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同心 志愿有我 | 吉林松花江中学抗疫纪实
北国江城吉林正在渡过一个难捱的初春。
“3月2日,吉林市在应检尽检人群中发现4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信息像病毒一样“污染”着初春二月的空气。
吹响“集结号” 保卫江城吉林
接上级指令,3月4日凌晨零时,学校要求全体师生停课居家,等候通知。吉林松花江中学立即启动疫情应急预案。与此同时,全体教师陆续接到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第一道指令,准备参与辖区近20万居民的核酸采样工作。
3月4日凌晨7时,全体参与核酸采样的老师在经过培训后,陆续到达高新区106个采样点位,开启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汇聚“正能量” 团结向上作战
你的生活或许慢了下来,可有的人正拧紧身上的每一个齿轮,与病毒缠斗。
一场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让原本应是春雷惊醒、万物复苏的传统节日“二月二”转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之日。当知道需要志愿者驰援之时,吉林松花江中学的老师们抱着必胜的决心,带着校领导和家人的嘱托义无反顾地奔赴每个小区内的采样点。
“早6:00前教师到岗待命!”指令简短,教师们回复更干脆:“马上到”、“我能去”、“在路上”,立即行动,大家千方百计从四面八方向采样点汇聚。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和病毒赛跑,和疫情决战。
“疫情阻击战,更是家乡保卫战!当时情况紧急,很多小区的采样点条件有限,只能在户外工作,许多老师没有穿羽绒服就出发了。”吉林松花江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吕彦波说。
“请大家把口罩带好,保持一米距离!”只要是靠近采样点,高二年级主任刘晓华便大声提醒。
采样点上,更多知识技巧都要快速学习适应,就拿穿脱防护服来说,不仅要保证所有接缝密封到位,防护服的用后处理更要小心谨慎,“脱下后,要将防护服翻面,一点点卷起来,缩小它与外界的接触面,再做好消杀工作。”
温暖“人世间” 风雨无阻坚守
扫码登记、信息核查、核酸采样等各环节在每一处采样点正高效有序地推进着。老师们既要与社区、医护协调,又要随时安抚居民积极配合,耐心等待。
检测点上,当遇到老人和孩子的时候,老师们工作量就增大了许多。无身份证、速度慢,都需要耐心细致逐一指导。
12个多小时的连续作战,腰疼、脚疼、腿肿了、膝盖冻得不敢打弯儿。大家也会发现,他们也还有着多重身份,丈夫,妻子,爸爸,妈妈,儿子,女儿······但老师们舍小家,为大家,仍然坚持着、协助着。
漫天雪花,北风呼啸。各采样点开始了扫尾工作。上门为行动不便的人登记采样,打电话统计最后的人数,在岗教师全力配合,大家汇聚成一股温暖的力量,相互帮衬着、鼓励着。
在疫区的火线上,吕彦波校长带领校领导班子积极组织,充分调度,出现在大家的身边,帮助解决更多的实际困难,在寒风中,为老师们带去了更多的温暖。
截至3月6日零时,吉林松花江中学近220人的教师志愿队伍协助其他部门顺利完成辖区首轮全员核酸检测任务,老师们的付出也得到了机关、医护、社区和广大居民的认可。
拿起粉笔他们是教师,穿上“大白”,他们就是战士,扛起的都是沉甸甸的责任。这一次,学校把课堂搬到了“抗疫”现场,老师们身体力行、以身示范,上了一节“抗疫实践课”,干部党员教师团队携手同心展示了一堂生动的“人生大课”、一堂责任担当的“公开课”。
没有鲜花,没有报酬,他们用一颗跃动的善心,完成爱的传递,将自己的汗水融化成笑容,温暖他人同时也提升自己。他们不惧风险,用一抹抹“志愿红”守护着辖区居民的“健康绿”。
“根据上级部门指示,为进一步排查潜在人群感染者,3月6日6时启动吉林市城区第二轮核酸检测······”
3月5日晚8时
学校召开关于参与全民核酸检测的网络动员大会
吕彦波校长讲话
我校教师志愿者临危受命,下沉基层,与社区所有工作人员并肩作战,同时间赛跑,与疫情竞速,倾力彰显松花江人的责任与担当!
惊蛰已过,阳气增多。我们坚信,北国江城的春天,就在不远处。
资料 | 各部门
编辑 | 孙庆超
审核 | 郎宝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