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状态理论第一课:自我是调节个体状态的最核心最高级的工具
大家好,我是老迷路。
在这之前,我们已经从个体表达的角度,还有从精神能量流动的角度,认识到无论是思想,还是情感,又或者是欲望,人格等等这些载体,某种层度上都是可以‘表达’的。
这两种理论是可以合在一起的,创作表达理论(着重思想载体)可以看成是创作能量理论(多种载体并重)的一种特殊情况。
现在呢,让我们站在一个更靠后的角度去审视,就会发现,所谓的思想载体,情感载体,欲望载体,等等,其实就是一个个精神能量汇聚点或分流点,而各种能量的流动其实就是一条条线。
因此我们之前的创作理论其实是一种对创作的点性、线线的分析。
接下来就让我们试着从一种更宏大的角度来对创作进行分析,那就是从个体状态的角度对创作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关于个体状态与自我的内容。
我们每个人呢都是一个个个体。
从一个个体的角度看,这个世界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个体内部与个体外部。
而个体自身呢并不想被外部所瓦解同化,个体自身是有维系自身存在的需求的。
个体自身为了生存下去,更好地适应外部周遭环境,就发明了一系列调节适应工具,比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这些系统被用来调节维持个体内部的平衡稳定及解决个体内部与外部交流沟通中产生的矛盾冲突。
其中最核心最高级的一套调节适应工具就是在神经系统基础上进化出来的自我系统。
自我系统是一套统合系统,自我能把个体的一切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自我赐予了个体一个内在的主人。自我使个体具有了主体性。自我使个体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自我使个体知道这副躯体是自己的。自我使个体知道自己叫什么,来自什么样的家庭,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从前经历了什么,现在是一个什么样子,以及未来可能会怎样。
当作为个体的我们与外部沟通时,会遇到了各种麻烦问题,并因此会展现出种种不同的面貌,即种种不同的个体状态。
比如个体生病了,单纯靠自身免疫系统已经无法扛过去,那么个体的自我就会引领个体去求医问药,去摆脱这种生理上的不平衡不稳定状态。
又比如个体在家隔离时间长了,个体情绪上抑郁了,那么自我就会指挥个体去做些开心的事,看电影了,刷视频了,网络聊天等等,从而摆脱这种精神上的不平衡不稳定状态。
总之,自我是调节个体内部的矛盾冲突及个体内部与外部的矛盾冲突的最核心的最高级的工具。又或者换种说法就是,自我是调节个体状态的最核心的最高级的工具。
好,大致简单认识了自我,接下来,咱们再稍微了解一下个体状态。
首先,个体内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在生理上,个体可能是平衡稳定的,即健康的,但是在精神上,个体可能就处于不平衡混乱之中。
其次,个体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是这样的,比如在职场上,与同事上司是相处愉快的,但是在与家庭成员的相处上则可能剑拔弩张。
这多种多样的不平衡不稳定是由多种多样的矛盾冲突所造成的。
当这众多的矛盾冲突之中有一种占据了主导位置,那么它就会导致个体整体上处于它的影响之下。
只不过在它施加对个体的影响之前,自我是会先对其处理开战的。
当自我及时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主导矛盾冲突,那它就几乎不会对个体产生影响。
但当自我没有解决掉这个主导矛盾冲突,那它就会对个体施加影响。
至于个体到底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因而展现出什么样的面貌,即个体状态,那就得看自我采用什么样的载体工具了。
比如个体因创业失败受到很大打击,那么他的自我可能会使用欲望载体这个工具,酗酒成瘾,变成一个酒鬼。当然他也可能使用人格载体工具,退回到幼稚的儿童人格里,沉浸在无聊的玩乐之中。
因此个体状态,即个体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由双重因素决定的,一是主导的矛盾冲突,二是自我处理这种主导矛盾冲突的方式。
不过现实中,个体总是要面对如此众多的矛盾冲突,自我并不能一一及时解决,于是就被遗留下来,又或者自我不够强大,那就采用各种防御方式进行处理,逃避压抑扭曲等等。
因此现实中,个体总是处于一种包含了诸多不平衡的相对平衡状态之中,负重砥砺前行,又或者个体处于多种不平衡重叠相交的复杂失衡状态之中,从而沉沦在无尽黑暗之中。
好,最后总结一下今天所讲的内容:
自我是调节个体内部及个体内外部的矛盾冲突的最核心最高级的工具,即自我是调节个体状态的最核心最高级的工具。
个体状态,这里主要指的就是个体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
个体状态是双重因素决定的,一是多种矛盾冲突中占据主导位置的某种矛盾冲突,二是自我对这主导矛盾冲突所采取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