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IOTO-一个基于Obsidian的工作流的诞生(第二集)

2023-08-27 14:28 作者:Luminary-S  | 我要投稿

小问题:

这个插件是什么,auto tree ?


38:21


子任务的tag 标签会不会过多,使用tag查询性怎么保证?这么多的tag怎么从task的完成过程中提取card;已经完成的task的标签怎么处理,会和新任务的标签重复么?



10:59


隐含时间精力的投入的排序,从extra到outcome

task 和outcome是一一对应的,cad的图不必要放在里面,使用md文件关联上就行了

input output的改变


15:12


原始学习资料的筛选和分类

碎片学习,没有特别的目的性的,次专业的碎片时间了解的东西;过滤,提取,用于了解一个内容

专题学习,专门研究某一个主题或者内容;组合关联,理解

系统学习,有一个学习框架,有老师带着的;需要高度的重组,提炼

系统学习的内容自己更容易形成outcome


22:26


闪念笔记,自己的灵感的捕获和记录

卡片笔记,文字形式为主的,自己的思考和归纳

绘图脑图,提炼和简化,canvas,对一个概念进行一个描述,对关系的呈现

知识地图,MOC,不强调形式,主要强调笔记的关联性,辅助一个问题自我思考的系统性

给自己看的,可能会产生变化,辅助产生输出,但是不是outcome,毕竟outcome有很成熟的表达和要求


32:43


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任务

每个项目最好找到一个outcome去对应

每个文件是一个当日的任务清单

TDL的写法建议:

  • 不需要折腾自动任务转到明天的自动化,自己就写今天可以完成的东西
  • 每个任务拥有一个自己的标签

写出解决的过程,至于之后是否需要写成一个卡片,可以看后面的需求

在任务的子list下面写出文件链接或者解决可能的方法

任务的创建是为了今天完成,如果你不能完全完成,就先列一个小任务可实现的目标


IOTO对于我来说,建立流畅的任务完成的流程、辅助自我对成果的打磨,对阶段性任务的控制更清楚的把控,对学习的东西怎么使用怎么形成产出进行积累


闪念记载一个里面,不需要任何模板;记录的是和我关注的话题的内容,生活上的琐碎的东西不需要记录


47:28


使用时间戳笔记自动生成(格式中有保留字符,如果必须使用,使用斜杆转义)


dashboard



54:41


workspace,对各个dashboard 的展示

  • task标签 后面接的是做事的性质,
  • 记录做任务的过程
  • 对任务的时间进行记录


容易低估任务的量,就造成任务完成不了


01:02:15


vika 一个1w次的量,airtable只有每秒的限制

新脚本是十个十个文件访问一次


01:09:50




IOTO-一个基于Obsidian的工作流的诞生(第二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