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卑路斯有哪些内政成就?【卑路斯研究】(二)

2023-04-08 23:29 作者:加兹温的塔赫马斯普  | 我要投稿

上期我们探讨了卑路斯上位的相关问题,本期的主题则是卑路斯有哪些内政上的成就 一 对上期的一个补充

在正式开始本期内容之前,容我先对上一期的内容做一个补充以及纠正。上期视频中说,记载卑路斯上位的史料只有三部,这是不正确的说法。实际上,还有三部史料也记载了相关内容,但这几部的相关内容不具代表性,只需要简要分析。 首先是亚美尼亚人所著《亚美尼亚人的历史》,本书当中描写卑路斯上位的情节,只说他是次子,没有提到嚈哒,但也没有提到米赫兰。接下来是另一部亚美尼亚著作《高加索阿尔巴尼亚王国史》,本书当中的记载和埃里塞几乎一模一样。前两部皆为亚美尼亚人所写,时代和卑路斯比较接近。 最后一本隔的时间比较远了,是阿拉伯历史学家雅古比所写,他的记载则和《塔巴里史》的第一种说法差不多。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亚美尼亚方面记载完全不支持嚈哒的说法,而在上期视频当中,已经论证了嚈哒说法的不合理性。 还需要补充的是,为什么认为《萨珊帝国的衰落》中说法最为合理呢?从萨珊后期的历史中可以看到,米赫兰家族具有非凡的影响,甚至出现过两位君主。然而,在此之前,萨珊波斯影响最大的并非米赫兰,而是苏伦家族。这种权力的转变,正是从卑路斯时期开始的。我们之前已经提到了卑路斯的导师拉翰,在接下来还会有几位米赫兰家族的重要人物登场,他们能够证明米赫兰协助的说法最为可靠。 二 瓦切二世与阿尔巴尼亚叛乱

补充完毕,我们正式开始本期内容。卑路斯刚刚夺得了王位,然而一个棘手的问题正在等着他,这便是阿尔巴尼亚王国的叛乱。 这个阿尔巴尼亚位于高加索,和巴尔干那个没什么关系。自从沙普尔一世开始,阿尔巴尼亚就成为了萨珊的附庸国,被算入各省之中。此时在位的阿尔巴尼亚国王叫作瓦切二世,他的母亲是卑路斯的姑妈,所以他跟卑路斯是堂兄弟。而他本人又是卑路斯的妹夫,可谓亲上加亲。 那他为什么要叛乱呢?原因还是宗教,瓦切原先是个基督徒,由于卑路斯之父伊嗣俟二世的宗教政策而被迫皈依了祆教。当他看到卑路斯和霍尔木兹争位,便认为有机可乘,随即造反。他具体造反的时间我们不得而知,总之在卑路斯干掉他兄弟之后,立刻就试图招安瓦切。 但是瓦切没有投降的意思,他联合了一个叫作马斯库特的部族,打开了杰尔宾特关口,一起进攻萨珊。他还拉上了亚美尼亚的“十一座山的王”(也就是亚美尼亚的十一个首领)。而卑路斯三番两次劝说没有效果,直接礼尚往来。他打开现在的达里尔峡谷,放匈人来攻打阿尔巴尼亚。要知道,阿尔巴尼亚好歹是你自己的省份,放别国来抢是个相当窒息的操作,堪比隔壁宋孝武帝刘骏屠自己城。(在此时,他也确实正在干这事)不过卑路斯的这个行为算是情有可原的,我们在下文会说明原因。顺带一提,只有亚美尼亚方面对此事有记载,卑路斯依靠嚈哒上位的说法有可能就是这件事传歪了。 战争在卑路斯和匈人的夹击下,瓦切二世终于撑不住了。卑路斯似乎也没打算赶尽杀绝,《高加索阿尔巴尼亚王国史》记载,他又写信告诉瓦切二世:“只要你把我妹妹和我妹妹的孩子还回来,他们原本是祆教徒,是你让他们改信了基督教,你就可以继续当阿尔巴尼亚的国王。”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卑路斯会要求这个“孩子”?并且下文中也同样从未提起这个孩子,我怀疑此处的孩子代指子民。而埃里塞则把孩子一词替换成了侄女,这就显得更为奇怪了,他同样没有再提到这个“侄女”。因此,这里的记载显得不清不楚。 总之,瓦切二世对宗教的态度十分坚决,他把母亲(卑路斯姑妈)和妻子(卑路斯妹妹)送还了回去,随后隐退修道院,尽管史料记载他是自己退走,但实际上是不是卑路斯逼得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本书下文还记载了卑路斯的一些其他言论,表现了他对瓦切二世的尊敬,但显然是附会上去的,可信度不高。 根据埃里塞的记载“所有的这些麻烦一直持续到第五年”。所以在463年前后,卑路斯成功镇压了了阿尔巴尼亚叛乱,废除了此地的统治家族(和帕提亚王朝属于一个家族),此后直至卑路斯阵亡,阿尔巴尼亚不再有国王统治。而卑路斯本人的战火再次燃起就要等到征嚈哒之时了。 三 饥荒和修城

现在,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459年,也就是卑路斯夺位成功的第一年。《列王纪》记载卑路斯在位第一年“广开言路,广施仁政”,可想而知,卑路斯在祆教徒里的风评相当不错,连这一时期亚美尼亚方面也记载他“将亚美尼亚人从奴役中释放,并给予津贴”,像这样同时能被两边夸的情况相当少见。(尽管此时卑路斯和亚美尼亚人关系和睦,但在后来这种情况完全改变了,请看下集) 然而,卑路斯的一生都被倒霉所伴随着,他很快遇上了一场大饥荒。百度有言饥荒是内战的后遗症,内战进行了两年,对国家肯定是有一定程度上的破坏的。然而,卑路斯和霍尔木兹交战的地点主要位于帝国东部,因此百度上说内战破坏了帝国水利系统很显然不太可能。 关于饥荒的时间,史料中也有出入,菲尔多西和塔巴里均记载饥荒为七年,而雅古比则记载饥荒时间为三年。很有可能是前三年饥荒较为严重,在之后逐渐好转,并在第七年后完全恢复。而卑路斯应对饥荒的手段也算是可圈可点。据记载他免除一切赋税,显然有所夸大,但减免赋税肯定是有的。除此之外,他鼓励人们互相帮助,要存粮多的人帮助存粮少的。为了践行这一政策,他还规定:如果某村子里有人饿死,那么全村的人都要受到处罚。 塔巴里夸张地记载,在一年中只有一个人死于饥荒。可想而知,在卑路斯政策的实施下,整个国家在饥荒中损失并不算太大。但这场饥荒肯定也给国家造成了负面影响,导致卑路斯腾不出手干其他事,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他放匈人攻打阿尔巴尼亚的行为算是“情有可原”的。虽然卑路斯之后因为战争失败而有一些加税加赋,但总的来说他还称得上一位仁君。 平叛之后的某一年,卑路斯估计也认为需要恢复之前匈人对阿尔巴尼亚的破坏,于是他下令建城。卑路斯是仅次于沙普尔一世的一位基建狂魔,他在高加索地区建造了两座城,一座叫卑路斯扎帕特,现在叫作巴尔达;另一座叫沙拉姆•卑路斯,他有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字——阿尔达比勒,这也许是他对后世最大的影响了。 卑路斯在国家东部地区也修建了两座城,分别是拉姆•卑路斯和罗珊•卑路斯,都是偏向防御工事性质的。此外,也有研究认为,戈尔甘长城有可能最早是从卑路斯开始建造的。可以看出,卑路斯时期的内政颇为成功,对后世也有不小的影响。 另外,上文也提到过,在卑路斯统治时期,米赫兰家族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升,家族成员在许多地方身居要职,这件事也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这个问题,我们会放到下一期详细讨论。 后来发生的事情就广为人知了,卑路斯几次出征嚈哒,并在之后战死沙场。但是在482年,在他最后一次出征之前,亚美尼亚人揭开了他们在萨珊时期最后一次主动的造反。亚美尼亚人为何要造反?卑路斯是如何处理造反的?东罗马方面又有什么动作?敬请期待下期。 参考资料: 《列王纪》 《塔巴里史》 《瓦尔丹和亚美尼亚战争》 《阿尔巴尼亚王国史》 《亚美尼亚人的历史》 《历史》(雅古比) 《萨珊帝国的衰落》 《萨珊朝伊朗》 《伊朗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相关词条

卑路斯有哪些内政成就?【卑路斯研究】(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