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腰椎病三年多,中医疏肝理气、强腰补肾治愈

2023-03-15 08:29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腰椎病三年多,中医疏肝理气、强腰补肾治愈。患者应先生,31岁。有腰椎病史三年多,曾经复发过几次。前两年因劳累闪了一下腰,随即腰痛发作,不能活动,被几个人搀架着来诊:腰痛剧烈,不能随意活动。放到检查床上都要轻缓,小心翼翼的,稍有不慎,即呼腰痛。诊得痛处,正位腰椎四五椎处,有压痛,病势较急,于是急给患者开出如下方药: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炙甘草,干姜,薄荷,防己,川断,元胡,狗脊,土元,桂枝等。5付。并嘱病人回家即服,服后腰痛轻了,服完再看;5日后,病人自行来诊,谓服后腰痛即轻,现服完药后,已不再痛了。 中医学里有这样一句话:情志不舒,责之肝郁。情志畅快,源于肝气的条达。  中医的医学,也就多了一分,对情志的重视。我们中国人,还把五脏之一的肝,和情志相连。情志不舒,责之肝郁。情志畅快,源于肝气的条达。 因此,我们中医常常主张,疏肝解郁治百病。 话说有一女子,年50岁,姓魏。什么毛病呢?就是自述左侧腰部持续性地胀痛,而且在最近四天来出现阵发性的剧痛。 一旦剧痛,则痛掣少腹部,引得她冷汗淋漓、呻吟不止。当时,医师看患者痛处不红不肿,无灼热感,脉象沉细而涩,苔薄白,辩证为寒凝气滞。 说白了,就是患者凉着了。于是温经散寒。但是,用药的结果不理想。缓解短短两个小时以后,继续痛。 这怎么回事?现实让医者不得不重新辩证。这一次,忽然发现患者舌质偏紫暗,立刻联想到气滞血瘀四个字。腰疼多胀痛,为气滞的表现。痛时牵扯少腹部,少腹部是肝胆经所及之处。种种迹象表明,问题似乎更可能出在肝郁气滞是个字上。 于是,细问患者最初发病情形。患者道,最初发病,确与儿媳矛盾有关。于是,医师重新开了配伍。方见—— 陈皮、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芍药各4.5克,炙甘草1.5克,香附4.5克。青皮、乳香、没药各6克,独活9克。 结果,这一次,药用4剂,疼痛大大缓解,晚上可以入睡了。再用4剂,疼痛感消失,诸证息平。 这是怎么回事?我给你慢慢说一说。 读者朋友,你看那《灵枢·经脉》里讲得好:“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腰痛不可以仰俯”。《类证治裁》则说:“肝气失畅,卧则腰痛”。这些先贤的论述都在告诉我们,中医认为腰痛和肝有关系。毕竟足厥阴肝经走腰腹,肝胆二经循两侧。当肝郁气滞的时候,肝胆经气不通,自然就容易产生腰痛。 这种腰疼,很多时候,正如上文患者表现出来的那样,腰部胀痛,痛掣小腹。胀痛,是肝郁气滞导致疼痛的典型标志。患者最初发病因为和儿媳斗气,这显然又和肝郁气滞紧密相连。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就得疏肝解郁。 上文中医师所用配伍,为《景岳全书》里头的柴胡舒肝散。这个配伍,是在张仲景四逆散,即柴胡、芍药、枳壳、甘草四味药的基础上,加上香附、陈皮,川芎而成。主要作用,就是疏肝行气、解郁止痛。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止痛效果很好的药对,即乳香和没药,以及善治下肢腰腿疼痛的独活。这样就可以取效了。 这就是说,一张疏肝的方子,治好了顽固的腰痛。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我的读者参考吧。若您也觉得,自己的腰痛或与肝郁气滞有关,不妨请中医师,遵上方帮助你化裁应用。我相信,如果辩证准确、应用得法,会给你带来帮助的。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来看,腰痛者,尤其是以腰部胀痛为主要症状的人,脉象多弦。这类人,你仔细挖掘,背后多有情绪、情感方面的不良体验和刺激。这个时候,我往往遵柴胡疏肝散之意,巧妙化裁,每获良效。我感觉,疏肝解郁治腰痛,的确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最后,还是那句话——肝郁者,郁滞的不仅仅是肝气,更是一身的气机。肝好,腰才好。若想一身轻健,劝君快去养肝。

腰椎病三年多,中医疏肝理气、强腰补肾治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