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更亲民,蔚来子品牌即将到来
最新消息,合肥市经开区与蔚来就NeoPark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整车二期和关键核心零部件配套项目签署合作协议。项目占地1860亩,根据协议将导入蔚来集团旗下全新中高端品牌智能电动汽车产品等,计划2024年建成投产。

对于新品牌,李斌早在2021年蔚来汽车Q2财报电话会上就已确定:蔚来进入大众化市场的动作将会提速,定位更低的全新子品牌即将推出。
据悉,子品牌目前核心团队搭建完成,核心人员大都来自于通用系,包括研发总监和VP级别。战略方向和发展计划已经明确,首批产品已经进入关键研发阶段。子品牌的项目代号为ALPS(阿尔卑斯),车型售价在15-30万元。

实际上,从去年年底发布的ET5身上,已经能看到蔚来下探市场的用意。作为蔚来有史以来最便宜的入门级新车,ET5补贴前起售价32.8万元,BaaS(电池租用服务)方案补贴前起售价更是下探至25.8万元。这个售价超出了大家的预期,也收获了不错的销量。不过,李斌认为一个品牌能承载的价格带有限,再往下推出更平价的车型,就需要另起炉灶。
子品牌的推出对蔚来来说是一次必要的冒险。在建立子品牌之前,蔚来曾在2017年先后与长安、广汽达成合作,有意建立新品牌,但因为种种原因进展并不顺利。
另外,自2021年7月起,蔚来就丢失了新势力交付冠军宝座,到今年开年前4个月,蔚来连续跌出新势力交付榜前三。究其原因,除了供应链短缺,较高的售价也直接造成了蔚来增速放缓,早前李斌就表示,蔚来平均售价为43.37万元人民币,比宝马、奥迪的平均售价都高。
虽然,高价位车型带来可观的毛利率,2021年蔚来毛利率达18.9%,但蔚来也失去走量车型市场份额。
最好的例子就是,特斯拉在华国产后,先后投放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直接杀入20万-35万元区间,迅速在华占据电动汽车市场半壁江山。数据显示,2021年特斯拉全球销量为93.6万辆,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为48.41万辆。而蔚来2021年销量尚未突破10万辆关口。
随着新能源市场日渐成熟,10-20万元区间市场份额会逐渐扩大,最终成为主流市场。目前,合资品牌已开始向国内电动车走量市场投放产品,作为大众汽车电动化主力的ID.4已在华落地一年;丰田、本田在中国合资公司今年也引入首款电动产品,这些产品都早一步蔚来落地,也将是蔚来今后的竞争对手。
蔚来希望在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扩充产品,在量产车型中放大技术优势,从而支撑销量提升,进一步摊薄研发成本等投入,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不过到2024年的汽车行业又将是怎样一番光景,谁又能说得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