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学教授 上野千鹤子《女生怎样活》读书笔记
2023-6-9 冼阅于图书馆,觉得很好,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分享向,如有疏忽,实属正常,欢迎留言交流。 《爱弥儿》提到: 必须重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引导孩子遵从本心去做事,着重发展其长处及优势 女孩也好,男孩也罢,每一个小孩来到人间,都拥有学习,成长,成熟的愿望,换言之,拥有一对想飞的翅膀。而女孩的那对翅膀却在成长过程中被剪断、蹂躏、捆绑、拖拽、拆卸......所以说到底女孩的养育方法很简单,就是别去妨碍和剥夺他们与生俱来的自己支持高飞的能力,本书所讨论的不只是女孩儿怎样活,我想更是女孩如何养、如何教。 能力这东西,是需要放在具体的职位或立场上去磨练并养成的。 "刻板印象″,即针对"何为男人",″何为女人"的一套社会成见与偏见。 颜色不分男女 理科专业,不是男生主宰的天下 让肩负育儿重担的老师来当班主任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这种说法也是不客观的,为什么男老师不爱请假呢?因为男老师的太太″单机运行",以一己之力,承担了全部育儿工作。用时下流行的说法,就是"丧偶式育儿"。使男老师得以从家庭责任中逃脱了出来。同理,女老师想必也有跟他一同抚育孩子的伴侣,正是由于做丈夫的一向在育儿上袖手无作为,妻子才不得已请假的吧? 对待身处育儿期的人,尤其是母亲,避免委以重要工作,这份所谓的"体贴"不止在学校里,甚至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频繁发生,本质上,这只是打着"体贴"旗号的歧视罢了。 仅有课堂教育是不够的 家庭,是由男女双方共同经营的人生项目,既然如此,一些家政学教员认为:比起以往的″性别素质教育",对待女生,反倒需要注重培养其不擅长的机械能力;对待男生,针对他们素来不拿手的家务技能给予相应的培训指导才更为重要,并且男女双方都有必要接受同等的教育。 人生在世,总会面临各种选择,选择难免有失败的可能。当遭遇失败时,修复错误,洗牌重来也是件至关重要的事。为了人生再度启程,所需具备的最基础条件,正是母亲口中强调的″经济独立"。 在子女教育方面的金钱支出叫做"教育投资",未来能收回本钱,赚得利润的投资才可称得上"具有投资效果",可见你妈妈认为,投资女儿不会有什么效果,不只是你妈妈,在日本,多数父母都有类似的想法,但如今社会思潮已急剧转变,多数观点说不定早就过时了。 有一类说法是,比如和哥哥比起来,妹妹的成绩更好,但家长却教育妹妹"在学习上最好别超过哥哥″,要么是″成绩优秀的女孩子,要懂得装傻″等等。 东大内部,有一些仅招募东大男生与他校女生,而东大女生却没资格加入的校际网球社团(即突破了各校"围墙"的联盟俱乐部)。半个世纪之前,我还在大学念书的时候,他们就已成立,至今居然仍在持续运营。得之此事,我不禁大吃一惊。据闻。此类社团招募的对象,多数是东京女子大学,圣心女子大学的学生。等于是说″我乐意接受的女生,能力素质比起世间的平均水准要稍稍高出一截,但又不能勉强在我之上。"男生们那点花花肠子,还真是一望皆知。 拖后腿的,可不止奶奶一人。负责升学指导的老师也爱说:"身为女孩子,不必太勉强。"女孩若敢提出"我想考东大",身边各色人等,嘴上虽夸赞"女孩子家家,还挺不简单呢",实际却用异样的眼光打量他,假如出生于地方城市,父母甚至会说:"不准你考到外省去。" 从更小的年纪起,女孩的这份"野心"(成功欲)也开始不断被碰上冷水,做降温处理。"女孩子嘛,用不着那么拼"。"女孩子太能干,就不可爱咯!"等等,周围的人联合起来,用尽各种花招,对女生的上进意愿百般打压。女生自己也忍不住反省起来:"我是不是用功的太过分了?" 女性孜孜求学的历史,也是一部苦难史。如今,你们在考虑入读大学时,会认为这是一件稀松平常,天经地义的事,要知道,之所以能有今天,全拜一群女性先驱所赐,就是他们走在前方,为大家开拓了道路。 此外,举国轻视女子高等教育的另一项理由,是人们总认为"女孩一旦书念多了,学历高了,就会变得狂妄且不服管教,绝对没有好下场″。此种观念,正是"读东大会嫁不出去"这一神话建构的根源。在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女人最好凡事皆逊于男人。为何呢?唯有如此,男人才"管得住” “好掌控"女人。 常听当丈夫的骂妻子"你这样的白痴如何如何"。既然如此,你若问他"为何要选一个白痴当老婆呢?″,他大概会说:"就是看她(比我)傻才要选她的嘛。″毕竟,这样才能带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在对方面前霸道一辈子。男人啊,真是简单易懂的生物。于是乎一群阿姨、姐姐身为过来人。会亲切的"忠告"小姑娘:"要懂得装傻哦,这样才能把脑回路简单的男人拿捏的团团转。″也正因如此,东大女生纵是比男生聪明,也会刻意"傻傻的示弱"。 可惜啊,靠摆布"单细胞生物"和不停装上建立的关系,果真有趣吗?何况,装得了一时,装得了一世吗? 如果你希望交往的男性,必须能让你对其才华、努力发自内心感到敬重,那么。你也不妨要求对方同样尊敬你的才华与努力。彼此尊重,旗鼓相当的爱人与关系,才是愉悦而长久的。 你或许会想穷成这样,苦成这样,女人还要坚持离婚吗?没错,世上有些婚姻会让人觉得离婚甚至更幸福,比如丈夫家暴,孩子遭受虐待怎么办?为了保护孩子,母亲会渴望逃离家庭。 强调一句,家暴男并非从交往之初就会对女人拳脚相加。当男人的社会处境,或夫妇间的权利关系发生转变时,赤裸裸的权力压制,即暴力行为会随之产生,丈夫是在以此确权:"老子才是当家的,你得乖乖听我的。" 一份关系,唯有当事人感到无以为继时,能够自由退出才是安全的。因此梦想当全职太太的女孩,其实选择了一条风险极大的人生路。总之,好话不怕反复说。一个妻子能够自由行使离婚权的社会,要比缺乏这种自由的社会健全文明的多。 请你务必牢记,被爱即等于被珍惜,而被珍惜,意味着对方懂得尊重你的想法与意志,被珍惜。是件令人身心愉悦的事,一旦与男友的关系令你感到不舒适,便是需要警惕的信号。 谈恋爱要出于本心,而非是顾忌面子与世人的眼光。人生除了恋爱,还有大把的乐趣,用不着嗜之如命,它只是诸多乐事当中的一项,不快乐的恋爱形同浪费人生,还是尽早摆脱为妙。千万别瞧着他人的脸色度日。要勇于为了自己而活。 重要的是,找到一个相处时不必勉力迎合对象,允许你自由的呈现自己。渴望被自己喜欢的人认可,是每个人都有的自然反应,既然如此,无论男女,双方都该为之付出努力。 "请别忘记,我同意了你的亲吻,并不等于乐意脱掉衣服与你赤裸相见,不等于想和你去床上打交道。就算我答应发生肉体关系,也不意味着可以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请你每迈出一步,随时询问我的感受,征求我的意见。" 我刚才说"无避孕措施的性交"属于一种不负责的行为。这句话还有另一个意思:你男朋友的所作所为,对你可谓不管不顾,毫无担当。万一哪天你怀孕了,这种缺乏责任心的男人肯定会拍拍屁股逃走,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甚至可能会声称:"我怎么知道是不是我的种?″对你不负责,说明压根不珍惜你,不珍惜你,意味着不爱你。既然不爱,为何还要做爱?你是被他利用来泄欲而已。承认这点也许很痛苦,但还是认清"不被爱"的事实为妙。 喜欢上一个人,对方恰好是同性...这样的事其实一点也不稀奇。 喜欢一个人的那份心情是无法克制的。 痴汉即犯罪 痴汉并不觉得自己干下了什么了不得的犯罪行为,在他们眼中,女性不过是可以拿来一用的″性工具″。 人生当中,凡是将来无法自豪的回首,给自己点赞说"当年我曾付出过那么多努力!"的体验,我认为都不值得经历。 签下一纸婚书后,就放下心来,懒得再花心思和功夫去维护关系的,往往是男性,毕竟他们会说:"钓上钩的鱼,用不着再投饵。"把女性比喻成″上钩的鱼",也是够冒犯了。 "别躺在权利上睡大觉。″ 去维护我们女性自身的政治权利 共同抵制求职活动中的性侵害行为 性别歧视是永远存在的吗?
个人可以采取的行动有两项:
一,看清现实,尽可能选择男女平等程度最高的公司与职业。
二,在你涉足的领域内,一点点设法改变自己自身的环境。
女性群体内部,貌似也有许多人不愿意被大家视作″可怕的人",他们表示,不想与男性为敌。其实女权主义者倒也并不敌视男性,毕竟对待某些男人,我们不得不视若仇敌,而对另一些,则无需敌意相向。男性作为单独的个体时,即便是优秀的,但作为一个"集团",却造成了针对女性的高度系统性歧视,我们要对抗的仅仅是这个系统。似乎有不少女性认为"和男人作对太吃亏"。可惜,做个男人眼中″温婉贤淑"的女人,和凡事一味笑眯眯接受的"好操纵的人",″容易利用的人",差不多是同一个的意思,没什么好高兴的。 况且,女人味与男人味不同,它是一种要求女性恭谦,温顺,克制天性,放弃自我主张的规诫。对女性来说,意味着彻头彻尾的损失。 因此我一直强调女权主义并非主张″弱者应当成为强者"的思想,而是"身为弱者也理应得到尊重"的思想。 愿意结婚就去结婚,不结就独善其身;爱异性很好,爱同性也不错;喜欢做爱就去做吧,不感兴趣也不必勉强。生孩子固然幸福,不生也未必是什么损失;想当父母值得祝福,不想当也天经地义;有离婚的想法也没关系,离就行了;想发展事业,坚持努力就好了.......但愿我们的社会风气与环境变得更加自由,每个人的选择都不被他人说三道四,横加指责(当然更容不得国家从中干涉)。为了实现这一点,你也可以大有作为哦。 不管去到哪个领域,请你尽量自由的舒展拳脚,坚持做自己吧。感到"这不合理"的地方就直言不讳的指出"太奇怪了",碰到心里想尝试的工作,就把手高高举起,毛遂自荐"让我来吧",发现以往的办法行不通了,就去思考一套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案,务必使自己成为一个在系统里"制造噪音"的人,同时一起去寻找一群接纳噪音,享受噪音,能够与你共同成长的伙伴。 为何男生骄傲于自己东大的身份,女生却欲言又止,没胆量照实回答,这是因为男性的价值与他的成绩数量成正比,女性却相反,价值与成长的关系是扭曲的,女孩从幼年起被寄予的期待便是″要可爱哦",那么″
可爱"是一种怎么样的价值?是被爱,被挑选,被男性保护的价值,当中暗含了"绝不会给对方带来威胁"的保证
,所以女生总会设法隐藏自己成绩好的事实以及东大生的身份。
你们走到了这一步,心中想必认为:但凡努力,皆有回报。可惜正如我在开场白中提到的那样,一个纵使努力也得不到公平回报的社会,正在前方恭候你们。同时也请勿忘记,你们之所以产生"努力就会有回报"的想法,并非你们自身努力的结果,而是拜优越的环境所赐,今天你们能有这份笃信,皆因一路走来,身处的环境不断为你们提供鼓励,鞭策,手把手的提携,以及当你们达成目标时,给予正向的评价,不吝的赞美,然而这世界还有一切努力付出东流的人,有渴望努力但力不从心的人,有太过努力
以致身心支离破碎的人......更有正拿出力气跃跃欲试,却被"反正就凭你.......""反正就凭我.......″这种丧气话,扼杀了斗志的人。
请不要把你们的努力,仅用于打败对手,为自己争得高位,莫把优越的环境和天赋的才能,用来轻视、贬低那些不被上天眷顾的人,而是向他们提供帮助。同时别逞强,接纳自身脆弱的一面,与他人彼此扶持、相互依靠的活下去吧。
孕育了女性学的,是以"女权主义"为名的妇女解放运动。女权主义绝非鼓动女性依照男人的方式行事,或者宣扬弱者应当变为强者的思想。女权主义所追求的是,哪怕身为弱者,依然能受到尊重。 在远方等待你们的,是之前任何一种理论皆无法预测的未知世界。迄今为止,你们寻求的都是有"标准答案"的知识。今后等待你们的世界,将充斥着没有"正解"的考问。大学里之所以必须具备多样性,原因在于,新的价值往往是从系统与系统,文化与文化的摩擦中产生的。没有必要将视野局限于校园之内,东大还设有为海外留学,国际交流,以及解决国内区域性课题的相关活动提供支援的机制。请你们飞向外面的世界,去探寻未知的事物吧。
没有必要害怕异文化带来的冲击。不管走到何处,凡是有人生活的地方,你也一定可以生活下去。希望你们掌握的知识,使你们纵使身处东大的金子招牌丝毫派不上用场的世界,在任何一种环境或天地里,哪怕沦为难民,也足以生存下去。我坚信在大学求学,价值并不在于掌握目前已有的知识,而是为了孵化从未出现在人类视野中的新知,去积累相关的知识储备。孕育知识的知识,称为"元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元知识,方是大学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