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奚康生

奚康生

奚康生(467~521),本姓达奚,河南阳翟人。其祖先居代郡,世代为部落头领。年少时就以勇猛著称,能开十石强弓,用的箭也不同于常人。太和初年,柔然犯境,他担任前锋军主作战。后随魏孝文帝元宏攻齐,齐军据断水路,元宏招募可以破敌者,奚康生前往应召,他扎起木筏,在上面堆积柴火,顺风放火,焚烧敌舰,顺着烟火突击,杀敌甚众。吐京胡反叛,自号支辛王,奚康生随章武王元彬前往平定,元彬分军为五军,与敌接战时其余四军皆败,只有奚康生得全。他亲率精骑1000追敌至车突谷,假装坠马,敌军纷纷来赶,他突然跳上战马,挥矛杀伤数十人,射死辛支王。
建武五年(498年),奚康生随王肃攻齐义阳城,齐将张伏护登上城楼叫骂,王肃命令奚康生射杀他。奚康生对准城楼,窗口一开,张伏护就应弦而毙。齐将裴叔业率众围涡阳,欲解义阳之急,魏将高聪、元衍等前往救援,都被击败。奚康生受命往救,一战大破敌军。随后又击破桓和、陈伯之。梁将徐济率军犯境,奚康生击擒之。梁将听说他能开强弓,特地作了长八尺的两把大弓和粗如长笛的箭送给他,奚康生召集手下,用其平射,仍有余力,观众都很惊异。
正始二年(505年)十月,梁武帝萧衍以其弟萧宏为统帅,兴师进攻北魏。北魏中山王元英率奚康生等迎击。萧宏怯懦愚劣,知道元英率军迎击的消息后,甚为恐惧,决定撤军。奚康生闻后,遂急派杨大眼至元英处,对其说:“梁人自克梁城已后,久不进军,其势可见,必畏我也。王若进据洛水,彼自奔败。”但元英认为:“萧临川虽呆,其下有良将韦、裴之属,未可轻也。宜且观形势,勿与交锋。”不久萧宏莫名其妙地领数骑落荒而逃,梁军大败。元英率军迎击,大破萧宏,梁军损失近5万人。
正光二年(521),奚康生卷入宫廷斗争,被朝廷判处斩刑。他的儿子免死流放,便哭着与父亲拜别,奚康生庆幸儿子免死,又声气慷慨,一点也不悲泣。对他的儿子说:“我不是因反叛而死,你为什么要哭呢?”当时天已昏暗,行刑的人砍了奚康生数刀,而他却没死,刽子手便朝倒在地上的奚康生戳刺,这才杀死了他。死时,年五十四岁。后来灵太后反政,赠都督冀瀛沧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司空、冀州刺史,谥曰武贞,又追封寿张县侯。子奚刚袭。
统帅 B-
(奚康生南破萧梁,北平辛支,解义阳之围,救孝文之难,频战陷陈,良有功绩焉。)
武力 S
(奚康生性骁勇,有武艺,弓力十石,矢异常箭,为当时所服。尝讨稽胡,诈为坠马,胡皆争欲取之。康生腾骑奋矛,杀伤数十人。胡轻骑退走,去康生百余步,弯弓射之,应弦而死。后萧衍特作大弓两张,送与康生。康生得弓,便大会文武,乃用平射,犹有余力。观者以为希世绝伦。)
军谋 C+
(奚康生料临川之怯,足可称之。)
智略 D+
(奚康生性粗武,言气高下。及谋事不成,枉自伏诛。)
内政 C-
(奚康生为刺史,颇有声绩。然久为将,在州多所杀戮,故信向佛道,开凿窟寺。)
魅力 C-
(奚康生尝就西门豹祠祈雨,不获而取豹舌,时人少之。及后谋诛元叉,遭处斩刑。康生忻子免死,慷慨了不悲泣。语其子云:“我不反死,汝何为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