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笔记】价值 张磊 第五章 价值投资的自我修养 第一节内容笔记总结

2023-07-11 12:47 作者:PP侠kr爱看书  | 我要投稿

第五章 价值投资者的自我修养


序言: 价值投资不是投资者之间的零和游戏,而是共同把蛋糕做大的

正和游戏。

-

从事投资的过程中,我逐渐发觉,投资一方面是对真理的探寻,探索外部世界;

另一方面是谋求心灵的宁静,观照内心世界。外不能胜人,内不能克己,

投资恐怕难以成功。


就像许多人 “懂得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一生”一样,投资当中也有许多的道理

被反复提及,但是许多人在应用时仍然不解其意。比如“当别人害怕时,

你要贪婪;在别人贪婪时,你要害怕。’ ‘价格是你付出的,,而价值才是你

得到的” “利润只是一种意见,而现金流却是一个事实” “你只有卖的便宜,才能

卖的便宜” “永远不要把买入成本当作卖出决策依据”.......


所以说,价值投资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修行,这条路有时候熙熙攘攘,有时候

冷冷清清。但是一直在这条路上行走的人,实在不多。

能有更多的价值投资者同行。共同讨论和切磋,无论是对于投资行业还是

具体的投资人而言,都是一种好事。


2007年,张磊和秋国鹭,邓晓峰,卓利伟等几个好友共同发展成立了高礼

价值投资研究院。创办初衷就是希望中国价值投资发展过程中,能有一个

供投资人相互学习,探讨实战的训练营,希望从一个很小的社群里,走出

更多真正懂得价值投资的优秀投资人,进而把好的资源与优秀企业家结合起来,

为中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


很早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筹划这个研究院,为了更好的办学,张磊他们

多次讨论并且出国考察。2015年5月,我们一行中国价值投资者参加了

巴菲特年会。与巴菲特,芒格,大卫史文森 约翰保尔森等美国投资人交流。

发现美国投资人无论是做价值投资还是采用其他的投资方法,都能在社群中

深入探讨非常长远以及具有很大格局的重要问题,他们身上所展现的思辨性,

开放性让人动容。自那个时候起,我们成立高礼价值研究院的想法就更加明确了。


在高礼价值投资院,学员们可以开诚布公的交流,不仅对行业格局和重点

公司进行研究刨析,还可以对规律性的认知进行切磋讨论,在不断学习和实践

中理解价值投资,我们希望基于这种学习,学员们能够想的深,看的远,

做大事。


-坚持第一性原理

价值投资者应该坚持第一性原理,从本质上理解投资,理解价值投资。


第一性原理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

他是一个根基性的命题或假设,他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违反。’

简单来说,在一个逻辑系统中,某些陈述可能由其他条件推导出来,而

第一性原理就是不能从任何其他原理中推导出来的原理,是决定事物

最本质的不变法则,是天然的公理,思考的出发点,许多道理存在的前提。


坚持第一性原理指的是不用类比或者借鉴的思维来猜测问题,而是从

“本来是什么” 和“应该怎么样”出发来看问题。相信凡是背后皆有原理,

先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投资系统的第一性原理


那投资的系统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在探讨投资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之前,

首先要认识到投资系统是理性的,有逻辑体系的,否则不会存在第一性

原理。巴菲特在《聪明的投资者》的序言中写道:“想要在一生中获得

投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者内幕消息,

而是需要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使其不会被这种体系造成侵蚀。

所以,与其把投资人纳入艺术的范畴,不如把他纳入讲道理,讲逻辑的

理性范畴。是一件可学习,可传承,可沉淀的事情。一旦总结出投资原则

和系统化的知识方法,就可以讲给出资人听,讲给创业者听,讲给大家听。

价值投资不必靠天才,只需要靠正确的思维模式,并且控制自己的情绪。


理解投资系统的第一性原理需要结构和朔源投资过程中的底层要素,即资本,

资源,企业以及其创造的价值;需要思考清楚投资的前提和出发点,即

为什么投资,投资是为了什么?


在张磊看来,投资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不是投资策略方法或者理论。而是在

变化的环境中,识别生意的本质属性,把好的资本,好的资源配置给最有能力

的企业,帮助社会创造长期价值。资本市场必须脱虚入实,讲资本聚集于

最有能力,最需要帮助的企业。具体到价值投资层面,其出发点就是基于

对基本面的理解。寻找价值被低估的公司并长期持有,从企业持续创造的价值

中获得投资回报。


在创办高瓴之前,张磊没有做过专门的权益投资,但非常庆幸能够运用

第一性原理,来构建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方法。第一性原理的最大价值在于

两点,其一是能够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其二是能在理解本质的基础上自由的

创新。对于投资人而言,就是在回归价值的基本定义的基础上,理解商业的

底层逻辑。



---回归投资的基本定义。


做投资应该回归投资的基本定义,真正理解投资是什么。关于投资,有许多

经典论述,比如约翰博格讲的:投资的本质是追求风险和成本调整之后的

长期,可持续的投资回报,克服贪婪与恐惧,相信简单的常识。


本杰明格雷厄姆与戴维多德在《证卷分析》中写道:投资就是通过透彻的分析,

保证本金安全并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率。

巴菲特曾说:在投资时,我们要用企业分析师的眼光。而不是市场分析师,

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更不是股票分析师的眼光。

这些经典论点即是前人的规律总结,又是投资修养的内功心法,帮助投资人

不断修正和完善思维体系,指导实践。


研究分析,本金安全,长期可持续回报,构成了投资的关键词。除此之外,

价值投资更是一个求知的过程,无法简单传承,一撮而就。张磊推崇

研究驱动,做时间的朋友,就是在发现真相之后一点一点往上走,让每一个

决策都有逻辑的起点,把可理解的范畴拓展到最大,而把依靠运气的范畴

缩到最小,同时,兼顾风险和收益,在尽可能小的风险中获取尽可能大的

收益,尽量做确定的,少而精的投资。


与许多生意相比,投资是观点创造价值的生意。大卫史文森认为,投资界的一个

重要分水岭不在于区分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而是在于区分有能力进行高质量

积极投资管理的投资者和无力为之的投资者。高质量的积极管理,其关键是思维模式,

在张磊的理解和实践中,第一性原理不是简化的分析模型,而是探究更底层的逻辑,

发现“看不见的手”,找到各种现象的动因,进而分析更多端绪和结果。



------理解商业的底层逻辑


做投资应该理解商业的底层逻辑,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投资的本质是

投资于变化和投资于人,因此投资的关键过程是在一个变化的生态体系中,

寻找适应环境的超级商业物种,超级商业物种之所以能适应环境,其根本在于

能为社会持续不断的创造长期价值,让消费者获益。想研究清楚商业物种的属性,

需要长期跟踪商业历史。尽管商业历史是无比宏大的,任何人都无法在宏观世界

里搞清楚所有问题,但是人能够在时空的进化中,看清一些商业的基本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人们永远无法掌握真理,只能无限接近真理,真理对人们来说

是高维的,复杂的,不可知的,但驱动事物变化的原因往往是简单的,单一的,

可判断的,因此就要从现象出发,抓住可以把握的关键要素,理解商业的底层逻辑。


在结构商业底层逻辑时,需要注意:第一性原理强调非比较思维,不应该做单纯的

对比或者类比。所以,在研究商业问题的时候,既不能简单的横看竞争对手,

步步亦趋的模仿;也不能简单纵向的做“时间机器”,把成熟的市场模式拿来套用。


所以我们非常强调长期,独立的研究:

1.每天研究行业的小环境,公司的小环境,把生意与生态,竞争与合作,创新

与适应这些要素想清楚,看清楚,了解环境的真实变化。

2.研究商业物种如何适应环境,就像达尔文研究进化论一样,不抛弃细节,

善于寻找支离破碎但是又能相互证明的关键证据,看这个物种如何自然的

进化和创新,如何跳到第二增长曲线。原发的创新往往最符合生意生态的进化。


我们推崇动态的护城河,就是希望企业是自我颠覆还是生态重构,都能从自身处境

出发,寻找创新的奇点。


坚持第一性原理是保持充分理性的过程,就像在孤独的空间里寻找一种被真相

拥抱的暖意,在持续的启示中消解所有的疑问,从理性升华出感性的过程。

他不简单参照经验,不一味的寻求旁证,朔源,拆解,重构和颠覆,在无限的空间中

追问本质,自由思考。



【读书笔记】价值 张磊 第五章 价值投资的自我修养 第一节内容笔记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