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长为2倍或1/2关系的两个音,听起来有相似性
贝多芬80、波长为2倍或1/2关系的两个音,听起来有相似性

十二平均律(百度汉语):十二平均律,又称“十二等程律”,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波长之比完全相等。
…律:见《欧几里得42》…
…世、界、世界:见《欧几里得110》…
(…《欧几里得》:小说名…)
…音:见《欧几里得146》…
…度:见《欧几里得24》…
…八度:见《贝多芬51~79》…
…程:见《欧几里得194》…

音程(音乐术语)(百度百科):指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
…音、乐、音乐:见《欧几里得146、147》…
…术、语、术语:见《欧几里得67》…
…级:见《伽利略57》…
(…《伽利略》:小说名…)
…音、高、音高:见《贝多芬38、39》…
…关、系、关系:见《欧几里得75》…
就是指两个音在音高上的距离而言。
其单位名称叫做度。


基本概念
…基、本、基本:见《欧几里得2》…
…概、念、概念:见《欧几里得21~23》…
音程是指两个乐音之间的音高关系,用“度”表示。
…乐、音、乐音:见《贝多芬40》…
以简谱为例,从1到1,或从2到2都是一度,从1到3或2到4都是三度,从1到5是五度。(从1到8是八度。)

首先,度是一种单位,用来衡量音与音之间听觉上的距离。它是一种量度,其大小是人为规定的。
再解释什么叫八度。
…解、释、解释:见《欧几里得56》…
这其实是个不太好说的问题,因为其它宽度的音程关系都是在八度的基础上,相对八度而言的。
…基、础、基础:见《欧几里得37》…
…相、对、相对:见《欧几里得69》…
彻底地说清需从定律开始说起。
…定、律、定律:见《欧几里得79》…
举例说明,每个听来有确定音高的音,它都是有波长的。
…说、明、说明:见《欧几里得149》…
在前人的尝试和实践中,他们发现波长为2倍或1/2关系的两个音,听来有相似性。
…实、践、实践:见《欧几里得11》…
…性:1.物质所具有的性能;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黏~。弹~。药~。碱~。油~。2.后缀,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党~。纪律~。创造~。适应~。优越~。普遍~。先天~。流行~…见《欧几里得10》…
比如1与低音1与高音1,听起来类似,虽然比较起来高度差很多。
这种类似性在现实中的例子呢,就比如我们有时唱某些歌的某些高的部分,会吃力,唱不上去。
此时我们可能会低下来唱。
经常听到说“低八度唱”这种说法,虽然与原唱相比低得多了,但是感觉和原唱并不冲突,也还在调上。
…感、觉、感觉:《牛顿120》…
与伴奏也仍然和谐,只是低了而已。
…和、谐、和谐:见《牛顿37》…
之所以低了很多却仍然和谐,就缘于这种相似性。
整数比波长关系的音,听来有相似性,这就成为人们确定音律的重要基础。
因为相似,也就是说,音阶可以以这个距离为单位,循环往复。本来无规律的无数个音,因此可以变得有规律起来。
…规、律、规律:见《欧几里得43》…
于是,以“整数比波长关系的两音,在听觉上的距离”为基础,人们相继定出了这两个音之间的各个音,组成一个音阶。
由于整数比波长有相似性,于是这个音阶就可以向上下循环扩展,组成一组一组相连接的音阶了。
后来,由于在通行的十二平均律中,互为整数比波长关系的两个音(含)之间,一共有八个自然音级(如12345671),于是听来有相似性的这种音程关系,被称作八度。
简单地说,度,就是音与音之间距离的衡量单位。
…距、离、距离:见《牛顿147》…
音与音之间音高的距离,就叫做音程。
讲到音程之前,先要说些更基本的概念:音级和全音半音。
“高音短波段一般有冰凉的特性;而低音长波段则往往给人以热烈之感。
请看下集《贝多芬81、声带较短的人天生音域要高一些》”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