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败寇,此非天意——《天意》(一)

陈豨拜为钜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淮阴侯列传》
韩信有心谋反已经是历史上不争的事实,其结局是夷其三族,令人唏嘘不已。但是现在我们来细想一下,韩信已经是淮阴侯,位极人臣,整个山东都是他的,况且韩信跟在刘备身边这么多年,深知刘备性格,这种以下犯上的事情韩信有必要干吗?况且谋反,要么实力很强大,要么皇帝身边有人。现在韩信就算有这个实力,也没这个心思,之前发牢骚也只不过是过过嘴瘾,口嗨一下。要知道真正谋反的人是不会把谋反挂在嘴边的;加上谋反之前还没有在皇帝身边安插内应,没有个通风报信的人,这个谋反就基本上完了。当年朱棣造反,还要在大侄子身边安一个李景隆开门。再者说了,谋反之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而且知道的人肯定都是亲信。一个小小的舍人弟弟是怎么知晓谋反之事的?不排除此人是吕后安在韩信身边的间谍,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君叫臣死,必然有理。司马迁或许也不会想到,这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惊天阴谋。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淮阴侯列传》
韩信发迹之前可以说混得是相当惨,四处遭排挤不说,还要从别人裤裆底下爬过去。像韩信这样自尊要强的人,这可是莫大的耻辱。至于韩信是怎么发迹,怎么十年平民,一朝王侯的,史书上都有记载,回去翻就行了。
今天我要说一点不一样的历史。

韩信在落魄之前也曾拜师学艺。不过师傅教他的可不是普普通通能在世间混口饭吃的手艺,而是阴阳术数之学,通俗来讲就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之学。只不过当时秦定天下。六国既灭,韩信不去做官,这些学识自然也就没什么用了。此时的韩信认为师傅只是一个有学识的老头罢了,自己的命可不是师傅说怎样就怎样的。吊了一天的鱼,韩信准备收工回家了,这时,一个黑衣人的出现打破了韩信命运的平静。
黑衣人自称沧海客。
沧:“你真的不想成就王图霸业了吗?”
韩:“荒谬!我从未听过比这更荒谬的话!”
沧:“我为神做事······九年后,你将参与一场叛乱,你的行为早就证明你心怀异志!”
韩:“以始皇帝雄才大略,加上公子扶苏贤明,可保大秦至少十五年。九年?哈哈哈哈······”
沧:“你有十二年的时间来考虑这桩交易,十二年后,我会再来找你。”
现在的你,未必是将来的你;现在的决定,也未必会成为将来的决定。
现在的你,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将来的你,会知道什么叫天意难违!

阳武博浪沙。
一名胆大妄为的刺客,居然妄想刺杀秦始皇!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留侯世家》
没错这个刺客就是张良。关于他与沧海客(仓海君)的故事,我们后面再谈。刺杀失败后,秦始皇龙颜大怒,下令全国范围搜捕刺客。很明显张良没有被抓到,否则也不会有刘邦那堆人了。
传言刺客使用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行刺!这个离奇的说法也被记载进了《留侯世家》。关于这件行刺的凶器究竟是铁椎,还是什么超越时代的器物,后文自然会揭晓。
刺杀事件后,从咸阳传出了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始皇帝活埋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儒生!因为这些宫廷术士耗资巨万也没有为他求得长身不老药。公子扶苏因试图阻谏这场大屠杀,被远遣上郡守边。
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秦始皇本纪》
身为公子的扶苏被发配到上郡监修长城,充分体验了一把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扶苏望着蜿蜒远去的长城,内心十分担忧。
父皇病了,病得十分严重,更可怕的是他自己还不知道。
与此同时,国都咸阳。
秦始皇坐在床边,一旁站着李斯。
秦:“我要做‘真人’。你知道什么是‘真人’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凌云气而飞升,与天地共久长。我仰慕真人,以后不要叫我陛下了,叫我真人。还有,以后少向我身边的人打听我的行踪。我需要清净。”
李:“臣不敢。”
秦:“你不敢?哼!你已经这么做了!”
秦始皇起身:“上次在梁山宫看见你的出行车骑,随口说了句‘排场好大啊!’第二天你就减少了随行车骑。李斯啊,你就是聪明过头了。”
李:“臣······臣死罪。”
秦:“这次就算了。不过下次,我就不知道会怎么处置你了,知道吗?”
李:“谢陛······真人!”
秦始皇穿着道士的装束,仰起头让赵高系冠带。
秦:“那天在梁山宫侍驾的宦官、宫人共有四十二人。他们都让我给杀了。他们可都是因为你而死啊!”
秦:“其实我也知道,你不会有异心,只是为了揣摩迎合我的心意。可现在我要修成真人,我的居住若被臣下所知,尘俗之气沾染太多,会妨碍神灵出现。我想你是能理解的,是不是?”
现在国事朝政,就交给你了!
李斯看着秦始皇穿着奇装异服,神态平静地说着疯狂之辞,恍惚间,那个意气风发的秦王,已经不在了。
太史仲修走过来,劝慰李斯。
仲:“丞相回去吧。现在这样什么办法也没有。不如学学国尉,道不用则隐。”
李:“国尉说得不错,妖孽祸国!”
仲:“我治史三十余年,从未见过如此之人。他真是神仙也说不定。”
李:“妖孽,绝对的妖孽!哪有神仙蛊惑人主祸乱天下的?”
国尉何人?尉缭是也。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秦始皇本纪》
俗话说好事多磨。秦始皇没修成真人,不吉利的事倒是一件接着一件。秦始皇被犯了忌讳,脾气越来越坏。人一旦上火就得找办法平复心情,那时候也没个电影院、KTV,帝王散心的最好方式,就是巡游。
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巡游。
巡游的人员除了侍从宦官,还有左丞相李斯和幼子胡亥。秦始皇巡游到云梦,在九嶷山望祭虞舜。再沿江而下,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塘,渡浙江,登上会稽山,祭祀大禹。然后面向茫茫大海,立下了为自己歌功颂德的石碑。然后过吴县,从江乘县渡江,沿海北上,到达琅琊。
方士徐市曾声称海中确实有仙人,也有长生不老之药,耗费繁多而未得,皆因海上遭到大鲛鱼的袭击,无法到达。
这个徐市可能大家都没听说过,但大家都听说过徐福吧。没错这个徐市,就是徐福,就是那个求仙药一去不返的人。
可笑的是秦始皇居然相信了。此次出行居然还带上了巨型渔具,而且途中还射杀了一条。
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邪。方士徐巿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秦始皇本纪》
回来的路上,只有李斯、赵高等人才能面见皇帝。
剩下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秦始皇在回来的路上嗝屁了,李斯、赵高伪造诏书赐死扶苏蒙恬,立胡亥为帝。
但是诏书究竟是伪造的还是秦始皇的真迹,我们就不得而知了。说不定真的是秦始皇要赐死扶苏蒙恬,提前写好了遗诏,死后让李斯赵高执行。也有可能是受了胡亥集团的蛊惑,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写了诏书。
毕竟,秦始皇最后见的人,这可能是李斯、赵高和胡亥。

秦始皇挂了,秦二世飘了。他老子虽然残暴,但好歹有雄才大略、治国有方,换句话说就是能镇得住手下那帮办事的,至少百姓还服秦始皇的管。但到了二世,只继承了他老子的残暴,却没继承他老子的才能。
至于他做了什么,《史记》有详细的记载,篇幅过长,这里不再引用。反正胡亥该做的都没做,不该做的都做了。皇帝很胡来,后果很严重。套用历史术语,叫“民愤四起,天下大乱”!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首事反秦。而后相应起义的人越来越多,各方势力如燎原之火般燃烧在大秦版图上。
陈胜命周文西进击秦,很快就攻入了函谷关。
就在形式一片大好的时候,老天爷登场了。陈胜只不过是一颗棋子,只是用来撼动大秦根基的棋子。现在目的已经达到,这枚棋子可以抛弃了。
真正的乱世枭雄,即将登场。
周文遭到致命打击,一败再败,直到兵败自杀。陈胜称王后目中无人,骄傲自大。最终,随着陈胜的死亡,张楚王朝也走向了末路。
陈胜的倒下给另一位楚王铺平了道路——项羽!
此时的韩信已经投入项羽麾下,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回想起九年前沧海客说的话:九年后,你将参与一场叛乱,你的行为早就证明你心怀异志!
的确有一场叛乱,的确我投身其中。
难道这就是天意?
不,我命由我不由天。十二年之约还有三年,三年时间足以改变很多很多。
而我们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天意》是由钱莉芳所写的一部历史科幻小说,以韩信为叙述主角,讲述了一个古人与地外文明接触的故事。小说中的韩信不再是意图谋反的叛臣,而被塑造成了一个拯救天下的英雄。因为地外文明所求的不是与人类和谐共处,而是绝对的统治。
至于这个地外文明长什么样,我只能说它是人首蛇身。
没错,我们与地外文明的接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觉得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每一则传说、每一段历史都可以大书特书,都可以当做科幻小说的素材。
所以解说《天意》我决定采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史料与小说相结合,努力烘托出小说的历史厚重感。
我是团长,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