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富士 16mm F1.4R使用体验分享(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2018-06-29 11:49 作者:评者N大  | 我要投稿


首先说明一下,本文原先不存在于原先的日程中,这枚XF16mm F1.4镜头是一位杭州网友出于信任而寄给我的,在此感谢他的信任与支持,也是在下第一次收到网友送测的样本,自己的业余爱好能被人肯定是种很幸福的感受。

毕竟镜头是他人借我的,有归还期。所以排开其他事项,体验这枚XF16成了优先事项。

67mm的滤镜口径,是我手头富士定焦镜头中最粗大的,挂载在XT20身上十分的头重脚轻,或许只有XT2+鸡血手柄才能驾驭吧。

XF16做工没啥好多说的,精致,金属感十足。

具有我非常喜欢的带有景深刻度的推拉式AF/MF切换机构。

AF模式下对焦环卡死不可转动、MF模式下对焦环可转动并带有机械限位(只能从最近刻度位置转到无限远刻度位置)。

对焦环转动阻尼均匀但略轻,这方面我更喜欢奥林巴斯的厚重阻尼。

对焦马达被优化的很不错,即使非LM马达,运行噪音依旧轻微,对焦速度很快,只能感受到一点震动波而已。

光镀膜发色是十分漂亮的洋酒红与暗绿色。

卡口毫无疑问作为最好定位的XF定焦必须是金属的,日本制造。

在对焦过程中,镜头的最前端、最尾端镜片均不会移动,将吸灰的风箱效应最小化,加上WR的防护圈可以帮助拍摄者面对相对恶劣的环境,当然机身必须是XT1级别以上的。

作为一个双超低色散双非球的F1.4高端镜头,实战到底如何?我们这就看起~

我们先从严苛的边缘成像开始看。

接近无限远的物距,被摄物体完全被覆盖在了景深范围内,就画面边缘的素质来说,F1.4的表现很一般,但大反差还被保留着,还带有些许色散,收缩一档光圈后情况没有明显好转,收两档光圈后才明显好转,到F4时才称得上犀利。


相对轻松的画面中心,情况能好转多少?

全开的时候色散不少,但大反差保留较好,收一档后整体反差提升一些,色散大幅度减退,收两档时画面反差已经接近巅峰,只剩一点点细微色散,F4时肉眼可见的色散也消失了。

要我说,对于这个结果是略不满意的,毕竟富士家的顶级定焦头,毕竟这是画面中央的位置区啊!

不应该。

是不是色散抑制的锅?我们进一步看看~!

额~~~~~~~~~~~~~~

.................设计师,扎心了...

这真是我没料到的结果,轴向色差抑制的能力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横向色差抑制能力前面的建筑拍摄也展示了......

我以为XF16有这么近距离的设计,定位顶尖,一定会有与XF23 F1.4R一样的近摄素质......

扎心了...

树荫下金属高光的表现,大家可以看看这个色散抑制......

我有点不想进行下去了,怎么办?我想静静...

不对~!我想起了当年我写XF23mmF2时的情景,别急躁啊,小伙子(啊呸~小个头),要多给它机会表现呀~!

好吧,沉下心,继续~

畸变抑制还是比较理想的,可以看到我画的黄直线基本能与建筑线条吻合。

但是焦外倒是有些让我困惑,全开光圈下的光斑出现了类多边形状态,并非是口径蚀的切角,而是偏向正多边形状态。

类似收缩了光圈时的光斑,难道XF16是一枚预留光圈的镜头?实际光圈大于F1.4,为了画质,采用机械限位,限制在了F1.4造成了这种情况?查了一下官网资料,XF16是9片圆形光圈叶......

不会这么巧吧?别心急下结论,换个地方试一下......

类似收缩了光圈时的光斑,难道XF16是一枚预留光圈的镜头?实际光圈大于F1.4,为了画质,采用机械限位,限制在了F1.4造成了这种情况?查了一下官网资料,XF16是9片圆形光圈叶......

不会这么巧吧?别心急下结论,换个地方试一下......

好吧,原来是个巧合,松了一口气。

烈日正午的阳光,对着怼,NANO GI镀膜的表现让我心悦诚服,有方罩子可以提升画面反差,但即使裸镜无遮光罩,一枚11组13片镜片的镜头,能有这种眩光耀斑现象还是属于很优异的。

下面我们进入更多实战检查环节。

本环节以实际拍摄为主,使用不同的光圈(简而言之就是不盲目开大光圈),来展现该镜头在通用情况下的表现。参数会打在照片上。

下面,我们开始吧~!

不知道各位是怎么想的,反正我是有些郁闷的。并不是说这不是个好镜头,而是结合了价格与规格来说,这个表现与定位略有不符。

做工用料真的不错,对焦也迅速。但画质才是关键,尤其是这个定位的镜头,全开的画质太关键了。

色散造成的画质劣化影响了整个画面的观感,在全开尤其如此,即使收缩了一档光圈,依旧存在可见色差,根除需要收缩三档光圈才能让画面观感明快干净,这有点让我意外,并非我太苛刻,而是这个级别的镜头不该让我用温和的态度去评价了,你说是不是?

我本就是期许着XF16mmF1.4能像XF23mmF1.4一样让我眼前一亮的,但事与愿违。

是我要求太高了么?呼~

总结来说,实拍的话,光比均衡的地方全开可用,近摄素质全开时很一般,需要收缩两档来增加反差与细节。远景的话也请避开全开,收到F4以后吧。

这枚镜头的优点是外观做工不错,手感不错,对焦迅速,光圈大,抗炫光能力优秀。

缺点是与堆料不符的色散抑制能力与全开解析度,还有给了不错的近摄距离但素质平平。

一家之言,且听过算过。

总结完毕~咱们下回见~!

富士 16mm F1.4R使用体验分享(想说爱你并不容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