.庞德认为应该出城决战。(此时他已经破罐子破摔了,他想出城决战、打输了就投降。)最后二人决定:布伦南率领由英裔军和塞舌尔军、毛里求斯军和新加坡军共计20万人出城决战,而其他部队则决定在城内坚守。留守城内的火星军正在修筑街垒,恢复旧时代的地下建筑。而出城决战的火星军很快就与联邦军第21集团军群(原美国第12集团军群)正面对抗,布伦南摆下了一个包围圈:塞舌尔军、毛里求斯军和新加坡军负责正面诱敌至别利亚耶夫卡,而英裔军则负责侧面包抄。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计划,而且联邦军果不其然的上当了。15日、正当英裔军准备合拢时,却传来了一个糟糕的消息:负责正面诱敌的部队单方面向联邦军投降了。

原来在经历了近一年的残酷战争后,很多士兵都产生了厌战情绪;而且由于火星帝国是一个新生的国家,民族主义什么的显然没有地球各国来的完善,火星内各民族互相直接多少都有点矛盾。所以塞舌尔军、毛里求斯军和新加坡军投降也是注定的。但他们的投降让左侧的英裔军陷入了包围之中,而右侧的英裔军也被从奥维季奥波利登陆的法国外籍军团和西班牙外籍军团组成的联邦军第26集团军群从后方攻击。英裔军尽管被分割包围,但仍然竭力还击:他们用野战防空尽力拦截每一发大口径炮弹和来自空中的威胁,他们利用之前修筑的堡垒和战壕试图消耗着联邦军的有生力量。联邦军在进攻中也采用了新的战法:他们发现敌方的防空武器通常都集中在某几个地方,于是联邦军就用新型的巨型外骨骼“飓风”和武装倾转翼飞机超低空突袭那些防空武器聚集的地方;尽管突袭的时候他们常常要遭到地方步兵集群的纠缠,但事实证明这是有效的,己方的固定翼战机终于久违的出现在了战场上空,向敌人的头顶上倾斜死亡之雨。火星军一批又一批的被炸倒,在经历了8日的激战后,英裔军弹尽粮绝、精疲力尽,最终向联邦军投降。

正当21集团军群和26集团军群夹击出城决战的火星军时,联邦军第3集团军(原中国远征军第一集团军)正兵分三路进攻敖德萨市区。由于美国的战列舰、重巡洋舰和浅水重炮舰都在不断的炮轰敖德萨沿岸,驻守城市的火星军被迫放弃沿岸和港口。很快第3集团军群的第2军和第8军就完成了包围圈。但第52军就很痛苦了:尽管第52军中的很多人都参加过火星登陆战,但在敖德萨城区的作战对于他们来说仍旧相当吃力。火星军在很多地方都设置了各自诡雷让人防不胜防;尽管敖德萨的地下设施远没有火星那般规模,但也让一部分士兵重新想起了火星上的种种。守城的15万残余火星军进行着最后且最顽强的抵抗,街道很快就被废墟阻拦住了。尽管第三集团军想尽各种办法去把火星人赶出地下,但火星人怎么也赶不出来。最后第三集团军被迫向地下系统注入了200吨的神经毒剂,火星军终于带着毒气冲了出来(不出来的已经毒死了)。

冲出地面的火星军很快便得到了跟地面火星军一样的命运:因为在地面,所以联邦军的载具优势被彻底发挥出来。炮弹把大批火星军炸得血肉模糊,子弹让火星军千疮百孔。2月7日,地球派遣军总指挥荒木武夫切腹自尽,残余的7万火星军向联邦军投降。

至此,火星军在地球的战争以失败而告终。火星军在地球损失了80万人,其中阵亡29万、负伤20万人、被俘30万、失踪一万。而地球联邦损失了120万人,其中50万人阵亡、70万负伤,其中28万终身残疾。地球和火星此时精疲力尽,已无再战之力。

2月28日,地球联邦和火星帝国在月球的冯.布劳恩签订了《地火和平条约》。火星正式脱离地球控制成为独立国家,3年后的2165年,金星和平独立。地球从此失去了两个重要的能源踏板。而火星也因为独立后不再有地球约束,于是就开始了大规模木星开发。人类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聚变时代的历史 第二部分(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