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长大就萎缩”,这句话到底害了多少孩子!
宝宝在睡梦中常常发出鼾声,家长们往往认为,这是睡得香的表现,而忽略了经常打鼾可能是身体出问题了。如果经常打鼾,多是因为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其中最多见的就是腺样体肥大。
今天,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就来聊聊腺样体肥大的事儿。
下图就是一个例子,这是同一个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样子,是不是差别很大?因为长期睡觉打鼾、张口呼吸,孩子已经出现了腺样体面容。

腺样体肥大及其危害
腺样体俗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的顶壁和后壁交界处。它和我们常说的“扁桃体”的区别在于,腺样体在鼻咽部,而扁桃体在口咽部,俗称腭扁桃体。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腺样体和扁桃体会在宝宝出生后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长旺盛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
但有些宝宝却因为反复炎症刺激而导致了腺样体的病理性增生肥大,肥大的腺样体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除了常见的张口呼吸与睡觉打鼾外,它还会引起耳、鼻、咽、喉等多处症状。一般来说,腺样体肥大是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合并存在的。
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在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危害很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1、腺样体面容
由于鼻堵呼吸不畅,长期的张口呼吸,经口腔呼出的气流长期冲击上腭会影响宝宝颌面骨的发育,形成特殊的 “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唇上翘,上齿外呲(俗称“龅牙”),上腭较高,表情呆滞。也就是下图以及我们在开头展示的图片那样。

02、呼吸暂停、缺氧
呼吸不畅导致宝宝睡眠不安,时常翻身、出汗,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甚至惊醒,变换睡姿后才能再入睡,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同时血液中氧饱和度不足使大脑处于慢性持续缺氧状态,宝宝白天昏昏沉沉,精神欠佳,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
03、其他严重并发症
长期的呼吸不畅,还会影响宝宝的心肺功能,严重者可引起肺心病,心肌受损,甚至心力衰竭。
如何治疗
那么,宝宝如果患上了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应该如何治疗呢?通常,治疗方法分为以下两种:
01、保守治疗
腺样体肥大的宝宝,就诊时往往都合并有鼻炎、鼻窦炎,因此在早期可以药物保守治疗2-3个月,如果症状控制不佳则考虑手术。
02、手术治疗
腺样体切除三大指针:
阻塞症状:包含睡眠呼吸障碍、慢性鼻塞或习惯性张口呼吸、生长发育不良、口腔颌面部发育异常、淋巴组织异常增生;
感染因素:包含中耳炎,鼻炎,鼻窦炎,慢性腺样体炎等;
有良性或恶性新生物;
一般当小朋友的鼻炎、鼻窦炎、中耳炎、鼾症等并发疾病持续不得好转,吃药也改善不明显的情况下,医生就会建议做手术来解决问题。
尽管选择手术是医生权衡利弊后的最佳结果,但手术的安全性、麻醉风险等还是让家长们“谈手术色变”。因此,针对爸妈们对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疑问,佑宝梳理了以下常见问题:
腺样体一定要手术么?
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主要根据其症状和腺样体肥大的程度而决定,轻者可以药物治疗,严重者则需要手术切除腺样体。
什么情况下需要切除扁桃体?
1、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有并发扁桃体周脓肿病史。
2.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呼吸,妨碍吞咽、及语言含糊不清者。如伴有腺样体肥大,可一并手切除。
3.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肌炎、肾炎、某些皮肤病,以及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等。
4.慢性扁桃体炎与邻近组织器官的病变有关联时,如中耳炎、鼻窦炎、颌下淋巴结炎等。
5.扁桃体角化症及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
6.扁桃体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并切除;对恶性肿瘤则应慎重选择适应证和手术范围。
手术全麻对孩子有影响吗?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状况而选择适当的麻醉剂量,虽然在全身麻醉中会失去意识、知觉,但一次全麻所使用的药物很快就会被代谢掉,一般几小时麻醉作用就会消失,并不会对孩子的智力产生不良影响。但是如果在短期之内,多次进行全麻,也可能会有一定影响。
孩子还小,能否等大点再来手术?
手术跟孩子年龄的大小无关,只要是耐受全麻的都可以进行手术。儿童时期是人的一生当中发育最快的时期,一旦错过了发育的最佳时期,就很有可能影响到孩子面部、听力、智力等方面的发育,甚至对言语发育、性格发育造成影响,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现在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不仅会严重影响宝宝的颜值、生活质量,发展到后期,甚至有可能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因此,爸妈们们一定要及早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