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道德经》学习笔记~【第五章】天地不仁

2020-05-15 20:59 作者:挖鼻侠  | 我要投稿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tuó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shuò)窮,不如守中。

【注释】

1) 天地不仁: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

2) 刍狗:用草扎成狗的形状,作为祭祀时使用。

3) 圣人不仁:圣人爱养万民,不以仁恩,法天地任自然。

4) 橐籥:风箱。

【讲解】

天地让万物自生自灭,圣人做了很多事,但好像不存在一样,不居功,让百姓过自己的生活。

道冲的作用好像风箱一样。反观做人的道理,把话讲绝了,则断了自己的退路。

“守中”的“中”非儒家的合乎“中庸”之道;而是“中空”,保持住天地中虚静的状态,少私寡欲。

【引述】

人类常以自己的影像去认识自然、附会自然,以一己的愿望投射出去,给自然界予以人格化,因而以为自然界对人类有一种特别的关心、特别的爱意。老子反对这种拟人论(Anthropomorohism)的说法。

“虚”是个积极的观念。天地间虚空(Vacuous)的状态,作用却不穷竭,这个“虚”含有无尽的创造因子。在虚空中的“动”便成为产生万有的根源,“动而愈出”——天地运行,万物便生生不息了。

《道德经》学习笔记~【第五章】天地不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