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元英 字虎儿

元英 字虎儿

元英(?—510.12.9),字虎儿,原姓拓跋,孝文帝变革后改姓元,代人。元英是太武帝拓跋焘太子拓跋晃的后代,由于拓跋晃先拓跋焘而死,所以拓跋晃一支没能当上皇帝。拓跋英的父亲是南安王拓跋桢。拓跋英性识聪敏,善骑射,解音律,微晓医术。孝文帝时,拓跋英为平北将军、武川镇都大将、假魏公。不久迁都督梁益宁三州诸军事、安南将军、领护西戎校尉、仇池镇都大将、梁州刺史。
景明四年(503年)三月,宣武帝诏命元英为使持节、假镇南将军、都督征义阳诸军事,率军进攻义阳。梁司州刺史蔡道恭指挥有方,使相持了百余日,魏军颇有损伤。不久,蔡道恭忧郁而死,援军曹景宗滞留凿岘,不敢增兵义阳。元英用诈计击败马仙埤,最终占领义阳。攻占义阳后,元英战术灵活,屡破梁军,使魏军气势大盛。宣武帝复其封位,并改封中山王,食邑一千户。
正始四年(507年)正月,元英率杨大眼等将以数十万大军攻钟离,旷日持久,仍未能克。宣武帝以彼土蒸湿,久攻力疲,不宜再战,诏元英还师。元英上表请求宽延时日,但最终仍未能攻下钟离,反而被韦睿指挥的梁军击败。魏军于此役溺死、斩杀十余万。元英侥幸脱身,杨大眼亦烧营而去。钟离之战是北魏建国后最重大的惨败,损失达二十余人。元英因此被免去官职。
永平元年(508年)八月,京兆王元愉谋反。九月,宣武帝恢复元英的官职,食邑一千户,除使持节,假征东将军、都督冀州诸军事,率军前去平叛。元英尚未出发,元愉叛乱已被平。是月,北魏郢州司马彭珍等叛魏,宣武帝又诏元英为使持节、都督南征诸军事、假征南将军,率领步骑兵3万人,自汝南前去援救。十一月,元英因兵力不足,不断请求援兵,而宣武帝不肯增派。于是,元英转至悬瓠,与邢峦会师,联兵进攻悬瓠。永平二年(509年)正月,元英连破三关,共俘梁军大将六人,部将二十人,士兵七千人,米四十万石。当时元英急追马仙琕,将雪钟离之耻,后闻梁帝派韦睿前来增援,便停止的追击。回朝后,元英任尚书仆射。次年十月辛卯(510年12月9日),元英去世。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帛七百匹,赠司徒公,谥曰献武王。
统帅 B+
(元英东西指麾,状似处分,飞旌汉域,扬旆楚亭,战胜攻取,淮宛云倾。然穷于钟离,火燎於野,士众没者十有五六,元魏之锐自此崩也。)
武力 B
(元英善骑射。及南郑撤围,英亲自殿后,与士卒下马交战,贼众莫敢逼之。)
军谋 B+
(元英运筹画计,奇兵迭起。驱萧懿於南郑,汉川之民,以为神也。后率众南讨,申庙算於义阳,扬英策於三关,江浦无尘,三楚卷壒。惜乎经略失图,钟离一眚,足可谓之深痛矣。)
智略 B+
(元英性识聪敏,博闻强记,解音律,微晓医术。以宗室之长,频荷推毂之寄,虽有钟离丧旅,犹获魏帝之信也。)
内政 B-
(元英在仇池六载,甚有威惠之称。又尝上疏州郡学生校练之事。)
魅力 B
(元英将帅之用,著声于时。虽几遭罢黜,而受命於危难之际。方之荀伯、孟氏,不为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