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最近山大在整理,编辑以往几年军棋直播中下的精彩的、经典的棋局,其实一直都在做,只是近期比较花力气,不定期发布在各大媒体平台上。但涨粉很慢,虽然粉丝也在陆陆续续增加。我在思考原因。棋艺不精,没人稀罕?这个似乎解释不通。一来,山大对自己的棋力有绝对的信心。二来,不识货,货比货。回头去看其他被广泛订阅,粉丝几千上万的军棋主播。斗鱼除外,斗鱼的几个军棋主播,水平确实还是可以的。
看他们的棋局,实事求是,看不下去,稀松平常,但有很多关注和评论。通过读评论,我豁然开朗。绝大多数人,并不懂棋,凑热闹的居多。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很多主播走的是泛娱乐化的路子,比如直播过程中插入时下流行的梗,插科打诨一下,抖抖各种小技巧(比如计算器敲击666),插播鬼畜BGM带气氛,很受观众欢迎。
为什么纯技术流反而吃力不太好呢?其实跟受众群体紧密相关。
B站一个游戏UP主,肝了几天做了一档硬货十足的视频,一个星期过去也就几千点击量,花了半个小时剪辑了一个鬼畜视频,没想到第二天一觉醒来,几万的点击量。
阳春白雪 和之者寡;下里巴人,和之者众。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昨天看新闻,说熊出没春节贺岁片海外发行广受欢迎,全世界各地都给与好评,说传播了中国文化,让全球儿童感受到来自东方的真善美。
我噗呲笑了,《天书奇谭》《大闹天宫》《九色鹿》这些国产经典,估计在海外都很难收到如此热捧。
越粗俗的东西,越叫好,越叫卖。
让我们看一下中国目前的年龄结构。
根据中国2020年人口及分布大数据,

截至2020年1月27日,中国目前的人口为1,436,965,010(约,十四亿三千六百九十万)
其中
0-14岁 17.7%
15-24岁 11.8%
25-54岁 46.3%
55-64岁 12.2%
65岁以上 12%
后面两组人群可以忽略不记,这个年龄段,对军棋感兴趣的,少之又少。
我们要关注的是前三组人群,其中第一组(0-14岁)又可以划分为三个亚组,且三个亚组的构成占比很均匀,
0-4岁,5-9岁,10-14岁,前两个亚组,也可以忽略不计,年龄太小,属于婴幼儿。
所以10-14岁 差不多占总人口的比例是 17.7% 除以 3, 等于5.9%
10 - 24岁是观看军棋的活跃群体,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7.7%
这部分人群是人一生中最活跃,最愿意发表意见的年龄段,所谓的舆论(Public opinion 公众观点),就是由他们引导的。
他们说你行就行,说你不行就不行。
这就是为什么汪海林被肖战粉丝怼的满头是包。这就是为什么小鲜肉是顶流。
娱乐界(影视界)老一代天王巨星,比如香港四大天王,早已退下神坛,华仔和学友还勉强支撑一下,也算吃老本,主要靠25-65岁这个年龄群的老粉死撑。
涨新粉,那是很难滴,谁要看老爷爷在台上蹦来蹦去。影视行业,和当下在线直播同属娱乐行业,一个高端,一个草根,但本质都是看谁能吸粉。
以前叫注意力经济,现在注意力已经转换成实实在在的流量,所以为什么现在制作优良的网剧完全不输院线上映的大片,说到底,金主都是年轻人。
有了流量,就能植入广告,就能售出会员套餐,就能让主播带货,就能把虚无缥缈的流量变现。
观众可以选择去电影院,也可以在家用手机,IPAD,电脑看,关键在于作品质量。
当然,这个质量不是说演技多好,音像多好,而是内容,以及形式,能否契合年轻人的心理需求。
动漫,鬼畜,70后80后不是太感冒,我们也有我们那个时代的动漫(国产的经典,上海美术电影厂出品的那些就不提了),
日本的灌篮高手,圣斗士星矢,名侦探柯南,七龙珠,足球小将等等,依旧经典。
但你让30多岁,40多岁的中年大叔再去看新出来的这些二次元,他们是没兴趣的。然而这正是现在中小学生,大学生以及刚刚踏入社会,尚未组建家庭的年轻人的兴趣所在。别谈啥演技,颜值即正义。为什么有数字台词,小鲜肉明星们走穴太多,商业活动频繁,哪有时间在那里死背台词,对白只要对口型就行,后期配音就完事了。
你敢喷人不敬业,死忠粉们唾沫星子淹死你,把你整成“社会性死亡”,你信不信。
这些死忠粉,可能就是你侄子侄女。
我跟我侄女聊鹿晗,她回了一个字“切”。跟她说肖战,好歹她还搭理我两句。
我有时候感叹,爷的青春回不来了!
再回来说军棋直播,同样,很多主播技术都很一般,判断走位大局观,包括基本功都很差,但不影响人家涨粉,
因为看的人都是小孩子居多,还有一些似懂非懂的中青年。主要是看娱乐气氛有没有,人气旺不旺,这样刷礼物才有存在感。
西瓜虎牙各有两三个主播水平还可以,斗鱼有八个主播(山大包括在内)水平是顶尖的。斗鱼这八个人到随便哪个平台都能当头牌,如果纯以技术作为判定标准。
面对这种状况,自然有破局之法,咱可以走娱乐化路线,可以自己向平台买流量,上首页推荐,逮住几个冤大头大哥就能回血;找工会弄一两个“土豪”托儿猛刷一波,把不明就里的小萌新们韭菜一割,短期就能回本,站着就能把钱挣了。
这好吗?
这好像不好。我们直播的初衷是普及军棋,用爱发电,当然能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那是最好的。
所以我还是觉得不忘初心,走棋力争尽善尽美,探索棋艺的至高境界,淡泊心志,坚守本真。
扎扎实实的东西,才能成为经典。
再过十年二十年,当我们老去,当我们再回看自己曾经发布的那些对局,丝毫不羞愧,不用脸红,因为它经得起循环播放。
历史也会给出公正的评价。
山大发此文以自勉!
20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