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SSD固态硬盘如何影响你的挖矿效率?
最近一个名为Chia加密数字货币火了,和那些吃CPU、GPU算力的货币不同,Chia主要依靠硬盘的容量。谁的容量大,谁的固态硬盘速度快,谁获得Chia币的机会就大。之所以Chia币受欢迎,是因为它的门槛低,原理简单。
只要有硬盘就能挖,硬盘功耗远远低于显卡,运行的成本低,个人矿工也不用太担心电价成本。硬盘挖矿操作的难度也不算太高,系统随机生成数据,预先封装充满硬盘,然后在线接受挑战,当硬盘中存储数据量越大,完成任务越快,就越可以获得更多Chia币。
Chia硬盘挖矿的门槛低,但不代表是零门槛。在硬盘挖矿前,需要先在硬盘上生成一些随机数据,这个过程称之为P盘(Plot),也叫“播种、拓荒”等,支撑这一过程的,要高性能CPU,大容量内存及高速NVMe M.2 SSD。其中,NVMe 的高速 SSD扮演的角色是数据的缓存盘。
P盘结束后,需要大容量机械硬盘来存储生成的“.PLOT文件”,这就是机械硬盘该干的活。SSD固态硬盘不是不可以,只是单价成本太高,机械盘性价比更高!
具体怎么操作呢?你可以到Chia.net官网下载一个Chia奇亚钱包。在这个钱包里就能进行P盘功能,对应的图标是“农田”,是不是很形象?第一“选择Plot文件大小”,默认是101GB,但实际生成临时文件是239G。第二“选择拓荒的数量”,在你CPU、内存和缓存盘性能足够用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拓荒的数量,才能加快P盘的速度。
在“隐藏高级选项”里,可以看到一个P盘任务,至少需要3390MB,快4GB内存占用;至少2个CPU线程数;对于像11代酷睿i7、i9这样的8核心16线程的CPU来说,理论上可以同时执行8个P盘任务,同时需要32GB内存。一个P盘就需要239GB空间,意味着256GB SSD不适合P盘,512GB SSD可执行1个P盘,而1TB SSD可同时执行3个,以此类推。
一个P盘任务的耗时在5到10个小时之间。SSD作为缓存盘,需要大量混合随机读写,对SSD的性能要求极高。如果同时执行8个P盘任务,容量够的前提下,性能也未必跟得上,解决性能瓶颈可以组RAID0阵列或者通过命令行方式手动控制P盘,分散到多个不同的缓存盘里。但是不管哪种方式,都需要高性能SSD支撑。当然,除了缓存盘之外,目标盘的写入能力也很重要,用SSD来做目标效率更高,但前面提到,这样做并不经济。
如果你正在组建Intel 11代酷睿平台或者AMD 锐龙新平台,可以考虑像XPG翼龙 S50 Lite 这样平价的PCIe 4.0 NVMe M.2 SSD。它基于PCIe 4.0的传输带宽,持续读写速度可达到3900、3200MB/s,关键的随机读写速度高达490K / 540K IOPS,性能远超同价位的PCIe 3.0x4 SSD,更别说是传统的SATA SSD,将近10倍的性能差距。有这样高性能的SSD保驾护航,才能大幅度缩减你P盘的时间。
XPG翼龙 S50 Lite有1TB及2TB大容量版本,如果你是普通用户,我建议你考虑1TB版本,尝试利用手上硬盘资源进行Chia硬盘挖矿,门槛不算高,电费成本也低,或许收益还不错。而专业的矿工,则可以考虑2TB大容量版本,价格实惠,目前最便宜的PCIe4.0 SSD,用XPG翼龙 S50 Lite组RIAD0阵列 ,提升整体读写速度,同时执行更多的P盘任务,让收益最大化。
虽然说硬盘挖矿的存储主角还是大容量的机械硬盘,但是搭配大容量SLC缓存的高性能NVMe M.2 SSD也是挖矿的效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如果作为缓存盘的SSD性能没有缓存的空间,速度方面不给力,或者容量不够大,你需要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时间成本,不仅过程让人烦躁,并且还大概中途卡顿、死机、蓝屏等。最后,要提醒大家,Chia币要到5月4号才能交易,体量较小前景还不明朗,投资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