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摘录7-第一章第二节之三

2023-01-03 23:35 作者:安記士多  | 我要投稿

《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

黄易青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4月一版一印

第二节  同源词的声音关系

三、音近音转的原因

1.时地音变

上古到中古的历史音变,往往在先秦的方言中就有先兆;后代的方音之异,是前代历史音变的积淀。古今演变与方音不同统称时地音变。

先秦发生的时地音变主要有下列几种:

(1)塞音塞擦音擦音发音部位的转移

甲、喉牙音→舌面擦音→齿音

乙、舌头音→舌上音→舌面音→齿音


(2)鼻音声母发音部位的转移

甲、疑纽转移为泥纽

乙、明与泥的相转


(3)鼻音声母与其他非鼻音声母的相转

甲、明纽变为晓纽

乙、泥母转为来母


2.派生音变

新词派生之际,有的与源词同音,有的则可能发生音变,以相区别。

e.g.

孳:孳生

子:孳生的结果

字:爱

慈:爱子

孳、子属精纽,字、慈属从纽



《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摘录7-第一章第二节之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