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英雄儿女:美术史论家毕克官,坚守文化的传承创新
毕克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术家与漫画史家,1931年出生于威海卫毕家疃村。1956年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美术》杂志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学会副主席。1994年7月被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授予“中国漫画金猴奖”荣誉奖。

编辑
毕克官第一次接触漫画是15岁那年。当时他正在读中学。美术老师的一本《子恺漫画全集———众生相》深深吸引了他。那时他才知道,世上原来还有一种叫做漫画的画。新中国成立后,毕克官到北京上学,经常画一些漫画作品在报上发表。1951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到《漫画》杂志社任编辑。
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他所钟爱的漫画事业。在杂志社工作期间,毕克官得到《漫画》杂志主编米谷和漫画大家丰子恺的言传身教,在创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亦巧亦拙、充盈灵动的漫画风格。其《小中见大,弦外余音》《童心》系列等作品,都堪称漫画宝库中的精品。

编辑
熟悉毕克官的人都知道他有“三绝”:画漫画、考民窑、著文章。对于生活中的题材,适合写的就写,适合画的就画。就这样,他又写又画,走过了大半个人生。
毕克官先生已发表专著57万字、评论23万字。漫画史论方面主要有:《漫画十谈》、《中国漫画史》(合著)、《中国民窑瓷绘艺术》,民间美术评论集《神秘的艺术世界》、《画人漫笔》、《民窑青花》。并创作有800余幅漫画,画集代表作有:《毕克官漫画选》两本、《毕克官王德娟画集》、《毕克官水墨画》。

编辑
毕克官不单单是中国文化圈的名人、一个著名的漫画家,更是得到国际认可的中国漫画史研究权威学者。他一生殚精竭虑为文化事业作出了非凡的贡献,晚年病重,还依旧挂念着故乡的文化发展。他为文化不遗余力的奉献精神,指引着我们、影响着我们、鼓舞着我们恪尽职守,做好文化的传承创新的守望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