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人略谈宫泽贤治先生

今天在和朋友谈论宫泽贤治先生的时候,我提到了宫泽贤治先生的处世观、生死观以及价值观等等,也表示了“对于贤治先生来说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外在的衣裳细软,更在于人本身的精神,这一点我认为在出身大家却为了农民幸福而务农直至仙逝的贤治先生自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此的观点。但友人的见解让我有了新的思索。
以下是友人的见解
正是因为对精神,世界观,价值观这种虚伪说法的否定,才让他在提倡这些理论的后世学究眼中变得类似一个,“为精神而活”的所谓高尚之人。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吧? 先生需要和想要的,仅仅是农民的幸福而已,那么务农就只是为了达到目的,所必要的一个分析环节而已,因为只有知晓肉体的痛苦,才能顺反方向找到幸福的手段。 说到底并不是为了精神,而是为了减缓肉体的痛苦,选择精神作为一种兴奋剂,仅此而已
在日本近代的作家中,贤治先生的的确确是被神佛化最多的一位。不可否认的是,只要是人,那么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就必然地是因为自己的某个需求或者想法。贤治先生所反感与否定的,正是那些被过分神佛化的形象与完完全全不求己利精神。相比之下,贤治先生虽然的确是在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在这途中,农民们所收获的幸福、后世读者们所收获的幸福都是真真切切的,也许这就是贤治先生所期望的东西。
如果说贤治先生是一盏灯塔的话,贤治先生的一生目标即是点亮自己。但在此同时,灯塔自身的光芒也照亮了周围,这样的。
所以我作为一届俗人,之前提到的贤治先生的生死观就是类似如此。生既如此,即使是死亡将要来临,自身已经不可避免地开始坍塌了,那就在彻底坍塌之前,将自己燃烧,化为火焰照亮世界(天蝎之火)。
从个人上来讲,宫泽贤治先生仅仅是在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已,但若是将眼光放大,就能发现先生在这一路之上走走停停地向路边播撒花种。这样的宫泽贤治先生不是他所反感的,失却实际的所谓圣人,而是以一身肉体凡胎能做到的,对这个世界有着最大的敬意和善意的人,我是这么理解的。
以上是我并不成熟且带有强烈个人情绪与偶像情怀的观点,如有失偏颇的话非常抱歉。同时我也愧于没能读完先生全部的作品,但也自感幸运于还有更多先生的作品能让我拜读。
感谢宫泽贤治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