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抢不到的华为债

2022-01-11 00:06 作者:进击的诗与星空  | 我要投稿

最近雷军提出,小米五年要投入1000亿研发。

 

其实,这五年的研发,甚至都不如华为一年的。

 

于是有人说,华为不是上市公司,数据都是随口说的。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说话要凭证据的。

 

华为虽然不上市,但是华为在国际国内市场发债,根据债券市场要求,定期披露年报,并在此基础上,自行披露季报。

 

给华为进行年报审计的,是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毕马威。小米的审计事务所是另外一家四大,普华永道。

 

都不错。

 

 

 

2020年,小米营收2458亿,净利润203亿;华为8914亿,净利润646亿。

 

华为一年的研发投入高达1400亿。

 

 

 

二者压根不是一个体量的公司,为什么会让人感觉到竞争呢?

 

无论是现有营业范围还是未来成长方向,华为和小米压根不是一路公司。

 

华为原本主要是面向B端客户,尤其是通讯业,基站、天线等业务,华为已经做到世界顶尖,只是为了拓展规模,公司在消费者业务发力,其中手机成为重要的冲锋陷阵的产品线,和小米形成了竞争关系。

 

即便是手机为主的消费者业务,华为在2020年也做到了4829亿,差不多是小米的两倍。

 

当然,星空君不是说谁好谁不好。

 

中国需要更多更好的世界五百强企业,需要更多的华为,也需要更多的小米。

 

一、华为债

 

2022年新年伊始,华为发布公告,拟募资40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本部及下属子公司营运资金。

 

2012年,华为开始第一次在全球市场发债;2019年,华为第一次在国内发债。

 

本次发债成功后,华为10次共计在国内募集380亿元人民币资金,第16次在全球市场发债融资,总计406亿元人民币债和46亿美元债。

 

对于一个年营收数千亿现金流优异的公司来说,发债募资几十亿,几乎是杯水车薪,那么华为什么要发债呢?

 

在华为,这个问题有两个口径:一是资管部门认为,华为必须在最好的情况下发债,增强社会的了解和信任,不能到困难了再发债;二是任正非曾解释过,华为债不存在偿还问题,我们的资金比较宽裕。宽裕到钱多了,我们就希望能对大学、科研机构、标准组织多给一些支持,支持世界的发展,不能狭隘地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

 

疫情之前,星空君去过几次雁栖湖会议中心,每天清晨会围着雁栖湖跑一圈,恰好15公里,浑身舒畅,旁边是国科大的校园,有时也会到校园和同学们一起跑步。在国科大校园发现了很多华为的移动通信、储能等实验设备,按照任正非的说法,这些学术方面的投入,有一部分来自发债。

 

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显示,为支撑各项业务发展和关键战略落地,华为拟发行一期期限为3年、募资总额为40亿元的中期票据,将用于补充公司本部及下属子公司营运资金。

 

据公告显示,工商银行为本次发行主承销商,农业银行为联席主承销商,利率区间为2.7%-3.3%,发行首日为2022年1月6日,缴款日期为1月10日,上市日期为1月11日。兑付日期为2025年1月10日。

 

从利率区间看,站在华为角度,融资成本非常低,某些情况下,甚至比自有资金成本还要低。既能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又能融到低成本的资金。华为发债还是比较划算的。

 

二、2021年业绩

 

公告披露了华为2021年的业绩预期,有了明显的下滑。

 

2018-2020年,华为合并口径实现营业收入7151.92亿元、8496.46亿元和8828.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0%、18.80%和3.91%,2018-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11%。

 

2021年前三季度,华为实现营收4509.71亿元,净利润为463.71亿元,两项财务数据均有所下滑,华为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340亿元,同比下降28.88%。

 

考虑到华为剥离了荣耀和华为海洋(年营收约1000亿),以及正在出手服务器业务,可以大致推测,华为的核心业务尤其是面向运营商的业务影响不大,甚至可能还逆市上扬。

 

 

华为麒麟在元旦致辞中,发布了一张意味深长的漫画,“向芯而行”。

 

或许2022年,我们能惊喜的看到华为的芯片。

 

三、华为的2022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公司2022年新年致辞中依然表示:“2022年我们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我们将和全球伙伴们紧密合作、不懈努力,共克时艰。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多产粮食,做强根基,持续投入未来,通过为客户及伙伴创造价值,‘活下来、有质量地活下来’。

 

综合当前的消息来看,华为新拓展了几项对芯片要求不那么高的业务:

 

1、汽车

 

华为有两个深度合作伙伴,一个是北汽极狐,一个是小康赛力斯。

 

其中,和小康的合作,让星空君看不太懂。

 

小康和东风分道扬镳后,在面包车小货车领域已经没有什么想象力,为了维持市值,干脆采用了变相“卖身”的方式。

 

彻底让华为主导赛力斯的研发。

 

但是余承东的华为不造车承诺犹言在耳,在赛力斯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问界,其实也不能算是华为的作品。

 

如果华为真的造车了,那和其他汽车厂商的合作就很难进一步深入,毕竟是潜在的竞争对手。

 

这个要看华为怎么抉择。

 

2、办公设施

 

华为推出的打印机非常受欢迎,星空君已经在很多地方见到这款适合中小企业的激光打印机。除此之外,华为在笔记本、台式机领域都加大了力度。

 

尤其是笔记本集采领域,某想的拉胯,给了华为非常好的机会。

 

现在很多央企集采都换成了华为笔记本,这是一个相对利润较高的领域。

 

另外,华为在传统的交换机、天线、基站等领域,依然是不可撼动的绝对优势。


抢不到的华为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