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儿短文摘录杂记:保留一颗不打算服从的心以外——



┑Eins.I
⑴❝现在,你什么也做不了,除了把手插进口袋里,保留一颗不打算服从的心以外……❞
摘自爱丽丝·门罗《亮丽家园》

┑Zwei.II
⑴❝在我们心目中,尊严和风度的重量绝不比你们轻,甚至比生命还要重!❞
摘自徐树建《枪口下的人格》

┑Drei.III
⑴❝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
⑵❝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摘自林徽因《窗子以外》

┑Vier.IV
⑴❝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对于普通的成年人来说,好奇心是广袤天空中可有可无的一片云彩,这云彩有时灿烂明亮,有时阴郁发黑,有时则碎若游丝,残存在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变得功利而深奥,有的直接发展为知识和技术。对人事纠缠的好奇心导致了历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对物的无限好奇导致了无数科学学科和科技发明。而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好奇心都化为了有用或无用的文字,被淘汰,或者被挽留。这是一个与现代文明若即若离的族群,他们阅读,多半是出于对别人的好奇,他们创作,多半是出于对自己的好奇。在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也最蹊跷,似乎同时拥有幸运和不幸,他们的好奇心包罗万象,因为没有实用价值和具体方向而略显模糊,凭借一颗模糊的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最锋利的解剖和说明,因此这职业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挑战,更是一个奇迹……❞
⑵❝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
摘自苏童《水缸里的文学》

┑Fünf.V
⑴❝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至于窒息,就必须有飞扬的灵魂……❞
⑵❝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有些事情需要反向相求。只有离开才懂得相聚,只有失去才懂得得到的滋味……❞
⑶❝文章的细节是来自生活的,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有着现实的力量……❞
⑷❝源自现实的、有深度的作品,需要时间的酝酿、情感与理性认知的沉淀❞,❝有抱负的作家都会希望自己的作品不会速朽,也都为之而努力……❞
摘自《对话〈钟南山:苍天在上〉作者》

┑Sechs.VI
⑴❝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
摘自周宪《重建阅读文化》

┑Sieben.VII
⑴❝其实自然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无论身居都市还是乡村,我们一样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包括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所有的城市、政权、宗教、文化文明,都建立在一个最大的自然——大地之上,苍天之下。它动一动身,这一切便都不存在。但它厚爱着我们,不会轻易动身。我们却常常忘记承载我们的大地,护佑我们的苍天……❞
⑵❝宽厚的大地承载江河山岳,也承载毛虫小草;承载秀水江南,也承载荒漠西域。它的德是公正。而说出厚德载物的人,则听懂了大地语言❞,❝心灵在天地万物中神游,获得启迪和智慧……❞
⑶❝现在大地上所有动植物都有名字,我们却不知道或不懂得用名字去称呼它们❞,❝一方面是不认识,另一方面在意识中或许没有对所书写对象的敬重……❞
⑷❝有一颗能跟自然交流的心灵,懂得尊重自然,敬畏人之外的生命,才可能听懂自然❞,❝自然跟我们交流的唯一渠道是心灵……❞
⑸❝自然不跟我们交流了,我们也早已失去和自然交流的语言……❞
摘自刘亮程《我们失去了和自然交流的语言》

┑Acht.VIII
⑴❝他用消极的安贫去平衡他所不屑的积极发展。无求于人,他可以冷眼静观宇宙了,所以他幽默。他知道自己矛盾,也看出世事矛盾,他的风凉话是含着这双重的苦味……❞
⑵❝正因为他没有显然的困难,他的悲哀才是大家所必不能避免的,不管你如何设法摆脱。他的默默悲哀是时代与个人都微笑不语,看到底谁能再敷衍下去……❞
⑶❝努力自励的人,假若没有脑子,往往比懒一些的更容易自误误人……❞
摘自老舍《何容何许人也》

┑Neun.IX
⑴❝在这条小道上,我只看了您一眼,就永远失去了您。不过,生活看来对我还是很宽厚的,让我又遇上了您。如果能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如果您需要我的生命,那它当然是属于您的……❞
摘自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雪》

┑Zehn.X
⑴❝生活的要求是无止境的,如果一味地向高标准看齐,就会消磨自己的意志……❞
摘自《追忆陈忠实:他用作品写出这块热土骨子里的精神》

┑Elf.XI
⑴❝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摘自朱光潜《考据、批评与欣赏》

┑Zwölf.XII
⑴❝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种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而这个梦,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过,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
摘自熊久红《湖殇》

┑Dreizehn.XIII
⑴❝这是一种人生的命题,人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
⑵❝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你生活在社会当中,一方面希望有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又发现面临着种种约束。这是两难的,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两难处境当中找到最佳位置……❞
摘自郭英德《成人不自在》

┑Vierzehn.XIV
⑴❝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又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把当代人潜存在心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没的神经撞响了,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着这种堪为大美的民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
摘自陈忠实《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Fünfzehn.XV
⑴❝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
⑵❝关于母语❞,❝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⑶❝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⑷❝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
⑸❝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
⑹❝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一切,都被母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⑺❝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便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⑻❝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汉语的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⑼❝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⑽❝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的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摘自彭程《在母语的屋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