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夏令时/冬令时 是什么东西?

2018-11-05 18:07 作者:心随梦转  | 我要投稿

最近刷到了这篇新闻

注意啦!欧洲进入冬令时,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自10月28日起欧洲地区进入冬令时,欧洲中部(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多国与北京的时差增加至7小时,英国与北京的时差增加至8小时。不过这可能是欧洲最后一次进入冬令时了。另外美国与加拿大11月4日开始进入冬令时。

具体来说,欧洲2018年冬令时从10月28日开始至2019年03月25日,英国、德国和法国的交易时间如下:

……


冬令时究竟是什么呢?夏令时,冬令时和日光节约时制又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又是最后一次呢

从日光节约时制说起

学过地理的都知道,中国通用北京时间,也就是+8区的时间。为了方便,我们将通过时区划定的时间称作标准时。如今中国所使用的时间就是+8区的标准时

日光节约时制”(Daylight Saving Time,DST),是一种为节约能源而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电是超级重要的东西!所以为了节约电力有的时候就不得不让大家麻烦一下了。在这一制度实行期间所采用的统一时间称为“夏令时”。

那么是日光节约时制是如何实现的呢?

实行DST的基本原理是,鉴于地球在围绕太阳旋转时,地轴稍有偏斜,从而导致地球上除了赤道附近以外的地区,冬季日照较短,夏季日照较长。

 换句话说,就是在白天时间长的夏季人为将时间相对标准时拨快一小时,可以使人早起早睡,减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节约照明用电

ehh?还没听懂吗?!

看图。


示意图

如图,绿色是醒着的时间(上面标准时,下面夏令时),橙色是太阳光照时间,很明显需要开灯的时间少了1小时。

各个采纳夏时制的国家具体规定不同。目前全世界有近110个国家每年要实行夏令时。

就像图中看到的一样,以加拿大为例,冬至是一年之中日照最短的一天,而夏至是一年中日照最长的一天。在秋季的规定时间


示意图2


看懂了么(๑• . •๑)

例如,在标准时早上7点起床,实行夏令时后,我们在“夏令时7点”起床,实际上是在标准时6点起床啦!

冬令时是什么?

冬令时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真正的冬令时,它是在标准时的基础上将时钟拨慢1h而形成的(也就是在夏令时的基础上拨慢2h)。目前全世界只有爱尔兰使用这种冬令时。之前捷克斯洛伐克,纳米比亚,智利也曾经一度使用过这种时间。

另一种是被大家习惯称呼而形成的叫法。在使用日光节约时制的地区,夏天时钟拨快一小时,冬天再拨回标准时。相比于夏天快1h的时钟,就有人将标准时间,称之为“冬令时”。这其实并不严谨。

中国的情况

在历史上,我国也实行过多年的DST。 自从1916年,德国首先实行夏时制后,DST之风也传到了我国。1919年,当时的中华民国在我国最有洋味的两个城市上海和天津曾短暂地实行了一年的DST。但由于居民对DST的认识不足,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当时的社会情况等诸多原因。当时实行DST给大家的留下的基本印象就是“混乱”。所以在搞了一年以后,就不了了之。张爱玲在她的小说《倾城之恋》中曾把DST描写成“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据一些占星周易网站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还曾在如下的时间段内实行过DST: 1935年至1951年,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 1952年3月1日至10月31日 1953年至1954年,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1955年至1956年,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 1957年至1959年,每年4月1日至9月30日 1960年至1961年,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 1974年至1975年,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1979年7月1日至9月30日 但笔者没有查到更多的资料对这些时间进行印证。 我们印象最深的,也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DST是1986年至1991年在我国大陆地区实行的DST。执行时间为每年4月中旬的第一个星期日凌晨2时整(北京时间)起至9月中旬的第一个星期日凌晨2时整(北京夏令时)止。由于1986年是第一年实行,所以1986年DST的起点延迟到5月4日。具体如下:

 1986年5月4日至9月14日,

1987年4月12日至9月13日,

1988年4月10日至9月11日,

1989年4月16日至9月17日,

1990年4月15日至9月16日,

1991年4月14日至9月15日。 1992年后,我国暂停了DST的实施。据悉:“那是因为具体操作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我国香港地区曾于1941年至1979年(1977年和1978年未实行)实行DST,其执行方案为4月1日至10月21日,香港夏令时间的计算方法为香港标准时间加1小时。在日本占领时期的几年间(1942年-1945年)香港曾全年实施。1980年后,香港不再实行DST。

大趋势是取消

        尽管一开始,夏令时的确为节能减排做出很大的贡献,但是很不幸的是,多项研究告诉我们,如今夏令时并没有对节约能源作出太大贡献。一项耶鲁大学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研究表明:(此处省略5000字)有悖于政策的初衷,夏令时期间总体居民用电需求不仅没有明显下降,反倒有所上升。我们估算在此期间的总体耗电量会增加1%,并且这个结果是有显著性差异的。

         其实仔细想想,这也不难理解。毕竟我们已经不再生活在那个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的年代了。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节能的想法主要来自于日落后减少的那一小时的照明时间,但是我们也多了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啊~特别是炎炎夏日,毕竟你也不是牛魔王我也不是铁扇公主,所以没有空调怎么行?

         而目前看来,绝大部分家庭的照明用电只占9%,而供暖与降温用电却占了22%(数据来源:Ausgrid 2011/2012年统计)。供暖与降温的碾压式的用电量,决定了现代社会延长日照时间在生活中的比重的负面影响。如果提早起床一个小时,那么交通工具,办公场所的供暖也要提前开放,而大家都知道,早上起来那是真的冷啊,冷意味着用于供暖的电更多。这一点,可能富兰克林和威廉在提出这个政策的时候,都没想到吧。既然不能节能减排,当然就没有必要使用冬令时啦。

      也难怪,今年北欧的冬令时,是最后一次冬令时了。

快快关注(❤ ω ❤)想给大家点一些技能点呀!


夏令时/冬令时 是什么东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