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5月20日 大观楼旬刊 本地风光:饺面馆的术语
作者:滇粹 「米线饵(饣夬)馄饨面,一年到头天天见」,这是昆明吃方面的一个事实,而饺(昆明人叫馄饨为饺)面馆的设备也再简单没有,因为这种馆子里面多半只煮不炒,即或也带卖点荤菜,不过是凉鸡白片肉之类罢哪!反之卖炒菜的馆子里(除了三牌坊附近的几家外),又很少带带卖饺面,至于米线饵(饣夬)饺面可说是四位一体,随时随地都有,不过分担于滩子与馆子三种形式虽然不同,内容可是一种。 别看他的组织是那样的简单,而他的专用术语却相当复杂,但听一听饺面摊上馆里的跑堂叫个不停的花样,就可想而知了。 江浙朋友不喜欢吃辣椒,但是每每交代过跑堂,而他依然会放上,这因为江浙口音本地人根本听不惯,譬如「弗耍辣椒」这四个字,跑堂多半不能理会,你若换做「免红」来说,即使是广东朋友都可以「词意俱达」,所谓习惯使然哪! 现在把常用的术语用对照式分别写在后面,读者可以尽量采用,必可得到「言简意赅」的功效。 掺着(着,读如遮)……馄饨和面(又叫饺面) 拴着……米线和馄饨(又叫米线饺) 搞着……饵(饣夬)和馄饨(饵(饣夬)饺) 后两种非老昆明跑堂不懂。 红……辣椒 青……葱花或生韭菜 酸……醋 底……熟韭菜或豌豆尖 飘(又叫滑水)……油(减油叫扣飘,加油叫多滑水) 以上五种不要时可加「免」字(如免红,免清)多要少要就叫多红少红……得哪。 大排……多煮 捞黄……少煮 吃卤……不要汤(多汤叫汤宽,少汤叫扣汤) 口飘……淡些(咸些叫口重) 设若我们要和跑堂的同掌锅的开玩笑,只须这样的喊上三碗,他们就一定抓不开了。就是:“来一碗搞着,掺着吃卤免红多青少底,拴着捞黄免酸口飘多清水,搞着汤宽口重大排扣飘”,如果这样:即使跑堂的强勉照样喊上一遍,还不晓得掌锅的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