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理性看待张天天恋爱,切勿妖魔化“早恋”
这两天,因亲子综艺《爸爸去哪儿》走红的张亮父子登上微博热搜。起因是张亮儿子--14岁的张天天晒出了与其女友在夜店的合照,顿时引发了广大网友热议。照片中张天天留着长发,与化着浓妆的女友搂搂抱抱,举止亲密,和曾经在节目中单纯可爱的模样判若两人。有的网友感叹到,“现在的小孩子发育可真快啊,心理生理成熟的这么早。“更有网友因接受不了张天天的这种转变,对父子二人进行”网暴“,痛斥其早恋与张亮管教不严。诚然,笔者在看到这则新闻时,也同样感叹现在的青少年成熟之快,更联想到自己14岁时整日埋头书本,被各种辅导班折磨不堪时的模样。对比之下,令人哭笑不得。但冷静下来想想,”早恋“ 真就这么不堪吗?我们是否应该换一个角度去审视?多一些理解包容,少一些有色眼光?
理性早恋值得鼓励。在所谓的“传统”中国家庭与学校教育中,“早恋”似乎等同于犯罪。一旦谁被冠上早恋的“罪名”,轻则一顿思想教育,重则记过处分。可须知,对异性的好奇,对爱情的冲动,是青春期正常的荷尔蒙分泌,是每个青春期少男少女必经的成长体验。在学生时代,谁没有一个偷偷心心念的异性?谁没有经历过紧张,脸红与心跳加速?但囿于“传统”教育观念,本阳光美好的事物开始变得羞于启齿,本热情迸发的青春被迫变得小心翼翼。这种以所谓”耽误学习”为名压抑孩子心灵的教育,是否真的合理?是否真的能让孩子健康完整的成长?孩子的前途重要,可一个健康完整的心理更加重要。其次,通过早恋,可以让孩子更好更早的学习如何与异性交往,提高自己的情商与人际交往能力,而不是只会埋头书本的学习机器。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或学生早恋,请给予感情上的理解与鼓励,而不是无情的打压扼杀。但同时,学校与家长需要给孩子传达正确的恋爱观与两性知识,避免孩子因早恋而影响自己的学习,毕竟,学业才是每个学生的主业。
我们在感叹14岁的张天天恋爱时,其实也是在遗憾与自己曾经“被迫无缘”的早恋。早恋不可怕,妖魔化早恋才可怕。请给孩子青春多一点释放的空间,请给孩子青春多一些绚丽的色彩,让孩子在自由中挥洒青春,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