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俄乌冲突个人浅短的一些看法

2023-07-29 17:41 作者:第二军团记录官  | 我要投稿

关注了最近一段时间俄乌冲突的新闻,个人呢在这段时间又思考了一下人生,随着科技的提高,现代战争体系下对于攻防双方都有了新的考验,跟游戏不同的一点在于游戏内进攻型将领就是进攻型将领,怎么加点都是进攻优势大于防御优势,但是现实中的将领那都是可以灵活切换的,因为现实中人是会思考总结经验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先总结一下防御方的优势,地雷阵、反坦克壕沟、龙牙反坦克桩、坚固的防御工事和灵活的中底层指挥官灵活运动补防,再加上无人机和空军限制了没有完全取得制空权的国家地面大规模装甲集群突进的可能。所以俄乌战场上南线乌军在没有足够的排雷车和完整的防空体系支撑下,进攻的失败是必然的。所以乌军改变了战法利用装甲车输送步兵去打堑壕战无奈的血腥绞肉,冒着俄军炮火龟速前进,我只能用一个大写的惨字贴在乌克兰身上。 既然我们要打破防御方的优势,我们再来看看进攻方同样也是如此,无人机的压制限制了地面大规模装甲集群的突击,如果俄乌攻守对换,换成俄军进攻我前几天想到的方式就是多条战线同时发起战术规模进攻用海量的战场信息淹没对方指挥官,让对方指挥官无法有效判断出哪里是俄军进攻的主要方向,只要补防出错就会被俄军抓住机会打出突破,进而小范围瓦解乌军防御。进展对比于南线乌军龟速爬行,那简直就是神速。 但是,我思考了一下想了想这速度还是有点慢,有没有更快速的突破对方防御的办法,在思考了几天后我得出结论——地面上是别想了。那么地面上别想了战争还得继续打下去,绞肉终归是对人力的一种极度浪费。即使我们拥有14亿人口,但是一场战争下来阵亡个十几万或者几十万也是很心痛的,毕竟一个自然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至少需要18年,军事训练一年19年,想要训练成老练的士兵至少得三年,总共加起来需要21年才能训练出一个合格的老兵,就这么连敌人面都没见到就啪的一下没了有些亏啊!于是我研究了一下俄军战法又看了看苏军的战法,再结合现有的军事装备和各国的战术思想,我突然发现一个新型的大纵深突击作战最适合陆军的代步工具,那就是——大家先猜测一下。 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速度就是生命,你速度越快那么敌军就越难发现你,而即使发现你你在对方发出预警前已经骑到对方脸上了,对方即使有预警也反应不过来了。乌军也是这么想的,从已知的战场信息判断,乌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首先,时间的选择就是俄军防御人员最疲惫时间段,比如凌晨三点或者四点在火炮的掩护下利用装甲车发起突击,坦克都非常少见要的就是第一波次突袭中打乱俄军防御部署,方法正确战术正确但是低估了俄军反击火力和灵活的补防速度,所以毫无疑问随着俄军快速补防和火力优势最终都失败了。 其次,你打下阵地以后你得能控制住不能在对方的反击中那么快的丢失。乌军此次投入重兵撕开俄军外围预警防线以后,面对俄军左右包夹和火力打击地面部队后援被拦腰截断也是其第二次重点突袭进攻失败的原因。如果换成俄军地面部队或许会取得不错的战果,大概深入乌军阵地三到五公里就会被乌军新的增援拦下,能破开但是破不了太远,这个只能说完成了我的初步应急设想,这个速度并不能让我满意。做为一个萌新指挥官我并不喜欢把思维限制在固定思维当中,所以我想了想欧洲北约的战术绕过去、美军的战术定点打击、俄军的火力覆盖和我军的定点打击加火力覆盖以后,我把目光看向了此次俄军表现出色的直升机身上。 于是我先思考了一下直升机的优势:速度快、火力强、防御中等(免疫小口径武器攻击)生存能力一般)和良好的观察视野,一辆合格的空中装甲运兵车。至于运输士兵快速到达前线代步工具有了,那么速度快、火力强、防御更高和生存能力更强的空中坦克也应当有。于是我把目光放在了俄军的卡-52重型武装直升机身上,嗯!根据其以往战绩和承受的打击火力来看,勉强可以算得上一辆合格的空中中坦。既然地面绕不过去,那么结合目前情况那就从空中绕过去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既然想法有了那么怎么实施呢?首先,假设我们的空军在忙着抢滞空权没时间支援地面作战。那么,我们地面作战分为以下几个步奏。 作战计划第一步,应当是各类型查打一体的蜂群无人机实施第一波火力强袭,发现并摧毁敌方大部分指挥节点目标,同时在空中组网观察地面限制甚至瘫痪对方地面部队集结速度。 作战计划第二步,电子干扰对方通讯的同时地面炮兵对敌方坚固防御工事进行摧毁,蒸发一段防线上的守军人员,当然我也知道面对有着完整战壕防御工事和因为各种手段促使作战意志极为顽强的守方,这两步并不能阻挡对方剩余人员防御阵地的决心,所以我们要进行第三步。 作战计划第三步,空中坦克重型武装直升机入场清扫这些守军,轻型武装直升机盘旋压制敌方冒头的防空火力点确保第四步实现之前敌方不会发起大规模反击,此时进入作战计划第四步。 作战计划第四步,运输直升机携带步兵机降到这段被短暂清空了防御人员的缺口处,在地面炮火、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的配合下牢牢守住阵地,等待地面部队增援。 作战计划第五步,排雷车和各种破坏防御工事的工程车辆进场让地面装甲集群快速通过敌方防御工事支援在缺口面对敌方到来的反击苦苦支撑的空中突击部队。 综合上述条件选择直升机的唯一原因我不会告诉你:“反正在地面上你坐装甲运兵车中一发就死,在空中坐运输直升机中一发也是死。但是至少直升机不用面对对方无人机威胁,而且反正都是死,速度快一些的载具越早把你放入防御区域你活命几率越高。”这只是个人吐槽,不必当真。 而地面坦克装甲车也不是没有用了,打不了进攻打机动防御还是能用用的,在己方防守阵地机动,首先机动距离短不容易被敌方发现,其次就算是被发现了拥有着完善防空火力保护的坦克装甲车也不那么容易被击毁。这些坦克和装甲车可以当移动碉堡使用。最后一些不适合直升机单独突击的目标比如大城市,就需要地面装甲力量来个空地结合立体推进。 以上便是我对俄乌战争一些浅短的理解,内容与实际可能有所冲突,仅供参考。

关于俄乌冲突个人浅短的一些看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