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采购管理师、专业技能培训证书学习、生产系统的协调机制

2022-05-23 16:29 作者:CPPM职业采购证认证  | 我要投稿


  一、供应链的协调控制机制

  要想实现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供应链上就需要建立一种协调机制,从而形成协调供应链。要知道,协调供应链的目的是能让信息顺畅地传递。这样一来,因为信息失真导致的过量生产、过量库存的情况也能减少。也只有这样,整个供应链才能根据顾客的需求而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供应链才能跟市场需求实现同步化。

  另外,我们要注意,供应链的协调机制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方法是根据协调的职能划分,这样协调机制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不同职能活动之间的协调跟集成,第二种是根据同一职能不同层次活动的协调。另一种方法我们可以根据协调的内容划分协调机制。这样的话,协调机制可以分为信息协调和非信息协调。

  二、供应链的协调控制模式

  要知道,供应链的协调控制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哪三种呢?集中协调、分散协调和混合式协调。其中,集中协调是一种中心化的协调控制模式。这种模式的话,主要是把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到了一个系统里面,然后采用集中方式进行决策。所以,这种模式忽略了代理的自主性,还容易导致组合约束的爆炸。面对不确定性,集中协调的反应也比较缓慢,很难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再来说分散协调。说到分散协调,它十分强调代理模块的独立性。一般来说,分散协调对资源的共享程度也比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分散协调缺乏通信跟交流,很难做得到供应链的同步化。

  接着说混合模式,也就是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模式。从客观角度来说,这种混合模式是一种比较好的控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各个代理一方面保持各自的独立性运作,另一方面,他们会参与整个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体系,从而保持了独立性跟协调性的统一。

  三、供应链的信息跟踪机制

  关于信息跟踪机制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做介绍,一个方面是生产计划中的跟踪机制,另一个方面是生产进度控制中的跟踪机制。

  (一)生产计划中

  先来说生产计划中的跟踪机制。要知道,在接到下游订单以后,下游企业要建立针对上游企业的订单档案。这个档案包括什么内容呢?主要包括用户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比如说规格、质量、交货期和交货方式等等。

  此外,主生产计划需要进行外包分析,然后把订单分解成两种。哪两种呢?

  外包子订单和自制件子订单。注意了,订单跟子订单的关系在于,订单往往是一个用户提出来的订货要求。在同一个用户提出来的要求里面,可能会有好多个订货项。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同一个订单当中不同的订货项叫做子订单。再有,主生产计划负责对子订单进行规划,然后改变子订单在日期跟数量方面的设定。

  再来说说投入出产计划中设计跟踪机制的步骤。一般来说,投入出产计划中设计跟踪机制的步骤分为五步。第一步是子订单的分解。这一步的话,企业要结合产品结构文件、工艺文件,以及提前期数据倒排编制生产计划。对不同的子订单要进行独立计算。换句话来说,不能把不同子订单的计划记录合并到一起。

  投入出产计划的第二步是进行库存的分配。这一步基本上是跟第一步同时进行的,它需要企业把计划期内可以利用的库存分配给不同的子订单。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下,在库存分配记录上,企业需要注明子订单的信息,从而保证专货专用。

做好了第二步的工作,就可以进入第三步了。第三步是什么呢?能力占用。

  具体点来说,企业要综合工艺文件和设备组文件,然后去计算各子订单计划周期内的能力占用。别先看这个步骤,它完全可以让我们单独评价子订单对生产符合的影响。再有,在调整子订单的时候,企业也不需要重新计算整个计划所有记录的能力占用数据。这个时候,企业只需要调整子订单的相关能力数据就可以。

  接下来,就到了投入出产计划的第四步一一调整。在这一步,企业要对整个计划周期内的能力占用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评价分析的时候,企业要结合历史数据,找出来可能存在的瓶颈。对于一定时间段内形成的能力瓶颈,企业可以采取两种办法解决。哪两种呢?一种是调整子订单的出产日期和数量,另一种是把子订单细分成更小的批量,然后分别设定出产日期和出产数量。当然了,企业必须得保证细分以后子订单跟原订单是相对应的。

  再说第五步,修正步骤。实际上,这个步骤应该是在前四个步骤之前进行的,毕竟它是对一个周期内投入出产计划执行情况的中期总结。注意了,跟一般的计划滚动过程一样,前一个周期的生产进度数据跟库存数据是不能少的。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企业可以准确地按照子订单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同时,企业可以调整相应子订单的凄凉设定,进而适应生产的实际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能完成这个功能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整个生产系统当中都形成了内在联系,这种联系的形成都是通过子订单形成的。

  (二)生产进度控制中

  要知道生产控制是生产管理的重要职能,也是实现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虽然生产计划跟生产作业计划对生产活动做了安排,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需求往往都会发生变化。

  另外,因为各种生产准备工作不周全或者是生产现场偶然因素的影响,计划产量和实际产量之间难免会产生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必须及时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一旦发现偏差,就要赶紧进行调节和校正工作,从而保证计划目标能顺利实现。

  再来说说生产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要知道,生产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按照预先制订的作业计划,检查各种零部件的投入、产出时间、数量和配套性。

  这样一来,才能保证产品准时产出,也才能保证企业按照承诺把产品准时送到用户手里。

  此外,因为建立了生产计划中的跟踪机制,生产进度控制中的相应工作就是在加工路线单子中保留子订单的信息。同时,生产进度控制中用到了很多种分析方法。比如说,在生产预计分析中用到了差额推算法;再比如说,生产均衡性控制中用到了均衡系数法,等等。这些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到跟踪机制当中。不过,分析的目标不再知识计划的执行情况,还有对各子订单的分析。

  在没有跟踪机制的生产系统当中,因为生产计划直接把子订单的信息隐去了,所以生产控制系统没有办法识别生产过程跟子订单的关系。并且,生产系统也没有办法把不同的子订单区分出来。这个时候,生产控制系统只能控制产品的投入和产出。而有了跟踪机制,生产控制系统能起到的作用就不一样了。对于生产控制系统来讲,使用跟踪机制的作用在于,对子订单的生产实施控制,从而保证对客户的服务质量。由此看来,生产控制系统当中应用跟踪机制是很有必要的。


采购管理师、专业技能培训证书学习、生产系统的协调机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