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灌篮高手》中对中日两国青少年体育机制的浅析

分享动漫无穷的乐趣,解析动漫最深的真谛,团结动漫一切的力量。大家好!我是枫木君。
前言:
《灌篮高手》这部动漫塑造了许多高中篮球运动员,他们为了自己的青春理想不断的奋勇拼搏,最后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青春回忆。而与我国的同年龄的青少年在日夜苦读奋战在高考路上比,中日两国的青少年体育机制完全是两个路线,本文就来对比分析一下其中的差异与差距。

【1】日本与中国在大球项目上完全是两种青少年培养体制,从目前的实际效果来看,中国的体育机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日本的社团体制使每个普通青少年都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对个人的成长也是有非常大的好处
与《灌篮高手》中体现的细节一样,日本高中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社团的,其中体育社团只是一个类别而已。日本的教育体制是比较著名的宽松式教育,他们更重视青少年的自主思考能力,也给青少年实现多元价值观的可能。不像我国的教育主要以老师和家长的强行灌输高考就是王道的理念,日本从初中和高中已经让青少年有选择自己理想的权利,这点从动漫中赤木刚宪和青田龙彦的经历就能看出来,只要有自己的理想,日本的初中高中就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台阶去接近他们的理想,这就是各式各样的校园社团。

而体育社团就是为众多青少年提供从事自己喜欢的运动的机会,在体育社团里,他们可以接受最专业的指导和训练。作为对比,中国的青少年只能和兴趣相同的一些小伙伴踢踢球而已,并无法达到专业化的程度。甚至是在高中后基本上不会得到这个时间,即使是周末去玩球也会被家长指责为不务正业荒废学业的典型,特别是高三学生是不可能得到赤木刚宪那种参加训练和比赛的许可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会劝导以高考为重。

而日本的高中在下午三点以后基本上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而且日本的高考有两次,这让热爱体育的学生只要有学业实力是基本上能保证考上好大学的。
在日本,只要爱好体育就有从初中高中进行正式体育训练的可能,所以日本虽然人口只有我国的十分之一,但是由于国民普遍富裕和青少年参与体育的比例高,形成了在大球方面可选拔的基数甚至远超我国的现象。特别是足球,我国的水平在缓步下降,已经到了和越南拼命的程度,而日本则可以与西欧和南美豪强平起平坐的程度,这就是长期的青少年体育机制建设的结果。

(2)中国的体校机制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明显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
我国的体育机制是有着明显苏联特征的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民的职业大多比较固定,而运动员基本上就是运动员,是从小就选拔好去从事体育的。而大多数青少年只要错过了选拔的时期也就不会太关注体育方面了。以往我国的体育人才主要就是从体校里出来的,而普通的高中或者大学是根本不会产出体育人才的。
实话实说,虽然现在也高喊了多少年的体育改革,也加强了普通大学的体育人才选拔和培养,但是实际上大学中从事体育的人才基本上还是特招生,他们的文化课基本上与普通学生是天差地别的。也可以认为他们相当于挂着大学名头的特殊学生,对所有大学生的体育能力提高是没有太大作用的,而普通大学生受到的体育训练大多还是停留在跑圈的程度。

至于高中生就更是与体育训练不沾边,即使与高考联系,也大多是跑跳一类的基本运动,高中生是没有自己时间去从事自己真正爱好的运动的。篮球这个运动更是很难在普通大学生发展出来职业高手甚至国家队队员,虽然近些年CBA也从CUBA进行了选秀,但是选出来的状元和美国大学生选出来的状元比,甚至无法在CBA保证主力的位置,有的状元连替补的水平都无法保证,而且这些CUBA的球员大部分还是体育特招生。这也让中国的职业篮球运动员一直保持了从体校选拔的方式,篮球还好,足球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亚洲最高水平。
而日本的职业足球和篮球运动员已经达到大学生出身的水准,不但水平高,而且个人素质也是明显高于我们的体校生的。这对于整个足球篮球界或者他们个人日后的职业生涯都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2】中国与日本篮球差距是全方位的,从青少年的篮球战术素养来看差距已经越来越大
(1)日本青少年篮球形成了真正的团队意识,形成了没有姚明也会打球的局面
日本的家长鼓励和强制自己的孩子去参加社团活动,而体育社团每天会有三到四个小时的活动时间。在这里拿篮球社举例,孩子们不但学到了基本的篮球技术,而且在教练的指导下会形成严明的团队配合意识。而我国的篮球人才大多偏于个人能力,如果有姚明这种球员则全队会围绕着他来打球,没有姚明就围绕易建联打球,但是如果连易建联都没有很可能就会乱糟糟一片。
可能有人觉得美国的篮球文化就是个人英雄主义解决一切,但是梦之队称雄的时候那是因为NBA球员的个人技术能力比世界各国强太多,而当NBA与世界篮球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国际球员进入NBA越来越多,球员的个人技术差距就越来越近。而此时更注重团队配合的西班牙和阿根廷或者法国等国家就迅速崛起了,即使是NBA最顶级的球星组队也无法轻易赢得比赛了,甚至出现输的灰头土脸的情况。
也许有一天,日本篮球也会达到像足球一样通过精密配合无敌于亚洲的情况,如果看过日本足球的球迷应该可以知道,从小就在一个足球理念培养出来的十一个人配合在一起是多么的完美,能几十脚不被抢断直接射门,日本足球现在只差好前锋。而日本篮球随着青少年的身高不断增长,说不定也会成为人人都是魔术师的球队。
日本篮球体系成熟于高中和大学校园,哪怕是国家队教练也不需要费力去磨合,现在日本女篮已经成为亚洲最强,而男篮也达到了击败澳大利亚的实力。相对的,中国国家队不论是国青队还是成年队,聘请的教练总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去磨合球队的默契,不说球员是否有这个能力,光是这个时间内如果战绩不好,教练一换,则这个教练做的一切都是归零。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国家足球队和篮球队每次都是要集训很长一段时间,然后成绩总是不理想的一个很大原因。

(2)日本青少年篮球最成功之处就是在青少年时期培养了每个人的战术素养
中国的青少年体育更多集中在身体素质的培养,对于技术的锻炼其实并不算完美,而战术方面更是空白,这是因为教练本身也很少得到最专业的战术培养。而日本则是一个非常善于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的民族,比如足球方面,他们认准了巴西模式适合自己身高力量不足的民族身体特质,于是就一直坚持了几十年。将巴西各级的教练员请到日本进行青少年教育,从各个梯队上完善培养体制,他们制定了日本足球的指导方针,每个青少年教练都是按照同一个技术模式进行教育指导的,所以才有日本国家队高度的默契。
而日本篮球也是同样的模式,即使这些青少年不能人人都进入国家队或者职业化联赛,他们也可以在成年以后继续培养下一代。而因为日本人身高比较矮,其实他们一直坚持的是快速打法,然后通过充沛的体能对对手进行紧逼,自己通过完美的配合打出团队篮球,然后制造对手的失误来取胜。
虽然《灌篮高手》描绘的动不动就灌篮的情况在日本高中篮球比赛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场面,但是所有球员的战术素质却是绝对走在世界前列的,这一点中国的青少年篮球其实已经落在了后面,我们现在的优势只剩下人种身高的优势,但是也已经越来越不明显了。

(3)通过多元化培养,日本青少年的个人素质也已经远超中国青少年
参加篮球等社团活动不但锻炼了身体,也加强了孩子们的团结协作意识,而且像《灌篮高手》中体现的,球员们是需要自己打扫和管理篮球馆的。而球队还有自己的经理,这些都是学生们自己担任的,队长和副队长组织训练和安排比赛,日本高中生从社团上学到的社会技能是中国学生远远不能得到的。而且日本学生彬彬有礼,注重年级学长学弟之间的差距,像《灌篮高手》中那种动不动就暴力打架的行为这一点是肯定不存在的。
而日本的大学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社团表现的考核,是那种真正的考核,考察的就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理解。所以赤木等人才会收到大学的邀请,而三井寿也会拼命去练球。即使不是成为体育生,大学的社团考察也是成绩的很大加分项,而且是非常公平的考核,真正达到了培养学生个人素质的意义。

枫木君的结语
中国喜欢《灌篮高手》的粉丝大多数都是看完动漫后,拿着篮球走上了校园的篮球场玩起了篮球,玩的好坏也最多是给自己一个娱乐而已。但是日本的高中生却可以像动漫中展示的一样,加入一个相似的高中篮球社团开展他的篮球生涯。虽然《足球小将》的场面各种不现实,犹如两国军事战争互射导弹一般的夸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日本各级国家足球队和职业队的球员大部分都是看着《足球小将》开始爱上足球这个运动的。
而《灌篮高手》也同样也激励了一堆日本青少年走上了篮球道路,同时日本的学校社团体制也给了他们完善了圆梦的可能。以小窥大,《灌篮高手》这部动漫深刻体现了中日两国的青少年体育机制的差距,而这已经是快三十年前的事了,我们到现在还是没有建立起接近日本的青少年体育体系。

PS:以上内容由“枫木君动漫”原创首发,我是枫木君,一个游荡于二次元世界的动漫探索者,喜欢就关注,更多精彩动漫资讯邀您分享!