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真正掌握非常时期野外获取食物的能力丨硬核生存指南

2020-10-20 11:39 作者:变革者FPS  | 我要投稿

非常时期如何在户外找到天然野生的食物?这是每个生存狂都关心的问题。


即便你曾经囤积了很多食物,也可能消耗殆尽,或者被人洗劫一空,到了那时候,你不得不到处寻找可以果腹的食物。

01


不要被电视节目和网红视频忽悠。


那些都是骗流量的团队操作,满足观众的猎奇心态,让他们「大开眼界」。让观众觉得新奇好玩,是做节目的宗旨。


这些东西都不是户外求生教科书。


如果你觉得贝爷很酷,真的只拿一把生存刀到户外求生,通常会死得很惨。是真的会死,直到很久以后你腐烂的躯体被人发现,或者永远不被人发现。


以普通城里人的能力,在户外是抓不到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做陷阱、设套之类的狩猎方法先不要去想。


下河摸鱼难度很高,除非是景区里被喂养得胖乎乎的锦鲤和金龙鱼,否则徒手抓鱼基本上不靠谱。


用树枝做个鱼叉,或者把生存刀绑在登山杖上当鱼叉,这种事仅仅存在于意淫中,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在大自然水域,通常三天也叉不到一条鱼,除非你在在养鱼塘边上,或者在公园里叉锦鲤。


抓鱼有很多种办法:钓鱼,渔网,鳝鱼篓诱捕,挖泥鳅,炸鱼,毒鱼……真正有效的办法,都是最普通最平淡的,而不是猎奇的。


随身带几个微型的钓具,只有几克的重量,挖几条蚯蚓去钓鱼,是普通人最可行的办法。


鱼钩不要太大。非常时期钓到大鱼的机会很少,非专业人士最容易钓到几十克到几百克重的鱼。用大鱼钩的收益不如小鱼钩。

02


最可行的是吃植物。植物见到人不会跑,比抓动物容易多了。


你首先要学会的,不是野菜野果,而是庄稼。田里的作物数量远远高于野菜,即便是荒野,也会有很多自然繁殖的蔬菜,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会把它们的种子传播到很多地方。


人工选种的蔬菜味道比野菜好很多,也安全很多。即便在荒山,你也能找到野生的芹菜、小白菜、油菜、韭菜、萝卜、丝瓜、南瓜、番薯、玉米。


你要学会根据叶子和花判断蔬菜,知道番薯叶子和土豆叶子什么样,挖下去就有吃的。


油菜虽然主要用来榨油,但是它的叶子也是可以吃的,嫩芽和花蕾尤其好吃。



番薯虽然吃地下根,它的叶子和藤蔓也是美味蔬菜。花生的叶子也可以吃,但是你要谨慎,因为吃了就会呼呼大睡,那是纯天然的安眠药。


一个地区常见的农作物只有几十种,你若经常去乡下,找个老农民带你去认识这些庄稼,一样样拍照,复习几次,以后在路上看到就会认识。


认识常见种农作物只需要大约一百小时的学习。只要把玩游戏、喝咖啡、闲聊、追剧的时间里抽出一点点,你就可以在一个月内认识一百种农作物。


只有找不到农作物的时候,才有必要吃野菜。如果农作物的食用价值是100,野菜的食用价值只有10。


所以认识农作物是最优先的生存技能。

03


下一步是学习野菜识别。


大多数野菜味道不好,有些还有轻微毒性,要慎重吃。


更麻烦的是某些有毒植物和野菜非常相似,如果鉴别失误,就可能中毒。


网上你能看到很多所谓的鉴别方法:比如挤出汁液涂在上臂,看看是否有中毒反应。在植物上切开口子,撒上盐,看看是否变色。汁液滴在银器上,看银器是否变黑。闻一下是否有苦杏仁之类的有毒植物常有的气温。看看野草和蘑菇是否有动物咬过的牙痕。


以上全错。




这些办法都非常不靠谱。正确的做法是你必须准确判断这种植物能不能吃。


现在的信息技术,让你可以像博物学家一样知识广博,前提是正确利用互联网。


下载一个可以识别植物的APP,然后根据识别出来的植物上网搜索它是否可以吃。


这种APP很多,在应用商店用「识物」、「识花草」、「拍照识物」,就能找到很多个类似的APP。上网看一下别人的评论,选几个自己喜欢的装在手机上。


即便没有专门的APP,你也可以用百度图片搜索的办法找到这种植物的资料。


若是看到某种植物貌似可以食用的野菜,就拍几张照片,花,叶,全棵,都多拍几张。有时候会识别错误,你要多上网找那些植物的百科资料,对照鉴别,以免出错。


如果你觉得很好玩,就会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每天看到路边的植物就拍照鉴别,不知不觉就认识很多植物。


正常人会记住那些美丽的植物。生存狂会记住那些能吃的植物。


记住一点:不要轻易吃没把握的野菜。你不需要认识很多野菜,认识最常见的十几种就足以让你生存,但是每一种野菜都要认得很准。


04


如果你需要动物蛋白质,最可行的办法是抓那些容易抓到的动物。


比如蜗牛和螺蛳,就是跑得比人类更慢的动物。海边岩石上的牡蛎、藤壶和贻贝,是完全不会跑的动物。


在南方的河流湖泊,螺蛳多得惊人。摸螺蛳比钓鱼容易,而营养价值与鱼类并无区别。


田螺,福寿螺,也是很好的食品。


必要时可以考虑昆虫。肥肥胖胖的昆虫幼虫,无论的白色的,还是绿色的,大多数可以吃。


但是吃这类食品一定要烤熟。一方面是可能有各种病菌和寄生虫,还可能因为异类蛋白导致过敏。有些高密度群居蝗虫自身带有毒素,若是烤熟了毒性就降低了。


还有一种被人忽略的野生动物是蚯蚓。中医叫地龙。虽然不是美食,蛋白质含量还是极高的。泡水,洗净,炖熟,就可以吞下去。


现在开始就可以练习摸螺蛳。记住摸到螺丝后要剪掉屁股才可以吸出来。若是在户外带一个多功能工具钳,就可以很方便剪螺蛳。


吃昆虫需要解决的是心理障碍。如果日常经常吃一些虫类食品,比如油炒的蝉,水煮的蜂蛹蚕蛹,油炸的蝗虫和蝎子,吃广东人养在水果里的那种虫子,吃中医食补的地龙炖鸡,就能慢慢在心理上适应。


如果你擅长摸螺蛳,熟练吃各种虫子,即便穿越到1960年的河南信阳,被饿死的概率也会很低。










如何真正掌握非常时期野外获取食物的能力丨硬核生存指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