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元.耶律楚才出生在北京香山至玉泉山之间。俺童年曾小住西苑中直机关夏秋常去颐和园、玉泉山、香山,大了以后也常去那里,不夸张地说那一带方圆几十公里我就是闭着眼走路也不会迷路。耶律楚材死后葬在他最喜欢的昆明湖畔,大致方位在万寿山北昆明湖东,元朝时还没有颐和园,四周水势应该更大,周围环境应该更荒一些,我大致推算它的位置应该在谐趣园。这两个地方虽很早就熟悉,但至今才知道是耶律楚才出生和埋葬之地,出乎我意料啊,我一直以为那边荒村野岭儿穷的叮当响散落些山民不可能出博学读书人,真是大英雄不问出处啊。楚才出云中之右往北谒见成吉思汗。”之右”我想就是今天大同的右玉县吧?我曾在大同右玉和左玉县游玩过两次,那两县都是扶贫县绿化很美典型的晋北风光,也是去内蒙的要道。楚才为什么不再往西而径直上北穿天山(即大青山、阴山元朝称天山)一是再往西就是黄河不可渡,二是成吉思汗大营在蒙古境内。 老道丘处机《长春真人西游记》和楚才的《西游录》都是从蒙古国境内往西到达阿尔泰山。《西游录》里记载“道过金山(今名阿尔泰山)时方盛夏,山峰飞雪,积冰千尺许。上命士兵凿冰前行。《长春真人西游记》里也记载在金山(阿尔泰山)士兵们抬着丘道长翻越险岭,士兵都是苦命啊!那他们为什么要翻阿尔泰山往西后再南转呢?我想,他们得绕过阿尔泰山以南那一大片鸟都不拉屎的戈壁沙石滩,如克拉玛依。另一个疑问是他们为什么要走蒙古国那条北线?因为,迟至今天新建的G7公路仍有700公里无人烟荒漠。如再往南走汉朝时就已经繁华的通道一一今天的连霍公路不是能更快的到达南疆吗!也因为是成吉思汗大军都是骑兵战马需要吃草饮水吧。而玉门关至哈密之间隔着广阔没有水草的荒漠。楚才在《西游录》里开篇即引用了苏轼《赤壁赋》名句“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楚才生活年代在金元之交,那时苏轼的大名、文章就已影响很大了啊。常言道开篇有益,古代的地理风物书,真是开篇就让人思虑万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