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一节好课(所谓的大学金课)
大学“金课”不是激情四射、滔滔不绝的“演讲”,也不是笑声不断、掌声不
绝的“综艺节目”,而是感性与理性并存的情感交流与思想碰撞。
从教师层面讲,金课具有三个属性:表演属性、学术属性和育人属性。
表演属性体现的是,老师是主持人,学生是演员;学术属性体现的是老师
应参与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并与学生一起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最后
把问题引向深入;育人属性体现的是知识育人与情感育人。
从学生层面讲,金课让学生体验到三种感觉:存在感、获得感、成就
感。存在感体现的是学生是演员,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观众,让学生
感到自己不可或缺。获得感体现的是知识的获得与启迪,以及情感的获得
与升华。成就感体现的是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与灵感迸发。
金课的落脚点应在学生层面,经常会有老师抱怨说,“学生不懂教学,
不能让学生的评教影响教学。”这是典型的教师本位思想,老师讲的东西
不管多么有用,课上得多么生动,如果学生听不进去,或者对学生没有
启迪,这样的课堂与学生自学又有什么区别,这样的课堂只能依靠考勤
把学生赶进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