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箜篌城的传说之十三:师延箜篌悦灵公

2022-12-20 23:51 作者:官渡樵夫  | 我要投稿

传说卫国君主卫灵公,率大军来到中牟,摆出一副要在这里打大仗的架势,所到之处,尘土飞扬、鸡犬不宁。中牟百姓东躲西藏,封门闭户,惶惶不可终日。


这一天,卫国大军来到箜篌城时,天色已晚,卫灵公命令军队就地驻扎休息。卫灵公奔波劳累一天,在帐篷里正昏昏欲睡之时,忽然听到从远处飘来的乐声,其声悠扬,委婉动听。

卫灵公睡意全无,立马披衣下床,带领侍卫循乐声而去。卫灵公来到箜篌城的城墙下,隐约看到一个人,端坐在城墙上,乐声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卫灵公攀上城墙,来到师延跟前。师延旁若无人,好像入神走化,随着乐声的激荡起伏,身体左右摇摆。卫灵公完全被师延的乐声吸引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平时,卫灵公也是一个乐曲爱好者,皇宫内不乏有弹拨乐器的高手,但是,从来未听到过如此动听,能如此吸引他的乐曲。


师延弹奏结束,好大一会,卫灵公还沉浸在乐曲之中,就在他还没有回过神时。师延先说话:“各位献丑了,不知你们是从何方来的贵人?”卫灵公说:“我是卫国君主卫灵公,率军路过这里。”

师延急忙跪下:“久闻君主大名,小人师延失礼了。请君主大人恕罪。”

“你是师延?那个弹奏箜篌而闻名于世的师延?”卫灵公喜出望外。“小人正是!”

师延指着城墙下的箜篌城:“这里就是箜篌城,里面有皇家大戏楼,还有郑国国君修建的行宫,如果君主大人乐意的话,明天可到箜篌城里玩上几天,我在大戏楼里给您专门演出。”

卫灵公说道:“那好吧!我明天一定来!”

第二天一早,卫灵公率心腹大臣和侍卫如约而至。师延把他们安置在专供郑国国君居住的行宫内,卫灵公看到如此高雅的建筑和如此舒适的居住环境,极为满意。

走进宽敞高大的戏楼,卫灵公被震撼了,虽然卫国也有皇家戏楼,也在不少地方的戏楼里观看过演出 ,但这么豪华气派的戏楼,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演奏开始前。只见师延身着深褐色外衣,显得典雅大方。他走到台中央,首先向卫灵公鞠躬施礼,演出正式开始了,悦耳的音符在师延的十指间跳动。时而把人们带进幽静的山谷,潺潺溪水,静静地流淌;时而把人们带进春天的森林里,鸟语花香……这时,一群仙鹤飞进戏楼,伴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忽高忽低,时快时慢……

卫灵公看到这里,双手击掌,连声说:“好,好,好!”

停顿了片刻,忽然,琴声激扬,盘旋在戏楼的仙鹤转眼不见了,随着琴声音调的升高,节奏的加快,戏楼里刮起了大风,随之大地晃动,就连卫灵公的座位也开始摇摆,人们惶恐声四起。

琴声戛然而止,戏楼内瞬间恢复了平静。

师延走到还未从惊恐中走出来的卫灵公跟前,深鞠一躬“尊敬的灵公大人,师延失礼,让您受惊了。”

卫灵公站起身,握住师延的手,情真意切地说:“你让我大开眼界,真不愧为一代乐神,名不虚传。”

师延说:“君主过奖了,其实箜篌城这个地方,茂林修竹,水草丰美,是野生动物的乐园,还是狩猎捕鱼、踏青游玩的好地方!“

师延接着说:”如国君大人能在这里多住几天,是我师延一生的荣耀,我将不遗余力地把我所弹奏的最好听的箜篌乐声奉献给您!”

不知是卫灵公真的乐得忘乎所以了,还是被师延的一片真情打动了,竟说:“好吧,我要在箜篌城好好玩上几天。”说到这里,卫灵公拍着师延的肩膀:“遇着你,是上天的安排。”

就这样,卫国的大部队在箜篌城外原地不动“待命”,卫灵公在城内被师延弹奏的箜篌声搞得神魂颠倒,流连忘返。

数日以后,驻扎在箜篌城外的卫国高级军官报告卫灵公:“军队粮草告急,下一步如何行动?”

卫灵公此时已心旷神怡,对打仗失去兴趣,更觉得此地人杰地灵,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便大手一挥:“班师回家吧,仗不再打了!”

据传说卫灵公临走的时候,和师延在箜篌城外依依惜别,卫灵公握住师延的手,说期待师延到卫国去,师延点头答应了。

师延箜篌悦灵公只是一段民间传说,历史上并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只有北宋初年《太平寰宇记》载,“箜篌城在中牟县东南20华里,昔师延在此造箜篌,以悦灵公”。但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的记载,又有着很大的差别。关于箜篌悦灵公是这样记载的:卫灵公在位的时候,有一次他去晋国,走到濮水流域,住在一个上等馆舍中。半夜里突然听到抚琴的声音,问左右跟随的人,都回答说:“没有听到”。

于是召见乐师师涓,对他说道:“我听到了抚琴的声音,问身边的从人,都说没有听到。这样子好像有了鬼神,你为我仔细听一听,把琴曲记下来。”师涓说:“好吧。”第二天,师涓说道:“臣已每句都记下了,但还没有串习,难以成曲,请允许再住一宿,熟习几遍。”灵公说:“可以。”于是又住一宿。第二天说:“练习好了。”这才动身到晋国,见了晋平公。卫灵公道:“我们这次来时,得了一首新曲子。”平公道:“好极了。”

即命师涓在晋国乐师旷的身边坐下来,取琴弹奏。一曲还没有弹完,师旷甩袖制止说:“这是亡国之音,不要再奏了。”平公说:“为什么说出这种话来?”师旷道:“这是师延作的曲子,他为纣王作了这种靡靡之音,武王伐纣后,师延向东逃走,投濮水自杀,所以这首曲子必是得之于濮水之上。”平公说:“寡人所喜好的,就是听曲子这件事,但愿能够听完它。”这样师涓才把它演奏完毕。

从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师延作为当年的乐师是真实存在,至于后人所传,师延作曲以悦灵公,其实是一种误传,真实的是师延创作的乐曲是为了报复了纣王。

从这古老的箜篌城,演绎到师延造箜篌一悦灵公,这究竟是不是真实存在,现在也没有什么研究的意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师延所创造的箜篌曲确实是很好听的音乐,说他是天籁之音,也许并不为过,但愿这天籁之音能够再次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

(郭晓山、胡云峰文/图)

作者简介:郭晓山,1963年生,1982年开始,担任箜篌城遗址义务保护员。其间搜集和整理流传民间的箜篌城的神话传说。

2015年6月,编辑的《箜篌城的传说》部分章节被《大河报》转载。现在是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箜篌城的传说》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作者简介:胡云峰,河南中牟人,生于1956年。主任编辑职称。获得新闻在岗三十年证章,在上级发稿两千多篇,有一百多篇作品获奖,出版有新闻作品集《潮声》。参与编辑过《中牟风采》等十余部书籍,现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官渡的传说》和《小胡武进士的传说》的代表性传承人。


箜篌城的传说之十三:师延箜篌悦灵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