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台标】(6.12更新)深度赏析31省区地方电视台90年代老台标(河北,山西,内蒙古)

2022-07-30 21:59 作者:YCY电视-official  | 我要投稿

2022.8.18 更新记录:张家口有线电视台标(有无线并存末期,与后来张家口电视台曾用台标一致 )

2022.8.24 更新:张家口有线电视台最早期台标,大同电视台96年台标,同时补充河北有线台标说明

2022.11.3 更新:张家口有线(电视播出版)台标

2023.6.12 更新:晋城电视台,通辽电视台(原哲里木撤盟设市初期),哲里木有线


接上篇:

河北省

暂未出土:衡水

有无线一并出土: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保定,承德,沧州


河北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有河北的首字母“H”与有线的缩写“CA”抽象变形构成,流线型的线条设计象征跃动的有线电视线缆和生机勃勃的有线电视事业。总体图案形似一艘帆船朝向太阳航行,象征有线人紧跟时代步伐,向着崭新的21世纪扬帆起航。


石家庄电视台

出处:Freak128  1999年之前使用的老台标

台标外环为S的变形,系石家庄电视台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总体呈圆形,如一轮太阳普照燕赵大地。中间矗立着石家庄解放纪念碑变型图案,宛如高楼林立,象征着新兴的石家庄在改革开放中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红绿蓝三色为电视三原色。中下部是石家庄火车站附近的大石桥,是石家庄解放的主战场之一,由电视英文字母TV变形组成。



1999年开始使用的新台标

新台标由石家庄的首字母“S”和“石”的艺术变形构成,“石”字演变成书法体的形象使得整体图案充满韵律,符合时代主题。蓝色的“S”象征石家庄在蔓延盘旋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进步,旁边红色如盘旋巨龙状的线条,象征着以西柏坡、大石桥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为石家庄市的良好发展带来光辉。这两个部分合起来组成“石”,但总体来看“石”的头顶上又少了一横,这正好突出了我台锐意进取,自由发展,跟随时代步伐,更好的面向21世纪这一宗旨,颇有天高任鸟飞的意味。



石家庄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由代表有线电视的大写字母“CATV”和代表石家庄的“石”字变形构成,台标整体由CA变形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象征有线电视人坚实沉稳的工作态度,同时又可从多个角度发现“石”字的变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寓意着我台的有线电视线路能够更加稳定的将精彩节目传输给我市千家万户。


唐山电视台

台标是用“唐山电视台”的汉语拼音和英文缩写“TSTV”四个字母组成。

唐山因有一座凤凰山而别称凤凰城,台标造型以飞翔的凤凰图案变型而成。1976年的大地震使百年工业城市唐山毁于一旦。二十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经过唐山人民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一座崭新的城市屹立在世界东方,飞翔的凤凰寓意新唐山前程似锦。



当时无线有线台都在这一栋楼办公


唐山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在色彩上采用了电视放送中红、绿、蓝三基色。整体动势由右往左、由下向上形成了“C”字形,意为有线电视和“T”字头,含意为唐山有线电视。

台标以其简洁洒脱的红、绿、蓝三笔呈现了一只腾飞的凤凰,象征着被喻为再生凤凰的新唐山健康向上兴旺发达,屹立在神州大地。同时表达了唐山有线电视台全体员工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


秦皇岛电视台

披着朝霞,迎着晨曦,伴着高山,和着大海,一轮红日在碧海金沙上喷薄而出,它就是秦皇岛电视台全体职工充满生机和活力、工作蒸蒸日上的象征。秦皇岛电视台的未来也会像红红的太阳,永远灿烂。


秦皇岛有线广播电视台

出处:台标吧  @易道ZZ

台标为三个大写字母“QCA”变形而成,犹如盘旋上空的卫星,和代表有线电视的卫星地面接收锅形象,底部使用海蓝色点明了秦皇岛海滨城市这一特征。


邯郸电视台

台标整体图案形状构成由“邯郸”二字开头字母“H与D”组合构成。整体图案颜色由电视三原色红、绿、蓝组成。两个向上延伸的绿蓝色块由“邯”字的字母“H”变体而成,形体由近到远向上逐渐延伸,意味着邯郸电视事业蓬勃、兴旺、发达,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发展。蓝色象征庄重、典雅,绿色则喻示了邯郸电视事业勃勃生机,两种色调的结合表现邯郸电视人沉稳、扎实的精神风貌和朴质、实干的工作态度。蓝绿色块与红色飘带的组合构成了“郸”字的字母“D”的变体。形体构成既统一又协调,显示强劲的凝聚力。红色代表了热情奔放、奋发向上,寓意着邯郸电视工作者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并与改革开放、时代的气息同步同辉。台标的整体构成给人以腾飞、向上的精神。创意新颖、独特、艺术性、概括性较强。格调明快、活泼流畅、形体丰满、动感突出,典雅中不失新意,豪放中透有几分秀气,充分体现了古赵都“邯郸”的风情:庄重、淡雅、清新、热烈。


邢台电视台

台标由“XTTV”变形而成,起笔处蜿蜒如波浪的线条象征着由南向北贯穿全市的滏阳河,右半部高高凸起的笔画象征着八百里太行孕肓下的城市——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即象征太行山的高耸英姿。


保定电视台

台标从形变的角度看,将代表电视的“TV”字母变形揉合成保定首字母“B”的形态,图案简洁明快,线条流畅,充满动感,赋予保定市市势持续发展之态。从地域特色的角度看,台标设计灵感还源于保定市境内的白洋淀,下部的“Ⅴ”变形代表白洋淀景观,象征生态之美,上部的“T”形似栖息在白洋淀的一只小白鹭,象征宜居之美。意味着我市在工业经济发展前提下更注重生态建设。


保定有线广播电视台

图案外形是“℃”字母变形,组成卫星天线和蓓蕾的图案。

内部黄色图案是“A、T、V”的抽象,同时象征发射波和花蕊。

表示企业标志时,可淡化TV含意,解释为C、A字母组合而成的图案。


张家口电视台

台标主要由“ZTV”三个字母构成,“Z”代表张家口的首字母,TV代表电视台。图案简洁明了,把张家口电视台的形象和特征很好地表现出来。

运用夸张、变形的特技将ZTV巧妙地组成一个飞翔的和平鸽,和平鸽的夸张外形象征张家口电视台各项工作蓬勃向上、事业腾飞。在绘画手法上,采用了从粗到细的渐变,构成了手法不规则的形式,打破了结构造形的呆板。

在色彩上,运用了电视的三基色,恰到好处地组成了一个“ZTV”的整体,红色寓意火一样的追求,绿蓝两色寓意蔚蓝天空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张家口有线广播电视台

(感谢 @宇轩94 提供部分资料)

1993-1990年代中期

台标构思理念与上述张家口电视台的台标相似,结构上方正,笔直,形若大境门两旁蜿蜒的万里长城。“Z”变形分割成的三基色线条代表有线电视向外扩张的线路,象征有线电视的发展前景广阔和任重道远。


出处:台标吧

根据 @宇轩94 提供的资料,该台标曾经的确作为有线台标使用,有无线合并后该台标一度被张家口电视台回收并重新启用(约2006年~2014年)

台标由张家口市的旅游名片——大境门的形象和象征卫星轨道的两条弧线构成,其中又暗藏“CA”两个字母变形,其中两条卫星轨道均为“C”的变形,同时又构成卫星接收器的反射面的造型,点明了行业特征,此外,大境门又形似于“A”的变形,象征了张家口,又象征了张家口长城旅游文化的庄严与魅力,一举点明了地域特征。


承德电视台

台标采用承德市的市花“刺玫瑰”作艺术变形,又巧妙融入了“CDTV”四个字母——“CD”变形为花瓣,“T”变形为花蕊,“V”变形为两片绿叶,意味有两种,一是承德电视事业要像刺玫瑰那样永葆生机,二是以避暑山庄为主的旅游资源带给承德发展如刺玫瑰开花一般充满活力,下部的城垛象征其境内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美誉的金山岭长城,突出了当地旅游业对推动古城经济发展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当时有线无线同一处办公


承德有线广播电视台(半出土)

台标由“CD”组成交叉盘旋的线路,其线条各端点有中间汇聚之势,象征着交错的有线电视线路汇集精彩节目传给承德千家万户。


沧州电视台

沧州以拥有闻名遐迩的国宝铁狮子而简称“狮城”。铁狮子形象成为沧州的代表。台标以昂首阔步的铁狮写意造型,不仅代表了沧州,而且象征着沧州电视台奋发进取的精神。

字母C为沧州的汉语拼音字头,与“TV”一起组成沧州电视台的字母简写,台标造型简练、美观,充分体现了沧州特色。


沧州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整体选用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C、Z、A、T、V拼成。内含为沧州电视CZTV或有线电视CATV,合为CZCATV,寓沧州有线电视之意。从字母组成的造形看似卫星地面接收天线,体现了有线电视工程主题。


廊坊电视台

台标以“LF”的抽象变形组成一只和平鸽的形象,寓意了廊坊这个城市要在和平安定的条件下实现社会发展,以及人民通过电视这一媒介传播和平安定的社会气象。

山西省

暂未出土:临汾,运城

有无线一并出土:太原,大同,阳泉


黄河电视台

台标意象来自于奔涌不息的黄河,她是山西人民的精神命脉,宛如巨龙一般的造型,意味着我台要树立龙之精神,为宣传黄河文化和促进发展做贡献。


山西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没有夹杂过多的元素,用由小到大的圆球象征电视事业的发展,又形似一只眼睛,表达我台的事业宗旨是以群众为主,与观众共创发展。


太原电视台

台标用具象思维思路,以太原市市花——菊花之片叶为原型,如果说太原市这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以菊花为象征,那么我台的电视事业就是衬托菊花的一片菊叶,于是采用了朴素美观的菊叶做原型,贯穿菊花的叶茎,代表了南北纵穿、浇灌着这座城市的汾河的一段流段。稳重的单色—绿,寓意这座城市是一座充满希望的城市。电视宣传事业是充满生机的事业;边缘的菊叶齿形,代表了太原市的轻重工业及几所闻名的巨型建筑物,太原市三面环山;叶片齿形尽量靠近“山”字。


太原有线广播电视台

出处:台标吧

台标由“太CA”的抽象变形构成,其中“C”蜿蜒如黄河,寓意着有线电视人秉承黄河精神,客观真实的工作作风,“C”穿过“A”,又很巧妙地形成一个“太”字,意味着有线电视人扎根太原,为这座千年古城的振兴做出贡献。


大同电视台

本人对于该台标的使用情况有三种猜想,可能是总台(也可能是市广电局)所用台标,也可能仅仅是正式场合所用台标,甚至可能在96年末至97年中旬某日停用(97年出版的《全国城市电视台大观》一书中记载的就已经是后述的“一台”台标了)

台标由大写字母“D”和汉字“同”变形构成,象征地名“大同”,其状若一块电视荧屏,象征电视这一行业为观众服务,在电视与观众之间寻求发展之路,为大同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大同电视一台

在悠悠2500余年的历史时空中,美丽吉祥的凤凰一直与这座古代都城(北魏)相依相伴—古城中传诵着无数关于凤凰的神话和传说……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我们更注重凤凰在这座城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有的偶像魅力。

凤凰的“龙骨”构成“TV”字样造型,而凤凰翼下的“羽毛”恰为绚丽多彩的三基色,象征电视事业中坚实雄厚的技术基础和丰富多样的节目内容。整体造型与色彩电视特征鲜明而强烈。

造型为90度垂线和45度斜线结成,刚劲而有动感,喻意电视事业发展的生机,又不失飘逸之风、洒脱之气。


大同电视二台(原雁北地区电视台)

台标总体是“D2”的形象变形,隐寓了大同电视二台这一呼称,D化作长帆,2化作飞鸟,象征我台扬帆起航,紧追时代的工作作风,台标采用阴阳分明的设计手法,更具时代气息。


大同有线广播电视台 

大同有线电视台台标图案,是电视三基色红、绿、蓝线条构成的凌空腾飞的凤凰。凤凰是古城大同的象征,其翱翔的英姿,寓意大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蓬勃发展及电视事业的繁花似锦、欣欣向荣。三色彩线喻示有线电视线缆,同时也是沟通和联系观众的纽带,彩条从凤冠到凤尾扩展延伸,体现有线电视为广大用户服务的永恒性和无限性。细心的观众还能从这一台标中,通过不同的角度看出大同有线电视台的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缩写DTCATV。


阳泉电视台

以彩色电视的三基色为基本色彩构成底色,以阳泉电视台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的缩写YQTV组合构成基本图形,电视发射铁塔矗立其中形成台标。


阳泉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由代表阳泉的“Y”和有线电视“C”变形构成,“Y”又分成象征太阳的红色圆球和象征太行山的绿线条,“C”盘旋而过,隐喻有线电视线路,点明行业特征。


长治电视台

台标由长治的首拼“CZ”变形构成,又可看作是“tⅴ”的变形,“Z”象征着太行山的英姿,又形如一只飞鸟,推动长治市的发展,“C”宛如一道划破长空的电波,覆盖长治千家万户。


晋城电视台

出处:抖音

晋城因“有风来栖”的美丽传说,而被冠以“风城”之美誉,历史渊源由来已久,成为晋城文化的一部分。台标的总体以凤凰展翅的形象构成,同时也是“JC”的变形,造型大气美观,象征着电视带给人们美丽与幸福感,同时也象征晋城市的各项事业向前向好发展。


朔州电视台

台标以电视红、绿、蓝三色配以图案组成。其中绿色与蓝色图案组成“s”的变形,代表“朔州(Shuozhou)”;中间的红色圆形图案既象征电视是视觉的艺术,又象征我台的工作精神,即以敏锐的眼光去反映社会。整体图案似一只眼睛,寓意“立足本市、宣传朔州、提高素质、争创一流”的十六字办台方针。


忻州电视台(半出土)

建台之初,全台职工靠人工将重17吨的铁塔竖立起来,并自己安装地面卫星接收站。基于此,在台标设计上选定高耸的电视铁塔为主框架,四周以电波发射为依托,构思新颖独特,将地域文化与办台宗旨融为一体,颇具观赏性。XZ代表忻州,TV代表电视,高高的塔顶象征着忻州电视台顽强拼搏、争创一流的气魄,坚实的底座标志着忻州电视台立足析州,面向社会,服务观众,道道电波表示忻州电视台自强不息,将把更好、更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观众。


忻州有线广播电视台(半出土)

忻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忻州有线电视台选定鸽子为台标,站在地域文明史的高度,凭借改革大潮涌动之机,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人格模式:更新、更高、更强。

CA代表有线,TV代表电视,X代表忻州,T组成鸽子的躯体,昂首挺胸向往蓝天和白云,追求和平与自由,躯体两翼的翅膀跃跃欲试,象征着忻州有线电视事业蓬勃发展。


吕梁电视台

台标由“吕梁”汉语拼音首写字母“LL”和代表电视的“TV”及代表电子轨道的圆环组成,即“吕梁电视”。变形而成的汉语拼音字母“LL”犹如凌空飞翔的大雁(即鸿雁)。笔划一长一短、一粗一细,表示吕梁经济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它又如“山”字少一笔,寓意吕梁已经打开了封闭的山门,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来吕梁投资,开发这块热土。整个图案蕴含着吉祥、美好的意愿,象征吕梁电视事业正在不断发展,吕梁经济正在迈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采用了红、绿、蓝电视三原色。“LL”是绿色,意在吕梁山能够早日“绿”起来。背景以浅黄色衬托,代表我们脚下的黄土地,以及吕梁地处黄河岸边的地理特点。


晋中电视台

台标由台名的汉语拼音和英文字头“JZTV”变形组合而成。字母“J”构成了由近及远的蓝色椭圆形卫星运行轨道,“J”上面的一点红有如一颗正在运行着的卫星,字母“Z”用绿色表示,如一道电波划破长空,同时又分解成字母“TV”,寓意电视信息传遍了四面八方。从整体看,台标又似一架卫星地面接收天线仰望太空。从汉字角度端详,整体构图又是“中”字的轮廓,象征着三晋腹地——晋中。

内蒙古自治区

暂未出土:包头(当时的图形台标),赤峰

有无线一并出土:呼和浩特,乌海,哲里木,阿拉善


内蒙古有线广播电视台

出处:台标吧  此为复原作品

台标的灵感来源于内蒙古一望无际的草原形象,太阳,蓝天,草原,在这一台标中均得以体现,椭圆形的轮廓既象征一览无余的眼睛,台标中格外显眼的红太阳,意味着有些人愿做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为全区观众带来有线电视的魅力。


内蒙古经济电视台

出处:Freak128

台标采用三条放射状红绿蓝彩带组成“E”的变形,是“经济”的英译第一个字母,放射状彩带由小到大的变化象征着经济的发展和节目制作质量的提高,点明了我台愿与全区发展共促进的宗旨。


呼和浩特电视台

内蒙古人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从远古走向文明,从游牧部落到发展壮大远征四海,与马的驯养作为乘骑密不可分有关。使用骏马的形象作为台标,很好地诠释了呼和浩特作为自治区首府这一重要地位,骏马的形象由红绿蓝三基色分割成三部分,分别代表呼市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骏马矫健腾飞的形象寄托呼和浩特的经济腾飞这一愿景。


当时有线无线在同一栋楼办公


呼和浩特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由“CATV”四个字母变形合体组成,变形之后的样式颇像有线卫星接收锅的形状,“C”腾空而起,象征着有线电视线路覆盖面更加广泛。


包头有线广播电视台

实体为变形的“包”字,表示包头;空白部分形似缆线(光缆、电缆),表示有线;彩稿由上蓝、中红、下绿三部分组成,象征蓝天、红日、绿地,表示草原;同时三原色为电视的象征。


乌海电视台(半出土)

台标的创意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鸽子,它象征着乌海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腾飞,展示着乌海经济发展要以煤炭、化工、建材为主体,以轻工乡企和农业为两翼的“主体两翼”战略;也代表了乌海市由市辖海勃湾、鸟达、海南三个区组成。

红、绿、蓝是电视三原色,其图案也是鸟海电视台汉语拼音和英文缩写“WHTV”的变形,整体来看是字母“W”,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合起来是字母“H”的变形,鸽子的头部是字母“T”的变形,而后两部分又构成了字母“V”。


乌海有线广播电视台 (半出土)

台标的主体部分由象征地球的圆,和象征有线电视线路的飘带构成,意味着有线电视积极传递全球信息给观众,飘带又象征着蒙古族的信仰——纯洁的哈达,象征着奔涌不息的黄河,更是乌海的首字母“W”的变形,底部的圆又象征着乌海素有“黄河明珠”之美誉。


赤峰有线广播电视台

赤峰市因充满魅力的红山文化而驰名中外,因红山文化“国宝”碧玉龙的发现,赤峰又被称为“玉龙之乡”。台标中的“C”代表赤峰,由赤峰红山文化的象征碧玉龙变形而成,“T”变形成奔腾的骏马,“V”变形成纯洁的哈达,他们都是蒙古族吉祥的象征。


呼伦贝尔盟(今呼伦贝尔市)电视台

台标的灵感来源于驰骋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奔腾的骏马,使用骏马作为台标的骨干,象征着内蒙古人从古至今一直崇尚骏马,草原和马已然成为内蒙古人精神生活的标志。呼伦贝尔大草原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他们共同成为呼伦贝尔的象征。

台标设计中,将呼伦贝尔电视台的英文缩写“HTⅤ”变形成一只身披纯洁哈达的骏马飞奔的形象,象征着我台的节目质量像骏马飞奔一样突飞猛进,致力于为全盟观众带来吉祥。以蓝色和绿色构成近似菱形的底板, 其中上半部的蓝色布景代表蓝天,底部绿色则象征呼伦贝尔大草原。


海拉尔电视台

(当时是县级海拉尔市,即原呼盟行署驻地)(半出土)

台标由“海”字汉语拼音字头小写字母“h”与电视三基色变形构成,象征海拉尔河与伊敏河交汇处九口通商的草原中心城市海拉尔市。

白色:象征久远的两河文化、草原乳香、纯洁的哈达、展翅的天鹅;红色:象征草原盛开的萨日那花;绿色:象征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蓝色:象征丰富的资源和未来的希望。


兴安电视台

台标用兴安电视台第一个字母汉语拼音“X”字头变形,成为一只展翅的雄鹰;尾拖出“TV”电视字母,在翅膀后加电视三基色(红、绿、蓝)。整个“X”(鹰)是红颜色,兴安盟地图形状像一只鹰,因此“X”鹰又是兴安地图的变形。


哲里木盟(今通辽市)电视台

台标以天鹅形象形变成哲里木的首字母“Z”,天鹅的身姿又形似哲里木盟的地图形状,天鹅的头部朝右上(东北)方向,隐喻哲里木盟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的东部地区,外部的黄色圆圈阴阳互补更使观众联想到太阳这一形象,每年的初冬时节,向南迁徙的候鸟成了草原上最亮丽的风景线,以它的形象做台标寓意着我台愿做一只候鸟传递哲里木盟发展的信息。

(1999年哲里木盟撤盟设通辽市,使用如下台标)

台标结合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的传媒思想,总体部分由“TL”两字母合成变形,形如由近至远飘扬的洁白哈达,既是吉祥的象征,也喻作传媒的迅捷传播和信息通达四方,底部的正方形象征电视荧屏,其中蓝白绿的渐变象征着蔚蓝的蓝天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既象征科尔沁大草原下的通辽沃土,更象征广阔的视野和无尽的传播空间。洁白的哈达从荧屏中跃出,象征着电视人永远服务观众,送去吉祥幸福。


哲里木有线广播电视台

出处:抖音

台标总体是一只飞奔的骏马,同时结合了首字母“ZLM”的变形,象征着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繁荣发展的愿景,图案端庄大气,设计稳重,象征着电视工作者扎根大众的精神。


锡林郭勒电视台

台标为等边(椭圆角)三角形,电视三原色“红、绿、蓝”为底,即:正上方“红”色,左下方“绿”色,右下方“蓝”色,取“锡林郭勒电视台”汉语拼音和英文大写字头组成“XLGLTV”三角图案,为金色英文字,“XLGL”以变形的形式被充分融入进三角图案的台标中。“TV”位于中心部位,象征电视。


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电视台

台标的主干图形由红绿蓝三色块构成,形似“乌盟”的首拼字母“WM”变形,中间的绿色象征辉腾锡勒大草原的风光,右半部的蓝色象征九龙湾的山水风情,左半部的红色象征乌兰察布是大窑文化,岱海文化和仰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被誉为“太阳升起的地方”。


鄂尔多斯电视台


台标以蒙古民族崇尚的蓝色和白色所组成的蓝天白云图案构成。云朵的造型是象形的鄂尔多斯电视台的英文字头及汉语拼音字母E(e);标志电视的红、绿英文字母TV与云朵相连缀。

图案运用电视红、绿、蓝基色的设置,自然(蓝天白云)与电视(TV)的叠映,以简洁的画面语言释译了台标设计的内涵。


巴彦淖尔盟(今巴彦淖尔市)电视台

台标由象征巴彦淖尔的“巴”字变形,中间的红色圆球既象征一轮红日,又象征巴彦淖尔有塞上明珠的美誉,右上的绿色飘带是象征乌拉特草原的颜色,蓝色飘带停笔处采用枯笔手法,象征着我市南部河套平原上蜿蜒的黄河的形象。


阿拉善电视台

台标是缩写的ALSTV打头汉语拼音字母A的变形。它包含以下意思:阿拉善盟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最西部。“阿拉善双峰驼”、“白绒山羊”、“太西无烟煤”等享誉海内外。在阿拉善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蒙、汉、回、满、羌等十七万各族人民。台标中跳动的三基色线条,象道道电波,翻过巴丹吉林沙漠,穿越八千里边防线,覆盖了广阔的阿拉善草原;坐落在贺兰山脚下的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是阿拉善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台标山一样的图型,又象征着巴彦浩特是贺兰山下的一颗明珠,同时也传达出阿拉善人山一样坚定、豪迈的性格;蓝色TV凝重质朴,反映出阿拉善电视事业的强大实力和阿拉善电视人沉稳扎实的精神风貌。


阿拉善有线广播电视台

台标由阿拉善的首字母“A”和有线电视“CATV”变形构成。象征阿拉善的双峰驼即变形成大写字母“A”,“C”犹如划时代的一道有线电视的风景线,凝聚了有线电视事业不断发展的良好态势。


接下期:


【老台标】(6.12更新)深度赏析31省区地方电视台90年代老台标(河北,山西,内蒙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