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楼阁
造三重楼
空中楼阁
《百喻经·三层楼喻》
【原文】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
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
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作楼。
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
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
——佛经寓言(《百喻经》)
【今译】
从前,有一个愚蠢富人,傻乎乎的,一无所知,没有知识。
一次,他到别的富人家里作客,看见人家一座三层高楼,又高又大,富丽堂皇,宽敞疏朗,通风敞亮,采光很好,他越看越喜欢,越看越羡慕,内心渴望拥有,心里想:“我有钱财,并不比他家的少,为什么以前不造这样华丽的三层楼住住呢?”
回去后,他立即唤来木匠,问道:“你能照着那家的样子造一座那样漂亮的高楼吗?”
木匠回答说:“那座楼就是我造的。”
富人于是便说:“现在你就为我造一座像那样的楼。”
当时木匠便开始清理地基,测量土地,制坯垒砖、准备造楼。
富人看见木匠在垒砌砖坯,垒墼作舍,犹怀疑惑,心里疑惑,不能了知,不明白,就问木匠,说:“你这是在作什么呢?”
木匠回答道:“造三层楼呀。”
富人又说:“我不要下面两层,你先给我造最上的那一层,你只要替我造第三层就ok了。”
木匠惊讶地回答道:“天底下没这样的事!哪有不造最下一层楼而造第二层楼的?不造第二层楼又怎么能谈得上造第三层楼?”
这位愚蠢的富人仍固执地说:“我现在就是不要下面两层楼,你一定得只给我造最上的那一层楼。”
当时人听说了这事,都笑话他,觉得十分稀奇荒唐可笑。
【赏析】
这是《百喻经》第十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好高骛远的人总想着一步登天,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不造第一层,怎么造第二层?没有第二层,怎么造第三层?一座没有地基的空中楼阁是不存在的!
这位富愚人“痴无所知”,愚痴无智的行为可笑,在于急功近利,求速成,忽略过程与基础的重要,认为打基础费时费力费钱,又不能立即看到成果,幻想着跳过基础阶段,一蹴而就。
所谓“万丈高楼从地起”,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是从一筐土开始一砖一瓦慢慢地累积起来的;千里之行,是从脚下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做事是从最基本的开始,必须打好基础,经过逐步的积累,踏踏实实,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才能有所成就,才能更高更大更长远。
“空中楼阁”没有根基,比喻脱离实际的虚幻空想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