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历史故事是真是假?
小编听说一段历史故事,但没查到信源。觉得不太可信,但好像又有点熟悉,不知是真是假,小编历史不好,还请有分辨能力的大大给指点一下:
说明朝末年,面对闯王和后金的双重压力,崇祯帝有意迁都南京(以明朝的机制,南京本来就有一套相对健全的政府班子)。但帝不好意思自己开口,于是就授意臣A自己有迁都的想法,想来一招顺水推舟。
臣A也很拎得清,第二天就在早朝提出迁都南京的建议,没想到臣B愤然反对,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讲,就把“迁不迁都?”的决策问题捆绑上了“忠不忠心?”、“爱不爱国?”、“有没有勇气?”的精神高度上。于是臣C,D,E,F也纷纷站出来批驳臣A,支持臣B,以证明自己是忠君爱国又勇敢。
崇祯无奈只能和大家一起喊口号,遂放弃了迁都的想法。后世记载,退朝后说“臣B误我啊”。
更讽刺的是,当闯王闯入北京后,那些来不及逃跑的臣B、C、D、E等大部分都主动投降,保持忠君明节的聊聊。
~
虽然是周末,但汪老师还在忙着做重要的节目,小编就没去打搅,只好请教各位指点了,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