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治通鉴记载看唐末藩镇实力对比来分析所谓的经济重心南移
唐末朱温以开封为中心,势力范围包括关中,中原两个基本盘,此时与朱温能有实力对比一下的只有晋王李克用,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地处江淮的杨行密,位于浙江的钱缪,位于四川的王建。其他地方即使离朱温很远,也都归附了朱温,比如资治通鉴记载朱温修洛阳宫室,很多南方藩镇都害怕朱温不得不提供木材跟财物。
资治通鉴又记载朱温攻沧州时取自中原的粮草堆积如山,这印证了中原的经济实力在唐末依旧强,不然朱温也不可能能依靠中原同时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藩镇同时对抗并且取得胜利

北宋时期的著名官窑大部分位于中原,北宋也依旧是以中原为基本盘然后攻取南方,事实上整个五代都依旧是占据中原的实力最强。那个所谓的经济重心南移其真相是北宋末期黄河被人为扒开,并且其后一千多年间不停地在中原泛滥,导致了中原生态被破坏,经济随之凋敝,文化也随着黄河泛滥导致的经济凋敝而衰落。而且明朝时期朝廷依赖富庶但是面积太小的江南的粮食苟延残喘,完全没有了汉唐具备的开拓的雄心。这似乎说明了问题的根本原因。所谓的经济重心南移只是长三角掌握了话语权,事情的本质并不是经济重心南移了,而是中原生态破坏后相比较而言江南地位凸现。这不是一个追赶问题,而是类似山中无老虎,猴子得以称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