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博:扬州大学中国史考博参考书真题博士计划撰写

(1)有些院校内部信息,官方是不会公布的,比如材料审核标准,复试面试评分标准,论文要求,教育背景等。
(2)不管是博士考试还是申请考核制,论文都是硬实力。所以有读博意向的硕士期间一定要不遗余力发论文,多出科研成果。最好是提前两年就开始准备。
(3)名校博导名额紧张,基本都是1-2个。每年报考前导师基本已经预定好了人选,联系比较晚的需要排队等,再等1年2年甚至3年。所以有志读博的一定要要做规划。
(4)博士报考,考试成绩的决定性并不是很大,综合实力+院校资源关系,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5)现在大部分院校都实行“申请-考核”制,申请资料撰写(学术简历+研究计划+其他资料)很重要,之后才能联系导师“套瓷”,还有就是命题规律和侧重点,这些都是育明辅导内容。
初试招生目录

1、2022 年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有:直接攻博、申请考核、硕博连读、 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为拟招生人数(包含直 接攻博、申请考核、普通招考及硕博连读),根据育明教育统计,这几年伴随着疫情,出国留学的研究生回国报考的人数越来越多,考博士的考生一定要尽早的做好复习备考的准备。
2、申请考核须符合下列条件:
1.申请者应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优势学科或中国科学院的全日制(非在 职)应届或往届硕士毕业生,或已获得国外一流大学全日制硕士学位的人员。
2.申请者硕士阶段课程成绩优良,专业基础扎实,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 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已取得较为显著的科研成果。
3.申请者应为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或已获得硕士 学位的人员(境外硕士学位获得者申请时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 位认证书)。
4.申请者年龄不得超过 35 周岁(截至招生当年的 8 月 31 日)。
5.外语水平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①报考非英语类学科:国家 CET-6 成绩≥426 分,或近三年雅思(IELTS) 成绩≥6.5 分或托福(TOEFL)成绩≥85(老托福成绩≥560 分)或 GRE 成绩≥260 分(老 GRE 成绩≥1300 分)。
②报考英语类学科(或方向):国家 TEM-8 成绩合格。
③近三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文 SCI、SSCI 或 A&HCI 等国际期刊上发表 过专业学术论文。
④在英语国家(或地区)获得硕士学位。
⑤具有一年及以上的国外留学经历。拟录取的申请者须在入学前将全部人事档案、学籍档案、工资关系及组织 关系等转至我校,以全日制非定向就业方式学习。
3、申请考核:2021 年 12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26 日
硕博连读:2021 年 12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26 日
普通招考:2022 年 1 月 20 日至 2022 年 2 月 15 日
参考书

申请考核提交材料
1.申请考核 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根据相关学院申请考核实施办法要求提交申请材 料,学院对申请材料组织评审后确定是否给予申请者考核资格,并按院系申请 考核实施办法及日程安排对取得资格的考生进行综合考核。①《扬州大学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申请表》 ②《扬州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 ③两名与申请学科相同或相近的正高职称专家推荐书 ④硕士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复印件及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 学生证复印件及《应届硕士毕业生证明》。⑤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教育部学历(或 学位)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已获硕士学位者提供),其中境外硕士学位获得 者提供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书。⑥硕士生课程成绩单原件 1 份(应届生由研究生培养部门审核并盖章;往 届生由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盖章)。⑦有效居民身份证件、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⑧获奖证书、科研成果、发明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出版专著等 证明材料复印件。
普通招考复试
(一)复试方式:面试。
(二)复试内容:综合能力(含外语听说能力)考核及思想品德等考 核。
1.综合能力考核(满分 100 分)。综合能力考核包括:面试综合考核(含 外语听说能力)、既往科研能力评价等。面试综合考核。考核时间一般不少于 20 分钟,主要考核考生对本学科 前沿知识、研究动态的了解情况,考核考生思维能力、外语听说能力、语 言表达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未来科研规划等。既往科研能 力评价。主要依据考生提交的材料,如:硕士学位论文,科研项目、科研 成果(含论文、论著、专利及获奖)等。
2.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认真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应包 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特别要注重考查考 生的科学精神、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情况。思想品德 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考博相关真题
2017年(中国古代史)
一、名词解释
1.牧野之战
2.《开皇律》
3.十六国
4.《史记》
二、简答题
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意义。
2.西晋占田制的内容。
3.元代的治国之策的新变化。
4.清代前期(鸦片战争前)与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5.北周宇文氏的变法措施。
6.评述周世宗柴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