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伴石草堂主人印集》

2022-10-06 01:11 作者:分享大师i  | 我要投稿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WOaEC-G663n9Jj77Ns5Orw?pwd=1425 提取码: 1425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欣赏
欣赏

二冊,不分卷。張文聯輯自刻印而成《伴石草堂主人印集》此譜。是譜板框卷草 紋綠刷,橫十一,豎十九點八公分,每冊扉葉有張文聯署「伴石草堂主人印集, 戊寅仲春謹識」隸書題耑,書首有張氏自序及萬文田序文各一則,皆係手書墨跡, 無書口字樣。冊一計百一十五葉,一葉題耑,七葉序,四葉空白,一百另三葉鈐 印,每葉鈐印一至四方,印下無繫邊款,間有附釋文,錄印二百三十三方;冊二 計一百一十四葉,一葉題耑,五葉空白,一百另八葉鈐印,每葉鈐印一至四方, 印下無繫邊款,間有附釋文,錄印一百四十七方,全譜總錄印三百八十方。成譜 於光緒四年(1878)。 張文聯〈《伴石草堂主人印集》自序〉全文內容 自敘 予幼在塾中嘗聞諸師友講論雲古之名章,丹青每以圖書辨其真偽,所謂官印私印, 莫不各有規自具精衛,當時聞之欣動,自以不得嫡傳為憾。適於咸豐丁巳年,得 侍業師慶蚪菴夫子,索精鐵筆之學,探悉鐫刻之法,凡如《六書通》及《金石銘》 等,編名目指不勝屈多,至盈箱累笥。出其所刻石章不下數百方示餘,並為講究 刀法,討論章程,盡平生之學業以授之,予始得其梗概焉。迨後研究既久,入之 者深,不言杜之之傳。癖數年來,左圖右抹,既搜且羅,雖已集腋成裘,然而自 知譜陋卑鄙,未敢出以告人。有友王子紫筠見餘案頭此集,慫恿裝訂成秩,餘不 得不勉應其請,究不自揣也,既已裝訂,爰贅弁言如此以誌其緣起焉。時於光緒 丁丑嘉平念日謹識,古晉品山張文聯撰並書。 萬文田〈《伴石草堂主人印集》序〉全文內容 伴石艸堂印集序 夫印者伊古有之,昔黃帝得龍圖中有璽章,湯克夏取璽書置座右,是天子有璽也。 然《周禮》:「職金物揭而璽之」,鄭注「璽,印也」,是璽印亦尊卑通用之稱,而 其制俱不傳,傳者自秦始,秦天子玉璽六,漢諸侯王黃金璽,列侯印,丞相將軍 章。厥後惟天子稱璽,臣下通稱印章,由此觀之,自古即籍以別真偽、昭信用者 也,故作印宜求奇而不宜求工,宜求怪而不宜求正,宜求殘缺古怪而不宜求完整 造做,何耶?概完整者易仿,而殘缺者難求也。宋明八家作印,精固精矣,而所 以不及秦漢者,即在此一端也。近觀張君子先所作之印,上宗秦漢,下法宋明, 其精神迫力,筆筆驚人,為後學師表其無愧矣。心畬序。古燕山人萬文田序,時 丁卯十一月初二日,又。 書籍外觀:線裝 14.50X26.60cm 編著者:張文聯 (品山) 序跋者小傳: 張文聯(品山)。1837|?。河北古晉(今北京)人。字子先,號品山。齋名為 伴石草堂、聽自然齋。工書,擅鐵筆。咸豐丁巳,侍慶蚪菴為業師,索精鐵筆之 學,探悉鐫刻之法。萬文田嘗序其印譜云:「近觀張君子先所作之印,上宗秦漢, 下法宋明,其精神迫力,筆筆驚人,為後學師表其無愧矣」。有《伴石草堂主人 印集》存世。 萬文田(心畬)。生卒年不詳。河北古燕(今北京)人。字心畬、心野,號淡園 主人、古燕居士,齋名為今是廬、淡園。善文詞,工書。嘗為張文聯《伴石草堂 主人印集》撰序。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WOaEC-G663n9Jj77Ns5Orw?pwd=1425 提取码: 1425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伴石草堂主人印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