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東方輝針城聖地巡礼,好么?(一寸法师篇)


東方輝針城 ~ Double Dealing Character.

好的,这边又是水狮;
首先,笔者在写辉针城巡礼时,最大的感受便是之前一直在强调的零散不连贯问题,天空璋前五面可以说都是在衬托最后的摩多罗神,宛如一个个被精心设计的,从侧面体现摩多罗神的局而已;鬼形兽作为“引子”的前三面BOSS在开辟地狱新场景上也是和情景展开相关的,作为登场的畜生界黑帮组织头子和灵长园势力,都是在暗示整部作品的主基调情节都是被安排设计好的;其实绀珠传除了赫卡那块的话多少也有点被设计、安排的感觉。
和这几部一比的话辉针城多是一种随机感,一般的草根妖怪、新生付丧神十分唐突加入了这场闹剧的情节之中,这种前后不连贯感作为开启东方第三系列的作品,也延续到了零设之中,这次的民俗考察中最为困难的反倒不是寻找零设neta,而是如何把这些零设neta系统性整理之后再延伸考察一波,顺带查阅了不少民俗论文也用了不少民俗学名词,不知各位能否看得懂呢?)
废话也不多说了,在正式开始之前,惯例还是声明以下几点;
专栏本身由于辉针城角色本身零设过于松散不好整理的原因,将分为七篇每个角色占一篇分段的新模式,且声明会首先放在每篇开头之处,观看时还请注意。
这个系列当做零设民俗考察也好,基于此的一设脑洞杂谈也罢,或者纯粹的东方零设相关巡礼地的工具文都可以,能够看得尽兴便是对于笔者最好的鼓励了w。
这次辉针城为了致敬紧扣红魔乡主题的两面性和原点回归,登场角色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点东西方对应原型相互融合的感觉,这种看似对立实则统一也是zun在设计辉针城角色特别重要的一环。
不单单是东方零设考据+圣地巡礼相关,中途也会插入一些地方民俗(这点上可能与东方本身毫无关联?)或者个人对于角色的见解什么的,有其它想法的也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意在为车车人提供一个接触圣地巡礼相关消息的渠道,笔者本人会对在中日两国网络上各种关于东方圣地巡礼的一些消息做一个整合,对这方面感兴趣请务必联系我(会提供各作品、各角色的原neta讲解和巡礼地参考)
本文中使用的论文、图片、同人图等素材均来自于东方元netawiki、thbwiki、日文wiki、推特、pixiv、微博、知乎、知网、国家哲学社科中心等网站。
“考据也是东方二次创作”、“东方本身是宗教民俗的戏说,二设又是东方的戏说”
在考察过程中插入zun的访谈是笔者的习惯,见谅)
本篇为【小人的末裔——少名针妙丸】的民俗元neta考察分析和关联巡礼地介绍为主,穿插笔者个人理解的一设杂谈和zun访谈;


STAGE 6 辉针城天守阁
小小人物的大大野心
Little Princess
六面BOSS 小人的末裔
少名 针妙丸
Sukuna Shinmyoumaru
种族:小人
能力:使用万宝槌程度的能力
BGM:辉光之针的小人族~ Little Princess

Little Princess,Little Dreamer,Little “HERO”
笔者曾经看到过关于天邪和针妙丸这对辉针城异变的始作俑者,一种特别有意思的猜想,大体就是这两人分别代表着世界上存在的两种不同的“下克上”思维,正邪为“下克上”最初的模样,对于现有秩序感到不合理的愤怒,不安于现状从而被激发起来的无厘头反抗;针妙丸代表的则是一种被赋予的“下克上”,即对于弱势一方的现状感到共情之后,怀揣着赤子之心想做点什么为弱者而起的反抗情绪。
这里相信明眼人也得出了,这两种“下克上模型”往往在历史上也重演无数次了,后者特别容易被前者给利用取代,下场也只是失败前后的关系而已,共通点就是缺少实践中得出的成体系的理论指导,毕竟只凭借满腔热情做事难免被利用,经历一顿毒打之后不断认知到现状并且参与到其中去,是不是有点内味?只是笔者个人的过度解读,各位适度幻想下就好,辉针城主基调便是这样的一部作品,这种万能的故事组基调代入了各种体系中都是得行的,只要不是太牵强
与其说zun是去借着这两种下克上模型来影射什么,不如说是对于自己褪去满腔热情的不合理幻想以及永远深藏于心中的反抗精神的少年时代感想的具现化主角模板而已,这么一想不也蛮有趣的么?一个中年老男人回首少年时代那些冲动思维的反思www)

意外地,感觉针妙丸虽然被利用却更有信念。
zun:说到小人给人的印象是虽然无力却聪明。不过如果只是小小的人类很聪明那只会是一种很烦的感觉,没什么BOSS的特点。给人辅助角色的感觉。所以她在游戏中显示起来稍微大一些,角色上也有种笨笨的感觉。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针妙丸有种主角的气息。
确实。
zun:如果要在游戏里体现她真正的大小那可能就要小于一个像素了,所以不得不弄得大一些(笑)。我想让她通过在弹幕里变大等等,有一种显而易见的“小小巨人”的存在感。不过如果她真的是下克上的主角,那么小人就是主角而BOSS就是灵梦。穷凶极恶的BOSS。在东方里可能真的会有。不过,现在的灵梦主要是旁观者的站位,只是在幻想乡那个世界里看别人发怒,如果不打败BOSS就看不到,所以才在打败BOSS,是这种感觉了。
zun:《辉针城》可能是因为这种最终BOSS,故事整体上都比较轻松。能够有种轻松明快的感觉,我觉得是很好的。总之BOSS那边的主题性更强,灵梦等人什么都没干。她们只是在利用手头上的工具,也没怎么影响剧情,果然还是旁观者。这是“在东方里常见的事情”。
轻松明快么....细细品味下来确实如此,这次异变从头到尾其实都没有什么参与感,只是身为旁观者去看待这场必然会走向失败的“下克上”异变。前三面的草根妖怪们实力平平总是被无视排除在幻想乡主流体系之外,新生付丧神则是作为废物被遗弃之后才觉醒的,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不可控的滑向失败侧的天邪鬼,与逐渐走向终焉的血统高贵的废物神族——“小人族”
如此看来,辉针城异变不过是一场“废物们的闹剧”罢了,说是成功也是成功的让身为"幻想乡英雄侧”的角色注意到了这块属于弱者的角落,说失败也是让这些弱者群体卷入到了本不该参与的浪潮之中,还真是有够契合“力量平衡”这个主题的)


其一 一寸法师英雄谭
自然,说到小人族就不得不提起“一寸法师”这个日本民间家喻户晓的传说,幻想乡中的小人族及其针妙丸的设定文档也是为了更好的贴合幻想乡这个舞台本身,对“一寸法师传说”的进行的后续再创作,一寸法师对于鬼族法宝的“万宝槌”定下禁忌,时间不断流逝之后后代忘却其警告,妄图再现昔日祖先们的荣光,随着贪婪欲望所驱动下的愿望实现后,法宝的报应也随之而来,一座上下颠倒的辉针城直接将小人族们幽禁在鬼的世界中,直至被外界彻底遗忘.....
来看看小人型传承的典型故事——《一寸法师》的大致梗概,以下为民间童话绘本传承中最为常见的版本;
很久以前,在摄津国难波地区,有一对直到四十岁还没有孩子的老夫妇,向着住吉之神(也称为住吉三神,《儚月抄》中灵梦请来凭依在红魔馆火箭上的神袛)祈祷祈求赐予其子孙,这时老婆婆生了孩子。但是,出生的孩子身高只有一寸(现代十进制为3cm),过了几年也没有长大,因此这个孩子被命名为一寸法师。
有一天,一寸法师说想去京都当武士,就拿碗做船,拿筷子做桨,用针代替刀,拿麦秆代替剑鞘去旅行。我在京都找到了一个很大的气派的房子,并决定在那里工作。和那家女儿一起去参拜神社的时候,鬼来找那家女儿了,一寸法师下定决心想要保护那户人家的女儿,鬼就把一寸法师吞了下去。一寸法师在鬼的肚中用针刺,鬼因为腹痛将一寸法师吐出,逃到山中。
一寸法师用鬼遗落的小槌敲打自己,把自己的身体变大为身高六尺(现代十进制为182cm),和那户人家的女儿结婚了。又用小槌打出饭、金银财宝,从此过著幸福的生活。
现在广为流传的版本看来是非常标准的一个英雄成长型童话文本,不过在其最早刊登“一寸法师”故事的《御伽草子》中,在一些情节方面就没有现在的童话如此温和,反倒是透露着一些现实主义色彩,目前版本也是经由《御伽草子》的原始版本改动而来;
这对老夫妇觉得一寸法师这么多年来完全没有长大,可能是妖怪吧。于是,一寸法师毅然决然的决定自己离开家。
一寸法师在京都住着的是宰相老爷的家。
一寸法师对宰相老爷的女儿一见钟情,想娶她为妻。但是,小小的身体却无法实现这个愿望,为此而担心。把从神龛拿来供奉的米粒,放在睡着的宰相女儿的口中,自己拿着空的米袋哭着演戏模仿。对看到这一幕的宰相大人谎称自己的女儿夺走了自己储存的大米,宰相老爷相信了这一点,打算杀了女儿,一寸法师当场计划通,便和宰相女儿一起离家出走了。(草生,这一寸法师可太屑了,老爷行为也是迷惑,不过供奉在神龛的米袋估计也挺重要的吧?不然也不会对着亲生女儿痛下杀手了)
两个人乘坐的船乘着风到达了一个阴森森的岛。在那里遇到了鬼,鬼把一寸法师吞了下去。但是一寸法师利用身体的大小,从鬼的眼睛里走了出来,在反复试探了几次之后,鬼就完全害怕一寸法师,放下手中的小锤离开了。
一寸法师的传闻传遍了世间,被称为“宫中”(从事宫廷事物的人员称呼)。天皇发现一寸法师的父母——一对老夫妇都是因与天皇有因缘的冤枉罪而被流放的贵族的遗孤,因此喜欢上了一寸法师,甚至出人头地到了中纳言。

我们暂且不管原典传承和童话传承的区别,虽然根据原典传承来看一寸法师确实算不上是个“英雄”,依照现代民俗学的母题丛分析方法,仅把一寸法师的故事拆解为几个重要符号来一步步解析。以上内容包括几个要点:一是老夫妇请求神明赐子,才有了主人公一寸法师的登场;二是一寸法师虽然身材极其矮小,却能以小搏大,以弱胜强;三是万能的小鎚使得一寸大小的法师变身为高大英俊的男性,并与宰相小姐结婚,过上幸福生活。
目前,国内对于《一寸法师》故事的大多局限于第二点,常常与《桃太郎》、《瓜子姬与天邪鬼》等民间故事放在一起探讨,本篇将以【日本民间故事《一寸法师》的母题解读】的民俗学论文为主,来把握《一寸法师》架构的故事解读;
所谓“母题”,即为神话叙事过程中的最自然的基本元素,这些元素可以在神话的各种传承渠道中独立存在,也能在其他文化或者文化产品中得以再现或者重新组合。另外,在不同的叙事环境中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母题类型,如形象母题和情节母题等。从神话的要素构成来看,“形象”(神或者神化的人)处于主体地位,“情景”是围绕着“形象”而形成的外部环境总和,没有形象,环境就失去了主体;就“情景”本身构成而言,其主要内容时值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关系,是为“形象”服务的因素,“情节”是指作品中围绕着“形象”展开的事件发生发展过程。
一、经典的申子母题
日本民间故事的一大主题为求神赐子,日语中称为“申し子”。此主题在日本中世时期比较多见,据日本学者藤挂和美的调查研究,日本中世时期,许多文学作品出现“申子”情节,其中以室町时期为盛。在《室町时代物语大成》中可找到70篇与“申し子”相关的故事。日语中称为“申し子譚”,《一寸法师》即为其中一例。故事开头即描写到,摄津国的难波地方,有一对夫妇到四十岁都没有孩子,悲伤至极的夫妇俩人于是去参拜住吉大明神,请求赐子。此则故事对夫妇俩的求子过程仅是一笔带过,但我们从中依然可以看到日本“求子”故事的基本特征。
其一、祈求对象;往往为观音、药师、如来、明神、昆沙门天等神佛,《长谷寺验记》中的纪谷长雄就是向长谷寺观音祈求得來之子;《太平记》卷三“主上御梦之事”中的楠正成是其母向毘沙門天百日祈祷得來之子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一寸法师》中祈求对象为住吉大明神。明神是日本神道中对神的称呼之一,其命名多以地区或村庄之名为依据,如稻荷大明神、春日大明神等较为有名。住吉大明神亦称墨江三前大神,即底筒男命、中筒男命、表筒男命三神为住吉神社所祭祀,此三神作为祈及海上平安之神、开沄之神为人们所信仰。
其二、祈求内容;申子故事往往不一定明说求男或者求女,大部分所得均为男孩。在《一寸法师》中,只提到老奶奶悲伤之际向大明神祈求赐子,于是得到一名男婴。在《风流志道轩》中,主人公深井甚五左卫门悲叹到了四十岁仍无男丁,于是向着神佛祈求。这则故事的原因就是没有男丁,希望神赐的孩子为男孩。这反映了日本中世常见的男尊女卑思维。
其三、祈求原因;到了四十岁仍无孩子,对此夫妇俩深感悲伤,于是才会有求神一举。那么为什么,夫妇俩会感到悲伤?这与日本的“子宝思想”密切相关,所谓的“子宝”,顾名思义以子为“宝”。《万叶集》中,山上忆良吟诵到“銀も金も玉も何せむに、もれより遥かに勝っている宝子供に及ぶだろうか”(金也好银也好玉也罢,没有什么东西比孩子更重要)。《说经集》中,更是经常出现夫妇向着神佛求子的话语——只要能有一个孩子,哪怕要我们夫妇的生命都可以!可见其思想影响的深厚程度。为此,《一寸法师》中的夫妇只能求神拜佛。
如上所述,《一寸法师》在开篇描写了老人求子,所用笔墨不多,却巧妙地吸收了“申子谭”类型的经典模式。

二、典型的英雄传奇母题
众所周知,《一寸法师》中所采用的是日本典型的以小搏大的英雄传奇模式。许多学者在研究《一寸法师》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向“缩小意识”,或以弱胜强等关键词靠拢,其以弱胜强、以小搏大的观点也成学术界定论。
可以从以上角度出发,探索《一寸法师》中,如何运用英雄传奇母题的。一寸法师设计“陷害”小姐之后,小姐被逐出家门,不知前往何处,漫无目的乘船离开京城。途中,突然矿粉大作,起身定睛一看,不知从何处来了两只鬼,一只鬼手拿万宝槌,另一个鬼放言要将一寸法师吞入肚内,欲抢走小姐。岂料一寸法师被吞后,竟然从鬼的眼睛中蹦了出来,吓得两鬼丢弃了万宝槌落荒而逃;也有其它版本描写,一寸法师在鬼的体内用针刺痛眼睛或者肚子部分,使得鬼连连求饶。
无论哪个版本,都强调的是一寸法师巧妙运用自己身体矮小的特点,聪明才智逼退敌人。在这则故事中,显然可以看到“鬼退治”母题应用。所谓“鬼退治”,指整个打败鬼怪成长的郭晨,“鬼退治”早在《日本灵异记》的“道场法师”说话一则中就已出现。中世时期,“鬼退治”故事更加盛行。大江山鬼族传说故事中的为了宣扬衬托英雄形象给山贼妖魔化的“鬼退治”传说也是如此,甚至《御伽草子》所采用的六大类的武家物就是专门描写各种英雄故事,“鬼退治”的情节比比皆是。
《一寸法师》也很自然的融合了这个母题,采用日本传统的以小搏大、以弱胜强的传统英雄传奇故事心理,融入“鬼退治”母题,使得故事跌宕起伏、吸引人眼球。

三、“异常儿”母题
在民间故事中,常有异类幻化为人类。这个异类概念泛指与人类不尽相同的事物,如动物、植物、鬼怪等。在本则故事中,一寸法师一开始即为人形,并非异类,只是作为“异常儿”,身形矮小,常人几乎看不见。一寸法师出生时仅有一寸,而且身体一直没有生长。十二三岁时,身体大小依旧与出生时无异,日本童话文学中将诸如一寸法师、五分太郎、桃太郎、瓜子姬等这样的角色称为“异常儿”,这类“异常儿”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出生异常或者成长异常;一寸法师自然不用说,身为神佛所赐之子,他的异常更在于过了十二三年仍然只有一寸身高。其余“异常儿”,如桃太郎则是从大桃子中蹦出来的孩子。《竹取物语》中的辉夜姬被发现时是躺在竹筒中发光的三寸小孩,然而不到三个月便出落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其二、能力异常;“异常儿”通常具备有普通人所没有的能力,并且运用能力解决其困难,完成一番伟业。如桃太郎长大之后是个胆大勇敢的人,自发请求去消灭妖怪,在吃过吉备团子之后力量大增,和三位动物伙伴一起打败鬼怪。一寸法师则为人小鬼大、勇气可嘉,灵活运用自己的身材特点击败敌人。
其三、“异常儿”故事的好结局;通常这些“异常儿”都能获得一个幸福美满、子孙繁荣的好结局,一寸法师故事的结局拿着“万宝槌”祈求让自己变高,最终成为一名高大英俊的成年男性,与宰相小姐结合,生得三男,家族兴旺。
另外,还应注意到“异常儿”母题之下,隐藏着的更小母题——变化。即使用万宝槌身高变化为成年男性,在西方故事传承中,常有野兽变为王子的情节,其中常常出现“刀”等神奇的工具作为媒介使得整个变化过程成立,正如“万宝槌”在一寸法师故事中关键性的作用,一寸法师如果不能变化为成年男性,与小姐的差异就会一直存在,两人无法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整个故事的结局就无法朝着预设发展。
总而言之,通过分析日本民间家喻户晓的《一寸法师》故事,得出其中三大母题:申子、英雄、异常儿。申子及英雄故事是围绕着一寸法师所展开的,此为情节母题;异常儿则是故事主体,为形象母题。在描写英雄故事时,情节本身又融入了日本典型的“鬼退治”类型传承文本。“异常儿”母题之下,“万宝槌”本身的设定,使得主人公的变形得以实现,变形母题也纳入了这则童话之中。《一寸法师》在三大母题驱动之下,也运用融入了“鬼退治”、“变形”等母题元素,看似杂糅实则自然融洽、环环相扣推动着故事情节发展。

现代日本童话绘本中的版本是对于上述《御伽草子》版本的改编,我们不难看出在原典传承中的一寸法师本身是狡猾的谋略家形象,不管是刻意设计陷害宰相女儿也好,利用身形优势把鬼给整得求饶也罢,由近现代的眼光来看确实算不上是“英雄”。
这一形象本身直到明治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家“严谷小波”所著的《日本昔话》(1896年,也即明治29年发表)中才把我们后世熟悉的“一寸法师英雄谭”故事给确立下来,也因为其再创作的受欢迎程度,从明治29-40年,这十年间重复印刷了二十多版,一直到大正时期。这版《一寸法师》顺理成章的被称为——小波型一寸法师;可以说现在出版的儿童绘本都是依据小波型一寸法师的再创作,在近现代童话的传颂过程中消解掉了原本一寸法师身上的狡猾属性,和宰相小姐那段也改为了和小姐一起去参拜神社、寺庙的情节。
不得不说严谷先生对于儿童文学童话改编的其高明之处,能在不丢弃三大母题与围绕展开的小母题的大背景之下,消解掉原本“一寸法师”身上不好的特质将一个如此具有现实色彩的狡猾英雄谭,变成了至今依旧传颂于日本民间的著名童话。
(zun在其设定文档中模糊掉一寸法师本身的故事差异,将重心放在刻画万宝槌和小人族末裔经历身上,也是希望再创作一个“东方味的一寸法师故事”吧,仔细看看,小公主的服饰确实能和各色儿童绘本中的一寸法师形象对上,一寸法师身上的两面性到底是“狡猾至极的谋略家”还是“不择手段的英雄”呢?)
一寸法师,在原本的故事中也只能说算是一个策略家,不能说是英雄呢。
ZUN:不是很好的家伙呢。但是,在我心中万宝槌比一寸法师还有趣。


其二 渡来的少彦名命
看到这里,笔者不禁猜想“小人族”真的有着针妙丸眼中所认为的无力么?不管怎么说都是具有聪明才智打倒鬼的英雄后裔,同类型的“异常儿”传承所代表的《桃太郎》中的桃子本身,被伊耶那岐认为有驱逐邪气的作用;《竹取物语》中的辉夜姬就是来自于无秽世界的月之民。
那么一寸法师呢?在后续的格斗作的《东方深秘录》、《东方凭依华》中针妙丸出场中剧情对话中多少都会提到,小人族本身继承少彦名命高贵血脉的后裔这点,甚至永琳还给铃仙嘱咐过,估计是念在少彦名命为自己表弟的情况下,自然得关照关照表弟的直系族裔,虽然铃仙完全没遵守就是了www。
原本的一寸法师出生在一个普通人的家庭,只是没有长大,并不是小人族吧?
ZUN:这个,就是从少彦名延续下来的小人族的设定。
少彦名和大国主是配套的呢。巨人与小人的组合。也因此在弹幕里会有『进击的巨人』梗吗……。
ZUN:嗯,所以其实为了表现出两面性,我想让巨人出现。巨人的话我也能想到很多华丽的弹幕。但是,藏不起来是一个问题,从故事上来说。另外在『非想天则』里也已经有大太法师梗了。无论如何都是会个很难运用的角色。
虽说一寸法师的具体故事是从什么时期开始流传这点尚不知晓,但最早在室町幕府时代之前就有相似说法了,这类“小さな子”传承来源多少都和“スクナヒコナ”(少彦名命、少名毘古那神)有必然的关联,平安时代初期《日本灵异记》里的“道场法师”——绘卷《天神缘起》里菅原道真化身的“小男草子”——室町时代大众文学《御伽草子》里的“一寸法师”等,这些民俗流变传承上的角色即是以身材短小的少彦名神为原型。

少彦名命、少名毘古那神(スクナビコナ)名字又作须久奈比古命、少日子根、天少彦根命、小比古尼命、須久那美迦微等;关于“スクナヒコナ”名字的由来,根据《古事记传》记载,“御名の须久那(スクナ)只是为了和大名持(オホナムチ)的大名相对”;或者根据金井清一的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年轻时的御子”的意思。
在《古事记》中为“神产巢日神”的儿子,《日本书纪》为“高皇产灵神”的儿子;
(“スクナヒコナ”意为——年轻的大地男神、スク=少・ナ=大地・ヒコ=男神・ナ=接尾辞)(大国主命“オホナムチ”意为——大大地尊、オホ=大、ナ=大地、ムチ=尊い方)
(反正都和世界诞生之初的造化三神脱不开干系,共同点都是从手掌指缝中滑落诞生的神袛,总之看系谱就知道少彦名命的血脉地位有多高了)

依《古事记》上卷之记载,大国主神在出云的美保岬(現にある岬),见一神明自波穗乘天之罗摩船(あめのかがみのふね,罗摩乃指萝藦科植物,故“天之罗摩船”乃是以萝藦果荚制成的小船,约10至15公分长而已)渡海而来,身上穿着蛾皮衣。大国主神问其名却不答,问众神也无人知晓,这时有只青蛙开口说:“久延毘古神必定知道。”于是召来久延毘古神(稻草人神格化),祂回答:“祂是神产巢日神之子,名曰少名毘古那神。”大国主命便询问神产巢日神以证实此事,后者说:“祂的确是我从指缝间漏出的儿子,与祢苇原色许男命(大国主命之别名)为兄弟,祢们应该携手合作、建立国家。”于是两人便合力建国,直到国家安定时,少名毘古那神就渡海回常世国。所以久延毘古便是说出少名毘古那神名字之人,所谓久延毘古便是稻田里之曾富腾(そほど),虽然脚不良于行,却尽知天下之事。
根据《日本书纪》卷第一神代上第八段的第六种说法,大己贵神在出云国五十狭狭小汀用餐时,忽然听见海中有人声,惊讶地四处找寻却无所获。不久有个小人以白蔹皮为舟、以鹪鹩羽为衣,随潮水而来。大己贵神将之置于掌中把玩,小人却跳起来咬其脸颊。大己贵神觉得奇怪,遣使询问天神,高皇产灵尊回答:“我有一千五百个儿子,其中有一个最糟糕、最不服从管教。自指间漏坠的一定是祂,请祢帮我好好照顾祂。”此即少彦名命也。
后来少彦名命和大己贵神戮力一心经营天下,为苍生及畜产定其疗病之方;又为攘鸟兽昆虫之灾异定其禁厌(保佑稻田祛除虫害)之法,故天下百姓皆蒙受祂们的恩泽。大己贵神问少彦名命说:“我们所创造的国家是完好的吗?”后者回复:“可能好、也可能不好。”少彦名神会这么说,乃因有远近幽深之致。后来少彦名行至熊野之御碕,遂往常世国;亦曰至淡岛,乘坐粟茎弹跳渡至常世国。

各地风土记传承
依照《伊豫国风土记》残篇之记载,宿奈毘古那命因病卧床,大穴持命(即大国主神)命人引来大分速见的温泉,让宿奈毘古那命入浴。洗完后宿奈毘古那命的身体居然恢复健康,因此咏叹道:“仿佛瞬间就获得重生了啊!”
按《出云国风土记》记录,所造天下大神大穴持命(即大国主神)和须久奈比古命在出云国巡行时,于多祢乡种植稻子。
《播磨国风土记》神前郡埴冈条记载大汝命(大国主神)与小比古尼命(即少彦名)起了争执,究竟是“背著黏土远行”或者“忍着便意远行”哪件事比较能做得到?大汝命曰:“我可以忍住便意远行。”小比古尼命则说:“我可以背著黏土远行。”于是过了数日,大汝命说:“够了!我不能忍了。”遂坐下来解放便意。此时小比古尼命笑着说:“唉呀!累死我了!”于是将埴土掷向此冈,故号埴冈。又大汝命大便时小竹条将粪便弹至衣服上,所以称为波自贺村。这些黏土与粪便化作石头,至今犹存。
《伊豆风土记》中记载,大穴持病危之际,宿奈昆古那欲使他复活。他担来了许多速见温泉水,让他淋浴,不久即使他元气。大穴持说了一句:“我只是稍微休息。”之后一跃而起,其足印至今仍留在温泉中的石头上。据说这就是伊予汤郡温泉的前身。由于和温泉的来历有关,大穴持出现在《伊豆风土记轶文》和其它各地的传说里。少名昆古那和大穴持工神在《古语拾遗》中是医疗和诅咒驱邪之法的制定者。

少彦名亦被视为酒神,渊源来自《古事记》中卷提到息长带日卖命(即神功皇后)准备美酒迎接回到都城的应神天皇,吟唱诗歌曰:
许能美岐波 和贺美岐那良受 久志能加美 登许余迩伊麻须 伊波多多须 须久那美迦微能 加牟菩岐 本岐玖琉本斯 登余本岐 本岐母登本斯 麻都理许斯美岐叙 阿佐受袁势 佐佐
其中“须久那美迦微能”可写成“少名御神”(亦即少彦名神),而该诗歌描写美酒乃少名御神酿造。另外,《出云国风土记》楯缝郡条记录“佐香乡”如下:
佐香乡:郡家正东四里一百六十步,佐香河内,百八十神等集坐,御厨立给而令醸酒给之。即百八十日,喜燕解散坐,故云“佐香”。
“佐香”在古日语中就是“酒”的意思,而位于该地之佐香神社主祭神乃久斯神,有人认为即为少彦名神之别名。
关于少名毘古那神的性质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基本上是古代从常世之国定时越海来访的丰产之神。也许正是因为他是灵魂神,他才在诗歌中被歌颂为岩石般坚强长寿的少名御神,被时常供在岩石建筑的屋宇下,并作为岩石之神而被崇拜。
但更主要的应是谷物神。他被稻梗弹飞到常世之国,青蛙和稻草人在他显形现身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等都与农耕有关。从神产巢日御祖的指缝间滚落而降生的传说表明少名昆古那身的性质仍然具有母子神信仰的影响。被当做酒神也是从谷物之神的性格中引申出来的。
他还是以表演杂技服务于宫廷的侏儒们所崇拜的神。他跳起来咬住大国主面颊等滑稽行为也可看作是侏儒行为的反映。

少彦名命的神格也基本上是帮助大国主神不断开拓建立“苇原中国”的传承事迹典故中确立的。大国主命(大穴牟迟命)是创造出云国国土的神。所谓创造国土,就是将天津神所生的土地加以整饬成国土。根据出云国的传说,大国主命被当地的人类视为巨人,而来渡海而来的小人神少彦名神(少名毘古那神)则是特来协助大国主命创造国土的天津神。
转念一想,这不活脱脱的是一个“巨人”和“小人”的组合母题文本模型么?创造国土的盲目愚笨巨人与肩上外来的聪慧小人,这种模型也是原始英雄叙事文本的雏形,巨人和小人分别代表着“英雄”形象本身的力量与智慧,既然二者缺一不可、那么合二为一才是正道。
这边还可以直接延伸解读为英雄形象的“两个自我”博弈与“双胞胎”的说法,都挺合理的,“两个自我”指向于英雄经历过考验前后截然不同的两个自我,重点体现在成长叙事;“双胞胎”则是早期文化背景中的兄弟图景,一般形容为哥哥脑子愚笨却力大无穷、弟弟身材矮小却天资聪慧,所谓“傻大个”与“矮侏儒”嘛,多少都是取材于现实的)

https://www.pixiv.net/artworks/76236201
还可以再延伸延伸,在这些事迹中少彦名命明显代表的是“渡来的天津神”的这个意象,大国主神为“本土的国津神”,难不成渡来人帮助教导出云人民建立国家?怎么想怎么不对劲,明显不是渡来氏族和本土氏族之间的冲突的意象。从少彦名命在记纪神话的表现事迹中离不开的农田要素,将稻草人神格化的久延毘古命和会通人话的青蛙要素,还有各地风土记传承中都记载着的开垦农田的举动这些,最后则是乘坐爆开的粟米穗到达的常世之国。
综上所述,笔者个人推测少彦名命正体代表的正是“渡来的水田耕作技术”本身,将这些外来技术知识和本土部落首领这么一结合,不就可以开疆拓土了么?那根据水田耕作技术普及之后,在解决了出云本土人民的温饱之后,少彦名命身上多是经由农田本身发展出去的神格也可佐证这个猜想,农田需要引进外来技术来进行耕种,农耕技术又与开拓经营国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两种行为也分别代表大国主神带着少彦名命周游建立苇原中国的含义所在,每到一处就普及农耕技术开拓整地,难怪出云人民至今对于少彦名命抱有很深的感情了)


其三 万宝槌(打出の小鎚)
ZUN:(万宝槌)它的出现真的是十分唐突,然后一寸法师就因此变大了,但是那个怎么想也不是为了让人类变大的道具吧?一旦去想那个到底是什么东西,捏他就立刻丰富了起来,非常快乐。
确实,是个唐突出现的魔法道具呢。
ZUN:在一寸法师的故事中,万宝槌是相当诡异的。突然出现,然后总之就是一寸法师变大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但是,之后万宝槌怎么了!?(笑)真的是一个不明就里的鬼之道具啊。
正如zun所言,比起一寸法师和少彦名命的neta,则是对于万宝槌本身是更加感兴趣的,也成了此次异变的关键性道具,有道是无“万宝槌”便无《东方辉针城》,zun在万宝槌身上也是下了不少笔墨去刻画的,光看着“万宝槌”实现愿望必定会付出代价的设定,完全就是等价交换的关系。(洛卡卡卡果实kana?)
在现代日本民间,万宝槌也早就成为了带着所谓“神性”只要肯花点钱,通过网购渠道第二天就能直接快递寄到你家中的贵重装饰品了,仅作为富裕和实现愿望的象征装饰罢了。不得不说,zun给万宝槌加上了这个等价交换的设定属实好活,感兴趣的各位也可以考虑整点便宜的“万宝槌”周边排放在家中,还蛮好看的。

万宝槌 うちでのこづち(打ち出の小槌、打出の小槌),这是在日本各地传说中出现的贵重宝物之一。除了被认为是鬼所拥有的宝物之外,还被认为是大黑天的所有物,作为带来财富的象征被描绘出来。
有念着想要的东西、愿望而挥洒的话,就会出现如愿以偿的东西的效果,和隐身蓑和隐藏笠并称,是招福的宝物。
在室町时代所写的《御伽草子》中的《一寸法师》,袭击公主的鬼所持有的小槌子,在一寸法师击退之时将其丢弃。一寸法师让公主摇着小锤子说“长大吧”,让她身材变大,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武士。现在,一般流传的传说中的一寸法师也一样,在家里的小木槌为了让一寸法师变大而被广泛使用,而在《御伽草子》中除了个子变大、出金银外,为了消除驱鬼后的疲劳,也有一个接一个地使用的效果的版本传承,本身用途广泛。
在平安时代末期的佛教书《宝物集》中,万宝槌(打出の小槌)不仅是宝物,牛、马、食物、衣服等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出现,而打出的东西又都是听到钟声就会消失的东西,最终也可以说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宝物的内容的故事。
据说在家里的锤子是大黑天的所有物,在日本被视为与大国主之神是同样的神,大黑天像大多是以手持锤子的姿态制作的。(是的,又是神佛习合)
另外,东洋史家的宫崎市定在中国有一种叫做“柱斧”的锤状道具,用来敲打柱子发出声音来叫人,如果贵人用“柱斧”叫随者来命令的话,随从就会拿来贵人想要的东西,所以认为挥动槌子本身这个行为就被认为是具有魔力的。

在一寸法师之外,在日本各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中。除了作为鬼所拥有的宝物登场之外,不小心访问异界的人把家里的小木槌作为特产带回家,念着想要的东西后挥舞,就变成了符合愿望的东西,成为了富翁,故事由此展开开始。看到这一幕的邻居借了家里的零用钱,说得快的话就会被误认为不一样,结果也会遭受痛苦。
在高知县高冈郡等地流传的传说中,将卖不出去的节季用柴火扔到海里的正直者从龙宫那里得到万宝槌作为礼品,已补充家里的零花钱。
在鹿儿岛县长岛町等地流传的传说中,由于小女儿的女婿被冷淡对待,所以把应该交给婆婆的气派的柴火(十三生木)扔到了海里,得到了龙宫的感谢,作为礼物感谢的赠送的也是万宝槌。
过去的文献中也有桃太郎在鬼岛上得到的作为宝物的隐之蓑、隐之笠、打出の小槌的例子。在山东京传的绘本《绘本宝七种》(1804年)中描写的桃太郎的故事中,桃太郎在鬼岛得到的时候,挥舞小鎚从而获得各种各样的宝物。
在《平家物语》第六卷《只园女御事》中,记载了家里的零用钱本身失窃了,有传言说家里有拿着零用钱的鬼出现了,在只园女御(平清盛的母亲)是白河法皇的情人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在只园附近的御堂,发现了手上闪耀着“闻所未闻的小槌”般的东西,头发也出现了像针山一样发光的人影,鬼的话周围会很恐怖。命令作为北面武士随从护卫的平忠盛前去探明的时候,判明了他是为点灯笼而工作的油壶法师。手上拿着一个装着烧过的容器,被人误认为是一个小槌,头上戴着避雨用的麦草像针一样的头发。
从这里所写的“闻所未闻的打出の小槌”的表现可以看出,鬼的所有物“万宝槌 うちでのこづち”很出名,在不少故事中出现的鬼和宝物小鎚的元素。
《保元物语》中也有源为朝从住在鬼岛的鬼的子孙们那里探出失去的鬼之宝的场面,可以推测在这样的故事中鬼们拥有的宝物中加入了“万宝槌 うちでのこづち”。《保元物语》中登场的鬼之宝物根据各种书的不同记载也有所不同,“隐蓑、隐笠、浮履、沉履、剑”等,虽然看不出其存在,但半井本系统中有“うちでの履”这一宝物的名字,可能是“うちでのこづち”的误记。

奇奇怪怪的鬼族宝物——万宝槌,在各地传承中都和冒险、鬼等元素脱不开联系,凸显的“经历冒险之后得到的宝物”的文本,笔者认为这类能够实现愿望的宝物频繁出没于各类冒险故事文本当中,也是对于成长过后的英雄形象的一种嘉奖,想象出来的必然回报象征。重点也转向了是要作为可以轻松实现物质愿望的道具来使用,还是作为承载这“变化”这个母题背景之下的道具来使用,更不要说zun这边再创作了直接成了等价交换的道具,实在是高!
这点这也与“无间之钟传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挥动万宝槌能轻易实现此世的荣华富贵一切欲望,不过赌注就是来世的自己要堕入无间地狱忍受绝望时间长度的痛苦,你....还会不会挥动这只小鎚呢?


其四 西方原型传承
“西方”、“小人”,不少人心中应该有答案,相比日本的一寸法师,可能各位从小到大比较熟悉的反倒是《拇指姑娘》、《大拇指儿》、《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利立浦特”等等这些经典小人童话文本,其中有些甚至为小公主的符卡neta来源,笔者仅在这里做简短做做介绍总结和符卡neta解析,毕竟这些传说可能有的人比起笔者来说更加熟悉)


《拇指姑娘》
从前有一个妇人,她很想要一个小巧又可爱的孩子。她便去请教女巫,女巫说非常容易,便给她一粒麦粒,让她种在花盆里。当这个花朵绽开时,拇指姑娘便出生了,她生活得非常幸福。
可是有一天,一只丑陋的癞蛤蟆把她抱走了,让她当小癞蛤蟆的妻子。水里的鱼儿很同情小小的拇指姑娘,便把荷叶的一根茎咬断。拇指姑娘顺着荷叶飘到了外国。被金龟子抛弃在了一片森林。
清晨,以露珠为饮料,以花蜜为食物,生活还算过得去。夏天和秋天过去了,但又寒冷又漫长的冬天来临了,拇指姑娘来到了田鼠家生活。过了几天,田鼠说:“我们这儿最富有的先生——鼹鼠就要来了,如果你和他结婚,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第二天,鼹鼠穿着黑天鹅的绒毛大衣来了,因为他是一个瞎子,看不清拇指姑娘的容貌,田鼠便请拇指姑娘唱了一首歌曲,鼹鼠很快就爱上了她。
不过,鼹鼠并没有表现出来,因为他很谨慎。过了几天,鼹鼠正式提婚了。秋天来到了,鼹鼠让拇指姑娘缝嫁衣。其实,拇指姑娘并不喜欢鼹鼠,因为她喜欢阳光和鲜花,而对他们有反感。
拇指姑娘曾经在地道救过一只燕子,那时,燕子要飞去另外一个国家,他便问拇指姑娘:“你愿意和我一起到另外一个国家去吗?”拇指姑娘爽快地答应了。燕子背着拇指姑娘飞呀飞呀,飞到了那个国度,把拇指姑娘放到了一朵最美丽的花上,上面有一个和自己一样大的美男子,他就是所有花朵的王子,他们俩结婚了,拇指姑娘便成了这儿的花朵王后。
这则童话为安徒生童话最为经典的童话之一,可能不少人小时候都看过当时央视在放的《安徒生讲故事》的丹麦动画吧?安徒生童话的特点就是想要体现一种勇敢追求自由和爱情的观念,放在当时的年代背景下确实难能可贵,《拇指姑娘》小人型传承集合了异常儿、动物冒险、结婚等母题文本创作的新童话,以往的勇猛的男性形象变化为了善良的女性形象,经历了种种冒险最终寻得真爱。


《小拇指》
从前有一个樵夫,生了七个孩子,其中最小的那个只有小指头那么大,他常常受到哥哥们的嘲笑。但是小拇指却有机灵的头脑。因为饥荒,樵夫无法养活孩子们,只好把孩子们扔到山里。孩子们遇到了吃人的妖精,十分危险。小拇指用自己的机灵战胜了妖精,救了自己和哥哥们。
小拇指还因为得到食人魔的宝物七里靴能日行千里,成了国王的使者,从此使全家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少名针妙丸的终符「ホップオマイサムセブン」(Hop-o'-My-Thumb Seven)或者「七人の一寸法師」,hop-o'-my-thumb是英语中小人,或者以小人为题材的童话的意思,一寸法师也可以翻译为hop-o'-my-thumb。法国的故事「le Petit Poucet」(英语题目Hop-o'-My-Thumb),就是上面的《小拇指》推测为终符片假名名称的neta来源。


利立浦特游记
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
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库”帝国的50艘战舰被拉回利立浦特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这使皇帝很不高兴。这时,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格列佛的仁怀宽厚和俘获不来夫斯古国舰队的军功受到小人国国王的赏识使得大臣佛林奈浦大为恼火,就联络其他大臣设谋陷害、大加污蔑。于是,小人国君臣贯通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出利立浦特,后来来到不来夫斯库帝国,最后平安回到英国。
小公主在《东方铃奈庵》中登场的新称号——辉光之针的利立浦特,neta来源就是《格列佛游记》的小人国度利立浦特,此外在《东方深秘录》中的最终深秘珠为*幻之不来夫斯库*也是故事中与小人国利立浦特交战的另一个小人国度。


笔者这边特地分享了三则西方元素对应色彩的小人型传承,来衬托其小公主身上那种贯穿东西方的双面性元素,相比于日本对于少彦名命、一寸法师传说的再创作文本,大陆这边小人国意象对于华夷思想的志怪母题体现,西方这些小人传承也确实多种多样,从完全消解创作的儿童文学到传统的小人冒险传承再到对于游历幻想国度的经历和对于特定背景政治的讽刺。
各位也可根据笔者前面提到的母题丛分析法来解析下小人传说的每一则童话的内核到底是何物,探寻解读童话文本的过程是非常之有趣的!

其五 关联补充
(本部分将直接引用【社会学视域下日本民间故事的国民性解读 ——以《一寸法师》为例】论文中的部分段落,观看时还请注意)
《一寸法师》产生于室町时代并非偶然,首先从政治方面来看,纵观室町中期到战国时代的这段日本历史,时局动荡,社会矛盾尖锐,新势力日渐发展壮大、旧势力以及传统的价值体系等则被否定,出现了一种凭实力夺取地位和权力的“下剋上”政治现象,简言之就是下级扳倒上级并且取而代之。
于是,原有的社会秩序被打乱,出现了有能者上位的新政治格局。其次,随着武家政权的建立,文化方面也出现了新局面,武士阶级创造和确立了武士文化,而这一时期经济上有所成长的城镇居民们,也逐渐参与到了文化活动中,如此以普通武士、百姓为主体的庶民文化悄然兴起,描写了庶民成长为武士的民间故事《一寸法师》也就应运而生了。
可以说是这种政治上的动乱以及文化上的新风向为《一寸法师》的问世提供了充分条件,也只有在这样的时期,小人物才能凭实力上位,《一寸法师》的问世反映了时代的特色,是这个动乱的时代造就了一寸法师,他的出现顺应了时代潮流,是时代所需、民心所向,民众需要这样一个能寄托愿望的英雄存在。故事中的一寸法师娶了本为主君千金的小姐,克服了身份上的悬殊,这既是一种上位,也是一种“下剋上”的形式。《一寸法师》的出现,一方面是“下剋上”风潮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庶民文化的结晶。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发现,最初的御伽草子版本 在流传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经过了情节的删减处理。然而不管各版本删减程度如何,“一寸法师长大”这一故事核心母题始终被保留在了任何一个版本中。
由此可见,不管在什么年代,“一寸法师变大”都是人们共同的愿望。让笔者颇为费解的是, 向来被认为喜欢“小”的日本民族在创作和传承这个民间故事时,为何要设计和保留“一寸法师长大”的结局?除了最初在情节设置上需要满足与小姐结婚这一身高条件外,是否还有更深的寓意?
好了,此篇论文的一些消息看到这里也就够了,再下去就到达纯粹的主观社会学领域上了,笔者本人也不甚欢喜,关于是否具有着更深寓意这点,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前面提到的“英雄”观点来看待,诚然《一寸法师》中的大小变化体现,是从一个不完美残缺的人逐渐成长为一个完美英雄形象的过程。这同样可以作用到心理层面的“大小”、“巨人与小人”的概念之上,有时候喜欢小小的事物带来的安全感、似乎又觉得空旷的大场地释放下情绪也不错,我们也时常在“大与小”之间徘徊。

ZUN在设计小公主“少名针妙丸”时,在除了“一寸法师”与“少彦名命”之外会考虑的零设原型——鉢かづき;实际上是基于当时辉针城体验版,封面剪影立绘猜测光速提出的几位人选之一,“一寸法师”和鉢かづき都以日本古典文学《御伽草子》为出典,而故事中的一寸法师只是把碗当做了船在使用,没有连头上都戴着碗。不少设定都表示小公主和一寸法师的关系,但关于“戴着碗的小公主”这一点,笔者认为鉢かづき可以说是原型。
鉢かづき(はちかづき)是《御伽草子》中的经典故事之一,也被称为鉢かづき姫、鉢かつぎ姫等;其中的「かづき」是“戴在头上”含义的古日语“かつく”(被使用)的活用形式,不是现代日语中“抬”(扛)的活用形式。 根据情况的不同,也有将“かづき”的表现译成现代语,称为“钵戴姫”。
很久以前,在河内国的寝屋地域一带住着一位名叫藤原实高的大富翁。人们称之为“寝屋長者”(生活富足的含义),但唯一的烦恼是没有孩子。于是每天都会向大和国初濑寺(长谷寺)的观音菩萨祈祷,于是乎一位女婴出生了,公主仿照观音菩萨命名为“初濑”。初濑姬很可爱,一家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在初濑姬十三岁的时候,亲生母亲病倒了,但在母亲去世之前,听从长谷观音的忠告,在女儿的头上盖了一个大钵,结果钵怎么也取不下来。
在那之后的一年后,继母对初濑姬很十分苛刻,一直欺负到甚至想杀了她。初濑姬从追兵逃走后,本以为是砍了公主的头,实际上则是砍中了四个路口的地藏像代替了她。
被赶出家门的初濑姬因为厌世而一度投身于淀川,多亏了头上的大钵,没有溺水而是浮了起来。就在这时,山阴三位中将的公家偶然路过,并将她带回了自己的住所担当打杂烧水的浴室职位。
中将有四个儿子,但第四位的宰相儿子,仍未结婚。初濑姬看守宰相的浴室值班时,宰相亲切地走到她身边,询问了初濑姬的身世问题,公主把迄今为止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都告诉了他,两人开始彼此相爱。然而,周围的人显然反对这个想法,并试图通过举行“嫁くらべ”来将初濑姬赶出家门,正当初濑姬公主打算离开之时,但似乎是为了劝阻她,大钵终于从她的头上掉下来,当钵被移开时,初濑姬的身影惊艳了众人。此外,从大钵中拿出了在牛车上堆不完的宝物,大钵像蝴蝶一样从脚下飞起。参加“嫁くらべ”的初濑姬比其他公主都要漂亮,弹奏的古琴也很华丽。如此一来,中将和其他人原谅了这对夫妇,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其六 圣地巡礼
本篇的巡礼地也将紧扣着一寸法师、少彦名命、万宝槌这三大元素,来进行巡礼地的挑选介绍及推荐,小公主零设neta相关的巡礼地交通都挺方便,各位坐着JR各条线路直达步行前往是完全没问题的!
浮世小路 一寸法师大明神





一寸法师大明神,位于大名鼎鼎的大阪道顿堀附近的浮世小路,真的位于十分逼仄的小巷之中,可能对于小人族来说十分舒适吧?本身也坐拥日本第一小的神社的美誉,至于为什么胡子爱此处设立一个一寸法师大明神,在一寸法师的传承中为出身地就在道頓堀川的三津寺附近,草草的设立了这个纪念地,还挺有意思的(难道暗示小公主是纯正的大阪人kana?)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区道頓堀1丁目7−23
东方关联角色:少名针妙丸
零设neta:一寸法师
交通方式:近铁大阪難波駅下徒步两分钟
少彦名神社





这个神社虽说看起来平平无奇,实则为日本医药总镇守,每年都有不少的药厂企业、医院方相关过来参拜,总之是医药业相关都可以过来参拜就是了,主祭神自然也是相关神格的少彦名命和神农氏,神社绘马和御守挺好看的,可以考虑整一整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区道修町二丁目1番8号
东方关联角色:少名针妙丸
零设neta:少彦名命
交通方式:地下鉄堺筋線・京阪電車 北浜駅6番出口下車徒歩1分
大洗磯前神社






《日本文德天皇实录》齐衡3年(856年)12月29日条中可以看到创建记事。
即是的内容是,在常陆国鹿岛郡大洗矶前御祭神大己贵命 少彦名命降临。对一个里人进行了祭神,“我是大己贵命,少彦名命。从前,我建造了这个国家,离开了常世的国家,为了救济人们,我又回来了”。
神磯の鳥居就是纪念此事而立在海边礁石上,鸟居所立之地即为大国主神和少彦名命从常世归来苇原中国之地。
地址:茨城県東茨城郡大洗町磯浜町6890
东方关联角色:少名针妙丸 大国主
零设neta:少彦名命 大己贵命
交通方式:鹿岛临海铁路大洗鹿岛线大洗站下徒步约40分钟
乘坐茨城交通巴士在“大洗矶前神社下”巴士站下车
粟嶋神社




733年(天平5年)的《伯耆国风土记》(逸文)中写道,小人神スクナビコナ(少彦名命)在这里种了谷子,乘着爆出的谷穗来到常世之国,因此被称为粟岛。(也就是说,粟岛是少彦名命在现世的最后之地)在《日本书纪》中也有同样的逸闻,スクナビコナ在淡岛(粟岛)被粟茎弹起而远渡人世。
在民间传承中,少彦名命从天界掉到了下界的海里,用蚕豆的皮做了船漂到了伯耆岛(之后的粟岛)。在那里和出云之神的大国主神成为知己。少彦名命排便后,因为出现了在天界时吃过的谷子种子,所以在岛上种了它几年之后,岛上的谷子一下子蔓延开来。于是,稻谷里的稻草人告诉他要回到天界一样接受生命,弯着谷茎抓住稻穗,用茎恢复原状的力量飞到了天界。因此,大国主神把这个岛命名为“粟岛”。
当地渔夫的女儿不知道,就把人鱼的肉吃掉了,变成了长生不老。女儿出家后,在粟岛西侧的洞穴“静之岩屋”过着隐遁生活,什么也没说,直到800岁时去世,被称为“八百比丘尼”
地址:鳥取県米子市彦名町1404番地
东方关联角色:少名针妙丸 若鹭姬
零设neta:少彦名命 八百比丘尼
交通方式:从JR米子站下换乘巴士10分钟
宝积寺 小槌宫




一般都说是“打出去的小槌”,其实“打出去”和“小槌”是分开的东西,“打出去”是为了播种果实(福)的种子而在土上打洞的东西,“小槌”是为了祈祷丰收而挥舞的东西,这是住持的故事。现在寺庙里还保存着自古流传下来的“打出去”和“小槌”。
关于“出しの(と)小槌”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说法,这里宝寺的财运力的由来正是这个“出し”和“小槌”的存在。小槌原本是大黑天掌握的东西,仅仅是寺庙里实际存在的东西就有好处了。
首先,在供奉着大黑天的小槌宫申请祈祷的话,可以得到黄色袋子状的“福钱包”。里面有三个守护符,三个代表健康、智慧、财产三福的银杏果实。作为导师的住持进行了秘法和祈祷后,将“打出去”和“小槌”(因为经年受到的损伤,现在用已经入魂的新东西代替)抛下,将福装进钱包里做。
地址:京都府乙訓郡大山崎町大字大山崎字銭原1
东方关联角色:少名针妙丸
零设neta:打出の小鎚
交通方式:JR京都線山崎駅徒歩10分 阪急京都線 大山崎駅 徒歩15分
辉针城原型——长野松本城(国宝天守阁)




感觉这个取材背景巡礼地挺少人知道的吧?毕竟也是zun的老家,可能辉针城中还看不太出来,但是到了深秘录和凭依华中的天守阁完全就是把松本城免费素材倒转过来用了,辉针城天守阁的现实取材原型地就是此地了,当做辉针城的真正巡礼地1000%没毛病的。
(每天营业时间为上午八点半到下午十点半,进入到松本城公园是免费的,但想要登临天守阁或者在城池本丸内部看看就需要收费了,大人门票价格为700日元)
地址: 長野県松本市丸の内4−1
东方关联:辉针城天守阁
地方民俗:夜樱会、月見の宴、红叶祭
交通方式:JR大糸線 北松本駅(東口(お城口))から約7分。



少彦名命的显赫事迹,一寸法师的英雄童话,这些属于昔日小人族的血统荣光,也在无情的岁月更迭之后遗传到小公主身上也只有那种“初出茅庐不怕虎”的气质和勇者般的思维性格,单单这点就足以和正邪那种只为下克上而下克上的思维区分开来了,这种即便自己才是身为幻想乡中最为式微的小人族也好,这份为了弱者而战的稍显天真的赤子之心也绝对是不会磨灭的真诚之物了!恐怕这也是灵梦为什么辉针城异变之后,会对于小公主心感愧疚的原因吧。

Little Princess,Little Dreamer,Little HERO!!!

NEXT——雷神“太鼓”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