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官方规则集】中郎将笔记:技能标签
技能标签给每个技能或对应武将增加了对应的游戏规则。对应规则集所记录的有7个标签,分别是锁定技、主公技、限定技、觉醒技、主/副将技、阵法技、奥秘技。官方与此相比多了3个标签,分别是转换技、使命技、隐匿技。DIY圈等民间设计中也新兴了若干标记,如:轮次技、阶段技、回合技、法则/魂殇技等等。

锁定技:许多人对锁定技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规则集所代表的“官方”而言,锁定技的作用仅仅是令有此标签的技能不被克制,不代表技能是否满足条件就强制发动或者优先于其他技能发动等“特权”。(技能满足了条件是不是强制发动的,看描述中有没有“可”字,优不优先由时机与座次等确定)
例:锁定技,结束阶段,你可摸一张牌。锁定技,出牌阶段限一次,你受到伤害后,可摸两张牌。
然而对于许多玩家及DIY爱好者来说,锁定技仍有或应该要有“锁定”的意味。这种“锁定技”一般是全程强制的。强制发动,也强制进行接下来的操作。
例:锁定技,回合结束阶段,你失去1点体力。锁定技,你获得的牌在当前回合结束前置入弃牌堆。
现行对于DIY圈设计技能,较为推荐的是,在技能效果前加入锁定技,满足条件强制发动,发动后不强制;在技能中间加入锁定技,之后的效果中且在下一段技能内容前有能执行的,强制执行。
例:锁定技,出牌阶段开始时,你令两名角色摸一张牌,然后这些角色须弃置一张牌或失去1点体力;锁定技,你以此法令其他角色弃置黑色牌时,你摸一张牌,然后你可回复1点体力。
按照KayaK的说法,"锁定技"这个概念经过三国杀的多年发展,已经与最开始的定义不同了。最开始由于三国杀规则体系尚未建立,没有判断技能发动的先后顺序的标准,于是设计师打算用说明书里的“当技能的效果发生冲突时,锁定技高于一般技能”这句话来表达“当技能的时机冲突时,锁定技优先于一般技能发动”的意思。但时至今日,资深一些的玩家想必已经发现了,“锁定技”跟什么时候发动没关系(这个由发动的时机决定),跟同时机的技能的优先级也没关系(结算的原则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跟技能之间的冲突更加没关系(锁定技除了强制性外毫无任何特权)。到了界限突破出来以后,“锁定技”这个概念本身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游戏中存在描述中没有“锁定技”但也没有“可”字的触发类技能,也存在描述中有“锁定技”但也有“可”字的触发类技能。它其实已经成为了一个标签,专供封印不带此标签的技能用。(凌天翼《三国杀游戏机制的创建与研究》)
主公技:若一个带有此标签的技能是一名角色的武将牌的技能且该角色的身份:为主公,该角色拥有此技能;不为主公,其没有此技能。若一名不为主公的角色获得一个带有此标签的技能,则其拥有此主公技。
一名是主公的角色有失去其主公技的可能性。
限定技:带有此标签的技能于一局游戏内的发动次数上限为1。
考虑到某些牌面描述与DIY习惯的不同,在技能中间加入限定技,之后的部分技能且在下一部分技能前,于一局游戏内的发动/执行次数上限为1。
需要注意的是,此标签表示的是上限为1,即有增加或减少技能发动的可能性,如李傕&郭汜(国)的“凶算”。
觉醒技:带有此标签的技能,视为附带“锁定技”和“限定技”的标签。(但不能等同于锁定技+限定技)
觉醒技一般是触发类技能。
主/副将技:国战中,拥有带有此标签的技能对应的武将牌为主/副将时,该技能有效。
阵法技:带有此标签的技能一般以角色的座次关系作为条件,与队列、上下家、角色等有关,需注意以下三点:
触发类阵法技若能发动则必须发动。
状态类阵法技若能产生影响则必须产生影响。
若角色数小于4,阵法技无效。
对于阵法技相关的,即阵法召唤等,另行介绍。
奥秘技:带有此标签的技能在被发动时不作声明。一名角色发动其一张处于暗置状态的武将牌的一个奥秘技,即其不声明发动此技能,直接执行技能的效果。
此技能目前仅在规则集有写,如邓艾(国)的急袭①:主将技,奥秘技,当你选择体力牌时,此武将牌上单独的阴阳鱼个数-1。

这一部分的标签并未列在规则集中,但是随着三国杀的发展,其终将在标签行列中据有一席之地。
转换技:根据规则集中武将的描述推断,带有此标签的技能,根据技能发动次数的奇偶,进行不同的消耗、效果、消耗及后续效果。
在牌面描述中,常以序号①、②表示或者“阳”、“阴”表示。
现在更多的认为,转换技不应当仅仅是两项进行转换,更多的应把它当成一种周期性的变化,即多项进行转换。
在牌面描述中,常以序号①、②、③等表示。
例:出牌阶段开始时,你可①摸一张牌;②移动一张牌;③回复1点体力。
中郎将认为,这样的改变是有益于技能DIY设计的发展的,它既不影响本来的设计,又能容纳更多的设计。
使命技:根据官方相应武将,结合三国杀DIY实际需要推断并外延,带有此标签的技能含有任意段特殊的触发类技能,这些段技能之一发动后,整个带有此标签的此技能失效。
官方现有的带有此标签的技能,一般是含有两段特殊的强制发动的触发类技能的技能,并命名为“成功”和“失败”。
其实该标签可以大致看成两个觉醒技合并在一起。
官方的现有的“成功”或“失败”都是满足条件强制发动的,中郎个人认为,这个日后发展成“以强制发动为主,但不全是强制的”也是不错的,也减少套版觉醒技之嫌疑。
鉴于DIY需要,对比上述转换技的发展,可能在日后出现多段的情况。
例:清玉:使命技,当你受到伤害时,你弃置两张牌并防止之。成功:准备阶段,若你体力值已满且没有手牌,你获得“悬存”。失败:你成功达成使命前,进入濒死阶段,你减少1点体力上限。
例:击杀:当你杀死一名角色后,你增加1点体力上限。放逐:当你令一名角色翻至背面朝上后,你增加1点体力上限。失败:当你濒死时,你弃置所有手牌。
官方现有的带有此标签的技能,不仅含有两段特殊的触发类技能的技能,也含有其他任意段普通的技能。
有没有其他段普通的技能,对本标签没有影响。
如上例。
例:使命技,出牌阶段,你多摸一张牌。天府:准备阶段,若你为手牌数最大的角色,你增加1点体力上限。粮绝:准备阶段,若你没有手牌,你减少1点体力上限。
各段的技能之间没有特殊的优先顺序,且一般来说,特殊段技能之间一般时机不同或发动条件整体互斥。
若所DIY的特殊段技能之间同时满足发动的时机与条件,依旧按照正常的进行结算,即自行选择优先发动的技能。
若所DIY的特殊段技能与普通段技能之间同时满足发动的时机与条件,依旧按照正常的进行结算,即自行选择优先发动的技能。
(中郎将按:目前(2022.3.21)官方的使命技可能并没有我这所说的那么“开放”,但我毕竟不是只为了官方服务,更多地也考虑到了DIY圈今后的此标签的发展,所以鉴于上面的转换技,在保证基本的前提下,开放的超前的定义了此标签,今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修订。)
隐匿技:根据官方相应武将,结合三国杀DIY实际需要推断并外延:
玩家在选择带有此标签的技能对应的武将牌时,其不将此武将牌正面朝上竖放于其身份牌的右侧,改为将“隐匿武将牌”正面朝上竖放于其身份牌的右侧,将选择的“带有此标签的技能对应的武将牌”扣置于此“隐匿武将牌”左侧(对所有角色不可见)
“隐匿武将牌”没有势力,姓名为隐匿,性别为男性,没有技能与其他信息。
带有此标签的技能对应的武将牌在玩家选择体力牌时,改为选择一张勾玉数为1的体力牌。
一名角色加体力上限前/减体力上限前/扣减体力时,若其姓名为隐匿,终止此流程,将其“隐匿武将牌”左侧的武将牌,即上述“带有此标签的技能对应的武将牌”作为其新武将牌,替换原有“隐匿武将牌”继续游戏,然后根据选择体力牌时的相关规则选择体力牌,然后其登场。此即视为此角色此前未存活。
一名角色回合开始后❷,若其姓名为隐匿,将其“隐匿武将牌”左侧的武将牌,即上述“带有此标签的技能对应的武将牌”作为其新武将牌,替换原有“隐匿武将牌”继续游戏,然后根据选择体力牌时的相关规则选择体力牌,然后此时机视为“其登场时”。此即视为此角色此前未存活。
例如:魏延对一名拥有隐匿技的角色造成渠道为【杀】的伤害后,可以发动“狂骨”,但蔡文姬不能在该角色受到此伤害后发动【悲歌】。
隐匿技不是锁定技,隐匿技后所写的技能内容有被马超封的可能性。
替换后原有的“隐匿武将牌”爱放哪放哪吧,反正不影响游戏。(笑)
其实隐匿技更有点像是扮演者操纵一名无身份角色,在达成特定条件后,该角色死亡,原地生成一名新的角色由该扮演者操纵。
(中郎将按:现有的带有隐匿技的技能,其内容本身与此标签没有什么很大的关系,更多的主要是增加了相关的游戏规则。)
(中郎将按:上述对于隐匿技的概念,其实并不是很详细,因为隐匿的概念牵涉的太多了,faq也多,所以日后会单独解释,此处是根据官方、无名杀、萌娘百科、百度百科、群友吹水等各处综合出来的,仅作大致的介绍)

这一部分的标签并未列在规则集中也并未被官方启用,但是随着三国杀的发展,其在DIY圈等民间流传的也较为广泛了。需要注意的是:1.下文仅列出部分标签,既不代表是全部,也不代表一定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2.下文介绍的标签不一定和流传的版本一致,不代表一定是首位提出者所提出的,也不代表是流传的最广泛的;3.因为没有一个明文的统一的规定,所以下文介绍的标签不一定会很详细,当然,无论具体是怎样的情况,都是没有对错的。
阶段技:带有此标签的技能在每个阶段发动的次数上限为1。
回合技:带有此标签的技能在每个回合发动的次数上限为1。
轮次技:带有此标签的技能在每轮发动的次数上限为1。
以上三个标签,另有版本的意思为:带有此标签的技能在每个出牌阶段/每个你的回合/每轮发动的次数上限为1。
以上三个标签,另有版本为“阶段/回合/轮次技X”的,其意思为“带有此标签的技能在每个阶段/回合/轮次发动的次数上限为X”。
法则/魂殇技:带有此标签的技能的对应的角色离场,此部分技能加入本局游戏规则,直至满足(若有)相应条件或进行(若有)相应时机。
例:法则技(直至主公与内奸单挑时失效),出牌阶段,女性角色可多使用一张【杀】。

如开篇所写,技能标签所带来的为游戏规则,马超封不了的那种,但是对应的技能不一定是哦。
上述的标签,或多或少的大家对它们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使命技。其实这些标签有的是新的概念的引入,有的是现有的描述的一个简化,中郎将会另单独的出一期去谈谈DIY技能标签,本期主要是对现有的做一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